身为父母,在养育的过程中,我们习惯了为孩子做这个做那个,习惯了为他做出种种安排,让他的人生过得“更有益”,所以我们视无聊为需要解决的问题,把孩子的无所事事当做浪费时间和孤单可怜。
但其实,无聊是生命存在的一个必然的状态,孩子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中,完成生命给予的更高级别的任务——学会同自己相处。
有一次一个妈妈问我,我女儿在家好无聊啊,也不爱出去玩,需不需要给她报个早教班呢?
我很感慨,好像我们都很怕孩子无聊。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里,无聊几乎是一种原罪了,无聊等于浪费时间,等于空虚寂寞冷,等于好可怜。
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
“哎呀,宝宝这么躺着好无聊啊,给他唱个歌吧。”
“宝宝一个人这么待在床上好可怜啊,我来陪他做游戏。”
“不知道宝宝每天都在想什么,弄点早教图片音乐给他感受一下。”
很多人都会觉得,小宝宝不能跑不能跳,一定觉得无聊透顶,得给他们找些有意义的事情来做才行。
可我一直都认为,孩子就是需要一些无聊的时光啊。我确实会根据哥哥弟弟的兴趣帮他们安排一些课程活动,但也会特别注意,也要给够他们无所事事的放空时光,这对孩子来说也同样重要。
- 属于自己的无聊时光,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
这是孩子练习和自己相处能力的机会。和自己相处,能有多难?个人的经验是,非常难。
有的人乐在其中,也有的人是迫于无奈——他们不知道如何停下来。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时间填得满满当当,一旦出现空闲时间,就会恐慌,就会马上去找更“有意义”的事情来做。
看似有追求,其实是无法跟自己相处。
在我曾接触过的情绪案例中,许多人亲密关系遇到问题,也同样源于缺乏和自己相处的能力。他们无法忍受没有爱人、子女的时间,很容易丧失应有的界限,于是索取过多或者付出过多,最终导致了亲密关系的失衡。
上述的种种,我都不希望是哥哥弟弟未来的人生。我希望他们能够内外有别,和人交往的时候主动积极,一个人的时候享受孤独;我希望他们张弛有度,忙碌的时候尽可能高效,闲适的时候也完全能够自得其乐。
有了和自己相处的能力,他们在面对纷繁的世界、变幻的人际关系时,才知道如何在必要的时候,倾听自己的需求。这是走向成功和幸福的必要能力。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宝宝,都天生的拥有和自己相处的能力。除了少数高需求宝宝从出生起就特别需要他人的关注,大多数宝宝都能在吃饱睡足之后,怡然自得地待一会儿,这就是他们同自己相处的时光。
- 孩子的创造力也源自无聊
我们都非常希望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充分激发大脑的潜能,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启发心智的方法五花八门,但最常见的一个理念是:寓教于乐——越有趣的方法,越有利于孩子学习。
我很认同寓教于乐的理念,也非常喜欢寻找好玩的益智玩具给孩子,但并不意味着,我希望孩子时时刻刻都在玩“有意义”的益智玩具。
2015 年发表在心理学界权威期刊《心理学家》上的一项研究表明:
对于创造力来说,无聊的环境比有趣的环境更有帮助。因为人们无聊时喜欢做白日梦,当思维不受限制、也没有目的地流动时,创造力更容易萌发。
很多人对孩子的无所事事感到焦虑,总是希望给他们创造些活动,但常常,他们选的都是结构化的活动,例如电视节目、体育活动、各种课程等等。
这些结构化活动的特点是,它们有明确的规则和现成的示范。不可否认,这些活动肯定能帮助孩子发展某些方面的能力,但是在创造力方面,它们的作用往往是负面的,尤其是电视节目,在降低孩子创造力方面效果显著。
加拿大在上世纪 80 年代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当时正是电视迅猛发展的时代,研究人员选择了三个社区——有四个电视频道、有一个电视频道和没有电视。他们在社区拥有电视之前、拥有电视两年之后分别做了测试,结果发现,没有电视的社区里,孩子的创造力要远远好于另外两个社区。而当这个社区也最终拥有了电视,孩子的创造力很快降低了。
给孩子放空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地安排思绪的流动,更有助于他们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 无聊的状态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新的挑战
当孩子说“妈妈,我好无聊”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都会是:那我们来做某某游戏 / 去某某地方 / 看某某书吧。
不管提供给孩子的方案是什么,本质都是一样的:我们承担起了让孩子不无聊的责任。
可是,让孩子不无聊并不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也没有必要时时刻刻取悦他、娱乐他,当孩子觉得无所事事是一个不那么舒服的状态的时候,他正面临着一个挑战自我的机会——尝试安排自己的时间,找到新的乐趣。
如果我们能够尝试着等一等,让孩子在无所事事的状态下待一会儿,不急于立刻提供解决方案,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们都能够找出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来做。不管那些事情在我们看来是否足够有意义,但只要他们自己觉得不再无聊,这便是他们的成功。
也许听起来这和把控人生的意义相距甚远,可孩子的信心就是从这样的生活小细节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每一次从无聊中走出来的经历,都是一次他们和自己对话,一次对自己负责的练习。
- 如何帮助孩子与无聊共处?
