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电视摄影机或 DV 为什么拍不出电影的效果?

$
0
0

日报标题:迷恋胶片的「电影感」,因为有些感觉数字技术还拍不出来

牧马,电影制作人

鄙人是一名电影数字技术工程师,以前也是拍胶片出身的。我替楼主回答一下电影和电视(所谓数字)之间的基本差异。

1、宽容度和光比问题

数字的可容纳的光比是非常小的,简单地说,就是现场不能有过大的反差,比如夕阳 + 人影,如果胶片拍出来,后面的云彩看的非常清楚,前面的人影也多少保留点细节。但是数字就不同了,根本无法拍出一个感觉是立体的人影,只能出一个“剪影”。而且,前面的夕阳也会丢掉很多色彩和细节。

主要原因在于二者的原理差异:胶片是以对数函数方式来进行感光,而数字 CMOS 则是以幂函数运算来感光的。对数函数的感光乳剂可容纳相当于 1300%的数字亮度,也就是说,如果被摄物体其明暗反差之间哪怕有 13 个档级的区别。如暗部照度为 0,亮部至少可以达到 13。但数字就差多了,只能达到 1。经过“高效率拐点矫正”的数字摄影机,也只能达到 6 左右。这倒不是说 CMOS 的宽容度只能做到这么大,而是从电讯信号 - 后期显示器之间,只能做到这么大。

所以,现在好一点的摄影机和数字相机,都能使用 log 模式来拍摄。log 就是对数函数,胶片扫描仪专用的转换程序,用 log 对数对原始电讯号进行对数化运算。否则,再好的 CMOS 也会因后期设备的亮度问题而无法做到准确显示。

2、色彩问题

数字技术要做到高饱和度比较困难,原因是数字的饱和度受限于设备性能。以数字摄影机为例,其饱和度根源在于感光器内部的滤色片,三色滤色片的饱和度决定了感光器能攫取的素材色域范围。但是,饱和度越高,透光率越低,对感光元件的敏感度就要求越高。敏感度越高,颗粒越大,又对降噪系统提出了要求。降噪越高,画面细节丢失越多,又对像素提出了要求。总总一切,对摄影机的整体设计和电源供电都提出来非常高的要求。

但是胶片则不然,胶片做到这一切虽然也不容易,但柯达已经做得非常完善了。胶片采用的减色法非常非常聪明而且科学,这一点,数字无论如何也没法媲美。因为数字必须使用加色法。

同时,色彩是个相对的概念,没有什么“绝对正确”可言。所以,电影色彩的好与坏除了取决于导演、调色师和摄影师之外,更多取决于色彩查找能力。这个能力,任何摄影机商都在提供,所谓 LUT 的加载和运算,但没有任何一个数字商能和柯达相比。

其余的我就不说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