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一个松软,一个紧实,它们的区别就有这么大
谢谢喜欢我的面包~我的面包说很开心呢!~
日本虽然不是面包的发源国家,但是多仰仗了其国民性格里面变态到极致的调性,日式面包顺理成章在世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日本人真的很喜欢把别人的好学问学精了,模仿以上又加入自己的元素,日积月累突然!!!!!!斗转星移成为另一门有生命的学问。
图文略长,建议在有 wifi 的情况下观看。
欧式面包
欧式面包的历史我这里简短说一下:
1
小麦和面包最早要追溯到西亚,公元前 8000~7000 年左右,肥沃的伊朗西南部到 Anatolia 高原到黎巴嫩山麓集结的地域,开始种植小麦。不仅是小麦,大麦和黑麦也是在这一区域发源,一开始只是采集野生的麦种,后来渐渐进入栽培,不断孕育,到了公元前 6500 年,就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栽培技术。但当时,还没有做面包的技术,小麦拿下来就直接做得类似像粥一样食用。
2
小麦文化在传入古埃及的进程中,发酵面包的文化也随之传播,偶然将小麦粉捏成面团,在炎热的气候里发酵,形成野生酵母,简直像个奇迹。面包渐渐成为古埃及人日常食用,馈赠亲友,交换劳动力的一种必需品。
3
接着面包继续传播,传到了希腊,在古老的文献上,面包有两种制作方法,原料在小麦以外,还增加了大麦,燕麦,黍米等,辅料也多了蜂蜜,奶油,鸡蛋,橄榄油,干果等东西。此时的烤窑也经过改进,这个阶段开始出现了专职做面包的人。
多亏了青铜器的出现,捣面粉的臼,用牛犁地的锄子也渐渐普及,让人从做面包这种重体力中解放出来。
4
到公元前 300 年,罗马人开始雇佣希腊的面包职人为他们做面包,单单罗马市内就出现了 254 间面包房,还有面包学校和国营面包工厂,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飞跃,面包成为一般市民也能获得的主食,然后经历了罗马的侵略文化,将面包向西欧拓展开去。
借着历史和当地环境可以种植的农作物等原因,面包的技术不断进步,各地也有了比较明显地域性的区别。
「那各地的面包有什么特征呢?」
法国 -- 法棍 baguette
【图上 baguette 和 batard 都有,更规范的 baguette 大概长 55cm,直径 7cm,面团 350g,烤好后 260g,割包在 7~9 个不等,后期发展的各种不同模样的法棍也有 5 个割包,batard 的割包只有 3 个,分量其实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面团整形的粗细。法棍知识很多很多这里不细展开。】
在法国是一般家庭选择最多的一款面包,形状细长,皮的部分较多,内部有不规则的气孔,比看起来的分量轻很多。
因为原材料简单,吃口纯粹,很适合搭配各种菜肴,作为主食存在。
法国比较代表性的面包还有:croissant champignon pain de campagne 等等。有关可颂可以移步:一个好吃的牛角包是怎样的?你吃过最好吃的牛角包是? - SansanL 的回答
champignon 用的也是法式面团,形状大概是这个样子。
pain de campagne 就是大家熟知的乡村面包啦~
在法国很多星级餐厅,比起法棍,餐桌面包更多使用此类素朴百搭的面包。
德国 -- 纽结饼 brezel
主要的原料是小麦粉,会混入 5%左右的黑麦粉等,面包表面为了有明媚发亮的颜色,在德国,需要将面团放入苛性碱的水里进行浸泡再烤制。纽结饼独特的形状,让他成为德国面包房里的标志,口感较硬,组织较紧实,上面的粗盐也为他增加了风味,它既可以成为早餐主食,也是下德国啤酒的好伴侣。此外,黑麦系列的面包也是德国面包的传统。在严寒的德意志北部,种植黑麦比小麦容易得多,另外,为了御寒,经常吃油腻食物的德意志人民,也需要有一些酸味的主食来综合,这决定了黑麦面包的地位。
