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慢慢的回答很全面。这里我分享一些我在风光后期实践中注意到的,对画质影响较多的一些地方,主要分为 6 大板块:
- 后期指导前期
- 锐化和降噪的顺序
- 多步少量原则
- 非破坏性调整
- 局部应用调整
- 使用最新技术以及专业插件
1. 最强大的后期武器,都依赖前期的支持
虽然问题问的是后期,但是后期指导前期,后期依赖前期。
后期中对画质改观最强大的一些武器,都需要前期拍摄时的支持。
比如风光摄影中,
让画面噪点最少的方式,是堆栈降噪,以及适当向右曝光再拉回,都依赖前期的拍摄。
让暗部亮部细节最自然的办法,是曝光合成,需要前期的包围曝光拍摄。
让画面从前景一直锐到背景的武器,是景深合成,更离不开前期了。
现代风光摄影,不再局限于单张照片有限的信息,而是基于几张十几张 raw 格式文件的海量优质原始数据,各种后期武器的精度都是指数级的提高!
以星空摄影为例,如果你单张 ISO3200,拍出来地面和星空的噪点肯定很多。基于单张照片有限的信息,各种降噪算法在细节和噪点中间也总是难以完美平衡,一旦强拉暗部,噪点更是非常恐怖!
但如果前期连续拍摄 5 张照片,后期用平均值或者中间值堆栈降噪方式的话,噪点就可以被大幅度的减少,而且细节同时没有被损失。
下面的上图是单张效果,下图是 5 张中间值堆栈后:
关于如何对星空和地面分开堆栈降噪,具体步骤我已经写在教程《如何用普通单反拍出低噪点的银河星空》之中了。
当然,上面是 5 张降噪,如果你时间充裕、电脑给力的话,基于更多原片进行堆栈肯定降噪更强力(当然提升效应会不断减弱)。
多张拍摄,是一种增加原始数据的办法。但是还有其他更厉害的前期大法。
比如星空,使用便携赤道仪抵消地球自转的话,可以长曝光 10 分钟,ISO 降低到 800 一下,这个画质提升就更大了。
再说地景,晚上黑不溜秋的,就算拍 100 张收集到的光线信息也比较有限。不如直接使用人工补光,光线质量指数级飞跃。
当然还有一种很流行的最强力办法,就是天还没黑时拍摄地景,保持机位不动晚上再拍摄星空进行叠加,地景参数 ISO 200……画质就跟白天一模一样……
所以说前期拍摄出高质量的原片,收集到更多的数据信息,对后期的帮助是质变的效果。
除了上面提到的多张曝光和补光的方式,向右曝光,使用 raw 格式,使用 AdobeRGB 色彩空间等等,本质上也是增加前期纪录信息的质量和数量。
2. 锐化和降噪的顺序
降噪主要在第一步做,锐化主要在最后一步做。
因为 ACR 和 Lightroom 中的调整,顺序是无所谓的。所以一般我会在 ACR 最后的时候,给照片初步降噪。
进入 PS 后,第一步就是用 Nik Dfine 插件,对照片进一步降噪。
有时在 PS 中进行更多调整之后,原来不明显的噪点凸显了出来,这时输出前还可以降噪一次。因此我前面说 降噪“主要”在第一步做。
锐化的话,对画面破坏比较大,而且主要是输出锐化,根据展示媒介和大小,锐化量天差地别,因此主要是最后一步做。
但是 ACR 中默认的 25 锐化量我是没有关的,提供一个基础的加锐。同时如果照片中有需要单独锐化的物体,比如石头、建筑等等,我也是会在过程中用明度混合模式的锐化图层、或者高反差保留,结合蒙板局部加锐。
3. 多步少量原则
宁可分多步骤每步少量调整,也不要尝试一次到位。因为:
1)后期很多时候是主观感觉,很难一次精准到位。调的不够,后面再加就是了。但是如果不小心调过了,比如把饱和度一下改变太多,加了又减损失更大。
2)不同工具和步骤之间是互相影响的。比如在 RAW 文件中,如果饱和度调的太高,后面加曲线、对比等等调整又会增加不少饱和度,再做一些可选颜色,可能红色就直接过饱和溢出了。
所以开始的时候对比度,饱和度,清晰度这些都不要调太猛。微微处理一下即可,后面再一步一步优化。
4. 非破坏性调整
凡是只记录结果像素的修改,都是破坏性调整,要尽量避免、或者放到比较靠后的步骤。
比如你直接在背景图层上增加 100 对比度,就是破坏性的调整,后面觉得不好,就只能在图层上又减少对比度,这就是作死啊……
更好的方式是用调整图层或者智能对象,这样你的对比度调整结果,是以原始数据 + 调整过程的形式储存的,觉得不好直接撤销中间的调整过程就可以了。
以下都是非破坏性调整的形式:
1)Adobe Camera Raw、Lightroom 中的调整,都是非破坏性的。
2)智能对象上的调整和变形。
所以 ACR 进 PS 的时候,最好按住 Shift 键以智能对象,而不是背景图层的方式打开。多个图像合成的时候,最好把这些组件用智能对象封装起来,而不是用盖印图层。
3)智能对象上的智能滤镜,都是非破坏的。
比如要用 Nik 插件,最好就以智能滤镜的形式应用。这样后面要重新单独调整某个滤镜的参数,都是可以的。
4)非破坏性裁剪。剪裁图像的时候,最好不要勾选“删除裁剪的像素”。
5)调整图层。要改变饱和度、对比度、颜色,最好使用调整图层,而不是直接在原图层调整。
6)空白、中灰辅助图层。要仿制图章、污点清除、加深减淡等等,也要尽量在新图层而不是原始图层上操作。
5. 局部应用调整
把调整限制在局部,而不是全局作用,影响无关的区域,也可以大大提高画质。
比如 ACR 中的锐化,一定要开蒙板,不要锐化天空、水面等大块纯色区域。
降噪则反之,可以只对细节少的局部降噪。
6. 使用最新技术以及专业插件
最新技术以及专业插件,肯定算法更优异,更推荐使用。
比如降噪,可以使用 Nik Dfine 2 或着 Topaz Denoise,都比 PS 自带的降噪滤镜要强大。
总结:
- 前期纪录更多更高质量的信息
- 降噪主要第一步,锐化主要输出前
- 多步少量原则
- 非破坏性调整
- 局部应用调整
- 使用最新技术以及专业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