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别觉得金融只是倒腾钱,它可是支撑起了实体经济的

$
0
0
Reinhardt Jin,1 SB PhD

简单回答一下。三个要点:

1.金融行业的存在降低优化资源配置的成本

2.直接融资(股票、债券)虽好,但不是什么人做都合算的

3.金融中介的存在降低把资源配置到小企业的成本

假设一个市场中有 N 个主体(企业)需要资金,M 个主体(投资者)每人有 1 单位闲置资金,有 K 个金融中介。

不失一般性,假设 N>>K,M>>K。同时假设 N 个需要资金的主体,资本的边际产出高于 M 个有闲置资金的主体。

在这样的假设下,不难发现,把 M 个主体的闲置资金以某种比例配置到需要资金的 N 个主体那,可以带来总产出的增加。既然资金重新配置后,总产出会增加,那么为了促成资金的重新配置,就需要对总产出的增量设计一个分配方案

由于市场中总共有三类主体,那么这些待分配的增量至多会在这三个主体之间分配。同时,要达成重新配置,需要收集和处理信息以及谈判。干这些事情是要花成本的。所以,待分配的净利益实际上是总产出的增量减去重新配置的成本。

“真空中的球形鸡”情形是:重新配置的成本为零。这个情形下,投资者找金融中介谈和直接找企业谈没有区别。假如金融中介尝试收取一个正的费用,那么投资者立马会绕开金融中介直接去找企业。最后的结果是金融中介分到零,投资者和企业分享总产出的增量。

这个情形显然与现实不符。下面我们放松一点假设:重新配置的成本为正。每进行一次收集信息 + 处理信息 + 谈判的大全套,每一方成本都是相同的,记为 c。那么投资者只找金融中介进行谈判,至多要付出 K*c 的成本,而找企业进行谈判,至多要付出 N*c 的成本。由于 N>>K,看上去投资者直接找企业,付出的成本要比银行高得多。不过这是个假象。事实上,如果所有企业都是一样的,那么投资者最低只要付出 c 的成本就够了——投资者依然可以直接随便找一个企业(反正都一样),如果对方的投资需求大于自己拥有的所有资金,就把自己的所有资金都给对方用,然后谈判出一个分配方案就行了。

看上去,在有谈判成本的情况下,金融中介也不需要存在。我们需要注意,前面说的直接找一个企业就能把自己的所有资金找到归宿的故事,是有前提的——对方的投资需求大于自己拥有的所有资金。如果这个前提不成立,那么剩下的资金还得再找地儿放。当然,在付出成本 c 之前,对方剩余的融资需求有多大,是不知道的。即使每个企业的资金需求都大于任一投资者的闲置资金,但总有个先来后到吧。所以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把资金配置出去的预期成本是大于 c 的。假定这个预期成本是 c‘,预期收益是 r。

这时,如果投资者花了 c 找金融机构谈判,得到比如这样一个要约:

我给你 r-(c'-c)+epsylon 的收益率,你把钱全搁我这。

其中 epsylon 是一个很小的数。这时投资者要做一个权衡取舍:如果我接着去找企业,那么我把资金配置出去的预期成本是 c‘,预期收益是 r,实际到手的收益是 r-c‘,显然要小于金融机构给我的这个要约的收益。

如果投资者足够聪明,那么在 ta 出发找人谈判前,就能想到金融机构会给 ta 这样的要约。所以 ta 的最优选择变成了直接花一份 c 随便找个金融机构,把钱搁那不管了,获得 r-c‘+epsylon 的固定收益。这要比 ta 直接去找(可能是一串)企业谈判的预期收益高。

于是,在存在金融中介的场景下,投资者支付的总谈判成本有机会锁定在 M*c 上。金融中介和投资者谈判也要付出同样的成本 M*c。

简单起见,假定所有投资者都把钱放在了金融中介那,而且每个中介管理的资金量都相同,为 M/K。于是现在 K 个金融中介总共有 M 单位的资金可供配置。它们去找 N 个企业谈判时,整个市场付出的谈判成本至多是 2*N*K*c,预期成本要远低于这个数,但非常接近于最低谈判成本 2*N*c。最低谈判成本 2*N*c 是这么来的:金融机构运气特好,每谈一个企业,对方都是第一次找机构谈。然后由于机构手里管理的资金量远大于企业的需求,这一次谈判机构就满足了企业的需求。这样的谈判进行 N/K 次(由于 N>>K,不妨假定能整除),一个机构管理的资金就全放出去了。K 个机构每个付出 c*N/K 的谈判成本,N 个企业每个付出 c 的谈判成本,所以社会总成本是 2*N*c。

如果直接融资的总预期谈判成本——2*M*c‘——要比间接融资的预期总谈判成本的下确界——2*N*c+2*M*c——大不少,那么直接融资的预期成本也很可能比间接融资的预期成本要大(后者很接近下确界)。

比起“真空中的球形鸡”情形,上面这一段讨论采纳了两个新假设:一个相对现实的“谈判成本”假设和一个不那么现实的“同质企业”假设。下面我们放弃不那么现实的“同质企业”假设,转而假定企业是异质的,看看投资者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假定资金总需求不变,但企业按融资需求分为两类,一类很大,一类很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规模是可以零成本观测到的。这样一来,投资者在出发找人谈判前,就有三种选择:

  1. 直接找大企业
  2. 直接找小企业
  3. 找金融中介

不难发现,投资者在直接找企业谈的时候,更倾向于选择大企业。原因是大企业的剩余融资需求大于 1 的概率要高于小企业。如果投资者一合计,发现直接找大企业比找金融中介合适,那么直接找大企业就好。但是也有一些投资者认为,金融中介当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有激励提供和大企业直接融资相当的要约。在均衡状态下,大企业直接融资方案和金融中介要约的预期收益率应该是一样的。结果是企业中,大企业采取直接融资满足(部分或全部)需求,小企业找金融机构融资。投资者要么把钱放在金融机构,要么直接融给大企业。

分析到这,结论已经比较明显了。可以接着往里加细节,比如假设金融机构比投资者具有更多专业知识,投资者和企业之间存在道德风险(delegated monitoring 的故事),投资者具有异质的风险偏好等等。但这些细节加进来以后,无非两个作用:降低谈判成本,或者减少资金配置低效的概率。对于传达直觉来说,前面的故事已经足够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