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有点长,有用的您拿走,没用的就当看故事了。
首先,因为问到的是"在国外找到银行的工作",所以我说的只能代表德国的经历,外加我平时接触的一些英国和中国入职的应届生和他们的经历。美国的或者其他国家的不是很熟悉,希望身处那些国家的过来人能够解答。
其次,国家说清楚了,这就要咬文嚼字一下了:找银行的工作,什么银行什么工作?传统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还是只要能进个银行就行?运营类的工作还是业务相关?之前我有篇专栏文章提到过,德国的银行系统比较特殊,一般分为四类(下图,数据是好几年前的了,仅供参考),第一类是私有的大型银行,比如德意志银行 (Deutsche Bank),德国商业银行 (Commerzbank),第二类是储蓄银行 (Sparkasse),类似于国内的城商行,第三类是合作银行,有点类似于合作社,第四类是一些特殊银行,比如住房抵押银行,旅游银行以及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类似于国开行)等。当然了,如果你非要把欧洲中央银行(ECB)也算进来那也行,但是估计你要先入个籍再谈其他的。:)
我身边认识的人里面,如果说非要往银行钻的话(其实去哪个行业发展都很好,只是有些人好像有银行情结),一般很少选择第二,第三甚至第四类银行,因为业务过于本土或者特殊,前(钱)途"堪忧",与其去那里工作我觉得真心不如回国发展,速度快得多。大部分的人如果选择,还是会倾向于去第一类银行,无论是德意志银行还是国外银行在德国的分支机构(比如瑞银,瑞信,桑坦德,法兴,法巴等等,它们在德国开展的业务面也很广,限制少,踏实学点东西,之后再回国发展不迟)。
说到这儿,要向德国留学或者有兴趣考虑德国(欧洲大陆)留学的同学们推广一下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下图),小村一个 (约 73 万人,面积也就北京一个区),但却号称欧洲大陆的金融中心,交通枢纽,这里有着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欧央行,德国央行,德意志银行,德国证券交易所的总部都设在这里,金融氛围不错。随着英国退欧,之后的发展应该会更好,最重要的是,这里的应届生竞争激烈程度目前来看要比英美低。举个例子,小强学习好,读的是曼海姆大学的经济(Universität Mannheim),另一个小胖,读的是比较一般的大学(这个就不举例了,免得被喷),基于这些年的经历,我有相当的把握可以肯定,小明和小胖在争取大部分银行(实习)工作机会的时候有着相等的竞争机会,也就是说都有可能获得面试的机会,剩下的主要是看个人能力。这点估计在英美甚至中国来说都比较难,一般好一些的银行光面试就挑学校挑的厉害,很多有能力的人莫名的就被淘汰了。哪怕同一家银行比如德银,英国进来的 graduates 确实大部分都是牛剑的,而德国这边真的是哪个大学的都有: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确实都很优秀。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一个反例,#-_-,当时有个美国来的实习生,哈佛大学学数学的,坐在办公室竟然自己偷偷看美剧,还功放!还笑!我气得当时差点让他不知道回美国的路在哪儿。
说了这么些,还是想说,德国不是不存在英美或中国的一些问题,比如激烈的竞争,关系户或者挑学校(比如国内北清复交这种说法),但是德国这方面相对来说还是会更简单平等一些,这有可能跟这个国家的一些社会价值观和特殊的教育体制有关,比如双轨教育(学术型和应用型)。当然,这些要扯就扯远了,咱们就此收住,有兴趣再展开讲。
回到找工作的话题,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还是把焦点主要放在第一类私有银行上面。这边读经济金融的学生最希望进的银行仍然是大家都能耳熟能详的那几个,而在德国,首选一般仍然是德意志银行。当然,这些年德银一直作,no zuo no die 这句话德银的人这些年没悟透,也因此目前想进 DB 会比较困难,没粮了,除非走 graduate 这类 program。除了德银,瑞银,花旗,德国商业银行等都是比较受应届生欢迎的。如果考虑到今后自己的发展方向,比如想去做 Fintech 或者跟零售银行相关,可以考虑一些零售类直销银行(direct banks)。德国在这方面是鼻祖,比如 ING 集团下的 ING DiBa 就是很不错的选择,业务模式很强,打篮球的诺维斯基代言,我很看好。
具体找工作方面,对于应届生来说,我能想到的比较重要的有下面这几点,供参考:
- 首先就是实习,银行很看重你之前的经历,而德国这边,比如德意志银行,如果你有过一两个实习经历,但是都是国内的时候积累的,如果不是顶级大公司的名字,有可能作用不会太大,所以来德国后在自己的简历上先加上一笔德国的实习经历很重要,哪怕第一个实习工作不是自己想去的那家银行 - 正所谓曲线救国。我的一个好朋友,一开始在这边找不到外资银行的实习,面试都没有,于是去了这边的一家中资银行实习(信审部),快结束的时候友善拒绝了中资的 offer,拿到了纽约梅隆银行(BNY Mellon)的正式工作。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什么?曲线救国,对,还有一点就是可以多投中资银行!在这边的话,工农中建四大行齐了,为什么不考虑一下呢?