让孩子有属于自己的无聊时光,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家长的教育职责,也不是彻底放养孩子的理由。无所事事的状态,对孩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留白,我们要做的是转变心态,不再把无所事事当作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当作一个发展自己的机会。
1.如果只是你觉得孩子无所事事,控制好自己
“有一种冷,叫奶奶觉得你冷。”
同样的,“有一种无聊,叫爸妈觉得你无聊。”
我家哥哥有时候会扒在窗户上看外面的世界,小背影看起来总会让我觉得有一丝忧郁。我曾试图问他要不要来读绘本,但后来慢慢发现,他其实就是想自己看看外面的树,什么都不干地待一会儿。而我的关心,反倒成了一种干扰。
弟弟大一点之后,两兄弟在一起无所事事的时间就更多了。有时候他们一前一后地慢慢走,有时候躺在床上咿咿呀呀地叫唤,有时候哥哥带着弟弟一起看窗外下雨……只要他们不主动找我,我都会在一旁做自己的事情,不去打扰,更不去主动推荐我认为对他们更好的游戏方案。
2. 当孩子表示无聊的时候,耐心地陪伴
有时候,孩子的确会表现出“一个人没什么好玩”的状态,会说:妈妈我好无聊啊。但很多情况下,孩子并不是不想自己一个人玩,而是想和爸爸妈妈待一会儿。
我们要做的同样不是立刻提供一个游戏方案,而是停下手中的事情,和孩子好好待五分钟。这期间不用刻意做什么,抱抱孩子,跟他随意聊聊天。孩子此时只是从父母身上获得爱的充电,陪伴就足够好了。
等到孩子觉得心理上得到了爱的满足,很有可能就会自己主动去寻找新的乐趣了,我们的任务也就圆满完成了。
3.当孩子真的需要帮助排解无聊时,提供“非结构化活动”
前面提到过“结构化的活动”,是指有固定规则、明确目标或者示范的活动,例如:
- ① 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例如打球、游泳。
- ② 有明确完成目标的游戏,例如棋牌、拼图等。
- ③ 有明确规则的亲子游戏,例如“石头剪子布”、“我们都是木头人”等。
- ④ 各种课程,例如学跳舞、学弹琴等。
再次强调,这些活动对孩子都是非常有益的,我们该用的时候依然可以放心地用。
但如果孩子说自己无聊,是真的不知道该做什么,而又真的需要家长帮助的时候,最好能提供有启发性的活动,特别是非结构化活动。
“非结构化活动”范围很广,任何没有明确目标、有各种可能性、由孩子主导的活动,都属于此类。例如:
- ① 户外散步
- ② 玩水、沙、泥、纸
- ③ 涂鸦(注意不要设定具体的临摹对象)
- ④ 积木、乐高、磁力片(注意不要设定具体的搭建目标)
这些活动有无限的可能性,我们的角色是提供充分的材料和空间,做好安全方面的监督,其余的就都交给孩子。他们会在这些没有规则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目标,设定自己的思路,并逐步实现自己的想法。
身为父母,在养育的过程中,我们习惯了为孩子做这个做那个,习惯了为他做出种种安排,让他的人生过得“更有益”,所以我们视无聊为需要解决的问题,把孩子的无所事事当做浪费时间和孤单可怜。
但其实,无聊是生命存在的一个必然的状态,孩子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中,完成生命给予的更高级别的任务——学会同自己相处。
再小的孩子也有独处的需求,我们别再贸然打扰宝宝了。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