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说在哥大艺术学院编剧 MFA 三年的一些体会。我列的都是个人觉的哥大戏剧教育的一些特点,至于先不先进,欢迎大家看完之后讨论。
首先,哥大戏剧系编剧专业一直秉承的理念是“没有所谓正确的剧本写作方法”,这是我个人很赞同也觉得很重要的一种教学理念。反映在具体的课程中,就是老师布置的各种写作练习都有很大的自由度,老师给出题目,具体怎么写随便学生,比如“看一段现代舞演出(或视频),写一个 8 页的小片段”,或“去博物馆随便挑一件艺术品,写一段 8 页的对话”,再或者“不带字幕看一部外国电影,写一个小片段”等等。在准备二年级作品时,除了必须是自己写的剧本,必须在学校规定的剧场演出之外,老师和学校对作品的题材与内容都没有任何硬性规定。就连学生在筹备第三年结束的毕业作品时仍然享有这种自由度。理论上规定学生需要尽早(最好二年级结束之前)确定自己毕业剧本的大致内容,但实际操作没有那么死板,和我同一届的编剧里有人来来回回换了三次剧本构思。
第一年的第一学期上课时,我的两个老师 Chuck Mee 和 Kelly Stuart 不提倡学生之间对彼此作品过多地进行评论。在一开始的几周里,查克甚至禁止任何的反馈和点评,大家分配角色读完所有人的练习就下课。虽然这种上课方式曾给我带来很大的困惑,而且说实话到现在为止我也不认为这是一种完全值得提倡的教学方式,但我相信它有自己的道理,即尽量避免学生一开始就因为老师或同学的过多评论而“被定性”,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时间和空间“犯傻,发疯,并在犯傻和发疯之间找到自己的声音。”(Kelly Stuart 原话)
到了第二年,黄哲伦来到哥大担任编剧专业负责人。他给整体的教学风格带来了平衡,在保持上面所说自由度的同时,适当加入了更有指导性的内容,比如和他一对一聊剧本,在课堂上模拟向制作人 pitch 等等。
第二,是保证学生能够有足够的实践机会。戏剧永远都是一门合作艺术,所以作为编剧学生,自己的任务绝不仅限于完成写作练习和写出剧本。与其他专业(导演、演员、戏剧构作等)的合作锻炼贯穿三年。学生需要自己组建剧组,甄选演员(包含处理工会演员的免责声明等等),预订排练场,制作宣传材料,以及负责所有构成一部演出的方方面面。在筹备我的二年级作品《雾托邦》时,我和导演不仅担任制作人,还负责道具的采购,海报的设计,以及票务工作(学生演出免费,但是要预约座位)。到了第三年,更是有机会在纽约百老汇剧院演出自己的毕业作品(近年来哥大编剧专业学生的毕业戏都在 Signature Theatre 演出),并邀请很多业内人士来观看。这种“一条龙”式的实践经历对学生有很大好处,让我从剧本写出第一个字到演出结束都参与其中,有机会熟悉整个制作流程。
另外,哥大的地理优势也值得一提。不光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演出,而且三年中学校光是免费票和折扣票就发了不下一百张,就算是在美国,能做到这一点的学校也不多。
希望对你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