- 除了传统的实习,还可以考虑学生工(working student),理论上进入门槛较低,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比如这个汇丰银行商行在慕尼黑的学生工职位。
- 各银行的网站 career 一栏时不时上去逛逛。目前欧洲银行业对于应届生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职位很少,银行业不景气,所以更要随时去查看 - 为了获得及时的信息,可以加这些银行的 Twitter 或 Facebook,比如德银的 careersDB。当然,也可以去 efinancialcareers 这类招聘网站看看,没事儿刷刷。
- 大学的校招会一定要去参加,很多时候银行去那里摆个摊儿确实是装样子,但是仍然可以获得很多信息。有时候遇到一个好心的员工,很有可能人家留个名片,之后保持个通信,上来聊天别猴急的让人帮忙介绍工作,先喝喝茶,让人家对你的能力和水平有个大概的了解,正所谓放长线掉大鱼。德国人轻易不推荐人,但是推荐了就是往死里推...说的有点过了...明白我意思就行。
- 校友网络很重要,多参加一些学校的活动,已经工作了的人会比较早知道各部门招聘的需求。
- 如果不好意思和外国人直接交流,可以参加本地一些华人的金融协会,微信群互通有无。
- 学校有时候会发布一些银行的实习工作信息,一般真的是谁先看到谁拿走,比如下面这两个招聘的例子:1)瑞典 SEB 银行公司金融实习生招聘,2)德意志银 Disruptive Technology & Client Innovation 实习职位。这些都是法兰克福大学发布的,及时发现了这两个招聘启事很好,但是只是第一步。好了,现在假设你同时看到了这两个招聘,都投吗?未必。你肯定说要看看是哪个部门,实习时间和要求等等,这都没错,但是谁都知道。如果是我看的话,我可能先看看我会把简历投给谁。说到这儿,你再看一下我给的这两个例子的 pdf 文件(下图),明白我说什么了么?SEB 那个留的邮箱很明显是一个 HR 人力资源的邮箱,没诚意!这么投和网投区别不大,顶多就是比别人略微早了一点而已。再看德银那个联系邮箱,是一个具体的人名,这诚意多少有了点儿。你会说,这个人名也有可能是 HR 的啊,对,就算是,也比给一个 HR 的公共邮箱要强。我当时遇到的情况就是,真有牛 X 的学生,不知通过什么方法找到了我,然后让我帮忙查查这个人名是哪个部门的。。。我一查,还真是具体业务部门员工的邮箱。我只能默默佩服这个学生的水平,我做学生那会儿绝对想不到。
说了这么一大堆,也不知道有用没用,毕竟我不是搞留学或者专职帮人找工作的,所以很多招数肯定自己也不知道。然而,还有个重要的问题没有谈,而这个我稍微擅长一点,就是著名的那句:"当我们谈银行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什么"。
很多毕业生跟我说,毕业了要做投行,投行,还是投行,真问他们具体想做什么业务,好一点的能多少说出来我要做 M&A,差一点的完全没概念具体要干吗。问题是,你真的了解银行么?这个世界没有投行都没法活了是怎么的?一般我们所讲的投行,其实大家普遍指的还是投行的前台业务(corporate finance, global market 这类的),但是其实银行很复杂也很庞大,有的是可以发挥的地方,没有必要把自己路堵死啊。我亲眼看过很多学生,没有公司并购类职位就不干,清高的冒青烟,殊不知错过了多少好的机会,然后等了一辈子也没进去,白白浪费了大好的青春。有的同学看不起比如合规或者运营类工作,问题是你如果真的在这个领域能干好,那也是很大的成就,而且谁知道这些工作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在这边选择工作,同时也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是?都做 M&A,比技术不如比人脉,你真觉得你就比国内的同行做得好?所以我说,找工作前好好想想自己到底想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今后想去哪个国家发展,这些因素都要谨慎的考虑。
说到这儿,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所以要先了解一家银行大概的组织结构,才有可能有的放矢的准备申请。拿我比较熟悉的德意志银行举例,德银是全能银行(Universal Bank),内部结构比较复杂,这么多年一直在变,外人看着晕,其实很多内部的人也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大概的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
这里面,往往应届生仰着脖子吼着要进的是前台业务下的 CIB 和 GM 两个部门。如果你非常优秀,上学的时候确实对这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兴趣,身子骨不错,那确实值得一试。但是,我这里想指出的是,一个大型银行有很多可以发展的部门,除了上面那两个,起码还有 17 个部门可以选,每个部门底下又有着十几个子部门。如果你真的对金融有兴趣,完全可以尝试其他一些部门:正所谓,先进这个门,其它都好说 - 内部的调动总是比外部招聘要容易,尤其是在银行艰难的时期。
至此,我们再谈一下问题的最后部分,也就是“主流职位”。如果说是在国外就职的话,大部分优秀的中国学生进入的部门一般是与 IT,或者和数字与模型相关的部门,在德银的话常见的如 COO(包括 IT),财务与资金部(不多),审计(多),人力资源(不多),合规(不多),以及风险管理(主要偏市场风险,或者专门负责压力测试,评级方法学,各种风控模型这类的 risk 部门)。前台方面,进资产管理的比较多,但是在德国的话进 CIB 或者 GM 比较难,因为一般需要很强的语言能力和对本地文化的了解(很多欧洲同事都可以英语,德语,法语,再外加一个什么语),毕竟这边开拓和维护的主要是欧洲市场。如果是在英美,也许就不是太大的问题了。
还有几点,零碎的说一说:
- 不要小看合规这类部门,听起来是很无聊,但是地位不低,随着海外监管的快速变化,这方面的工作有助于以后的发展
- 风险管理方面,如果有机会在这边做信审(信用风险管理)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能性虽然比较低),或者 credit related 的工作,可以接触各种类型复杂的业务,快速的学习提升,以后去前台或者转行路都比较宽
- 如果已经进来了,但是不是理想的部门,先踏实一下,耐心的学习,观察,总结,再做决断不迟
唠叨了这么多,都是我个人的一些经历,至于我本人找工作的经历对于应届生来说不太具有代表性,所以这里就免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个答案:向往自由职业,本质是对现实生活中重重困难的逃避心理吗? - 钱粮胡同的回答 - 知乎
更多讨论,查看 知乎圆桌 · 商业银行职业进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