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是因为忧伤而哭泣,还是因为哭泣而忧伤?

$
0
0

日报标题:低成本幸福指南:用牙齿咬住一根铅笔

东华君,科研狗/认知神经科学/前额叶/学习与记忆

看到了@赵思家《到底是大脑控制了身体,还是身体控制了大脑?》,觉得挺有意思。在文中,作者提出身体会影响大脑决策。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很古老的话题:我们是因为忧伤而哭泣,还是因为哭泣而忧伤?

实际上,在很久很久之前,达尔文就提出过类似的理论【1】。他认为我们的面部表情不仅能体现内心的情绪,同样也能影响我们对情绪的感受。之后,就有心理学家们提出了所谓的“面部反馈假说”(Facial Feedback Hypothesis),主张面部的表情能够影响我们的情绪体验【2】。多项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假设,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就是“含笔测验”(the pen in mouth test,好吧,我也不知道怎么翻译好)。

1988年,Fritz Strack领导的团队设计了一个精彩的实验,在实验参与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操纵了他们的面部表情【3】。 研究人员告诉参与者,他们正在研究刚失去手臂的人群如何适应新的生活,需要参与者以不同的方式含住一支铅笔(图 1)。参与者使用他们的牙齿(这样会在脸上创造出微笑的表情)或嘴唇(这样不能创造微笑表情)含着铅笔,然后被要求对几段动画的好笑程度进行打分。结果显示,那些用牙齿咬着铅笔的“微笑”组比用嘴唇含着铅笔的“非微笑”组觉得动画更有趣。

图 1. 含笔测验示意图【4】。分别用嘴唇竖直含住铅笔/筷子、用牙齿竖直或横向咬住铅笔/筷子。Duchenne Smile:发自内心的微笑。

我不是研究人类表情的,所以并不了解具体的神经机制。但是想想自己小时候哭泣的经历,我觉得这个理论非常有道理。小时候因为淘气,被爸妈揍。打不过,又跑不了,就只能哭。刚开始的时候,哭的真的很伤心,眼泪哗哗地往下流。结果哭着哭着,发现大人们都不理睬我了,感觉也就不怎么伤心了。心想,完了,要是这么快就停下来了的话,就不能充分体现我的伤心程度了。这时候我通常会努力保持自己哭泣的面容,比如坚持维持愁眉苦脸、拼命多挤几滴眼泪等等,必要的时候还要在地上打两个滚。结果效果还挺不错,每次用了这个方法之后都能多哭好一会儿。所以,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早就铁定的支持着“面部的表情能够影响我们的情绪体验”的理论。

在心理学领域内,这些年有新兴起一个名为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的理论。他们认为生理体验(body)与心理状态(mind)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5】。简单的说,不但我们的心理感觉会引发生理体验(因为忧伤而哭泣),反之,生理体验也会“激活”心理感觉(因为哭泣而忧伤)。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关注一下这个理论。

参考文献及资料:

1. Darwin, Charles, Martin Marc Cummings, and G.-B. Duchenne. 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 London: John Murray, 1872.

2. Tourangeau, R., & Ellsworth, P. C. The role of facial response in 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7, 1519–1531 (1979).

3. F. Strack, L. L. Martin, S. Stepper, Inhibiting and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of the human smile: a nonobtrusive test of the facial feedback hypothe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 768 (1988).

4. Facial Feedback Effect (안면피드백설) : the pen in mouth test

5. Embodied cognition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