意大利 -- 夏巴塔 ciabatta
夏巴塔有拖鞋啊鞋垫等等的意思,所以形状比较扁平,现在这款主食面包在欧洲各国也非常的流行,是意大利北部原产的面包。
夏巴塔包裹大量气泡的面心和薄薄的表皮,富有咀嚼感,搭配食材做成三明治再合适不過。与大量使用橄榄油的意大利料理十分契合。因为是一款食用时再次烤制为前提的面包,所以一般烤得较浅,表皮的顏色也比较淡。可以完全品尝到面包中的水分。
英国 -- 英式吐司 english bread
因为用了 100%强力粉,所以跟我们想象中的吐司有点不同,是典型的英式餐桌面包,英国流派的吐司吃法,一般是 7~8mm 的薄切,口感轻盈,微微烤一下两面,配上红茶,以及最经典的 B.L.T(培根,卷心菜,番茄)就是很常见的英式三明治了。
另外,腐国还有经典的无发酵面包,司康 scone。抹上果酱,夹上 cheese 都非常合拍。
英式的早餐,下午茶都有它的身影,它的好坏,是决定一顿经典下午茶的重要依据~
我这里突出介绍了几款大家心目中比较欧式的面包,其实还有芬兰,瑞典等等很多具有国家特色的面包,他们的样式和口感之特别,不仅仅是一句欧式面包就能囊括的。这里不一一例举了,虽然欧洲也有很多进阶的花式面包的样式,但面包制作的主流还是偏向简朴简单,硬朗,口感较为扎实,更能凸显小麦或者其他原材料本身风味的面包。有着独一无二的主食地位,其更追求与各种食材,菜肴,饮料,酒类的搭配。
日式面包
多亏了日本的职人们,日本烘焙多次在国际大赛上拔得头筹,在技术上已经达到了很惊人的高度。但他们还是没有停滞的在学习欧洲的本源,不断的去法国等面包技术大国深造。面包在日本存在的时间并没有那么长,但日本人的味蕾也基本被各种国别面包同化,所以不管什么类型的面包,都能在日本有其市场。
日本面包的历史
1
日本的小麦文化,是从中国传来的,大概在公元前 200 年左右的弥生时代,引进了中国自古有之的面食蒸点文化,随着小麦的传入,刚开始采用的烹饪调理方式并不是西域的烤制,而是蒸煮。日本人对小麦的处理,也是让面团自然发酵,然后蒸熟,这就是我们很熟悉的馒头之类的食品。
2
到了 16 世纪,发酵烤制面包以及技术,随着传教士到了日本。江户时代的锁国令,抑制了一阵面包的发展,但面食上的发展,却没有让中国式肉包占主流,有人分析,日本人口味比较清淡,比较油的肉包可能很难获得垂青(此处不知说啥好)。到了江户时代末期,面包成为了和西方侵略军对抗的将士们的口粮,因为烤制后水分少,易于携带,便渐渐传播开了。
3
到了明知时代,日本人才真正开始接纳和学习面包,以横滨为起点,开始慢慢分布各色西洋面包房。在制作法式的英式的面包基础上,日本人也开始开发符合自己口味的面包。大家都知道,带领日本面包走向新纪元的,就是那时候发明的酒种红豆面包,发酵香味中包含了日本酒的香气,还有日本人最喜欢的红豆馅儿。它实在太日本太日本,好像出生脸上就刻着日本两个字。
红豆面包的成功,激励了更多面包有识之士,开发了奶油面包,果酱面包等等一系列日式面包的亲儿子。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包界又迎来了一波小高潮,这就是,美国送来的大量小麦粉。战后穷啊,学校就提供了小麦粉做的简单面包棒。影响了整整一代日本人的饮食习惯,接下来就是不出所料的开工厂,量产出了非常美式松软白皙的面包。至此,面包已经取得了仅次于米饭的主要地位。昭和 45 年,面包店铺和工厂激增,为今天的专业烘焙大国奠定了技术和生产基础。地域间的融合加大了,越来越多的新口味出现在了日本。现在的日式面包,超脱了主食的存在,它可以是一顿饭,一份零食,在人们生活中占了非常大的比重。
下面介绍几款很传统的日本面包。
日本 -- 红豆包あんぱん
刚刚也介绍过了,它拥有酒种的发酵香和红豆的甘甜,让它跟抹茶,日本茶,红茶,牛奶等非常合拍。它是面包文化渗透到日本的功臣。
日本 -- 角食吐司角食パン
跟英式吐司不同,它口感非常松软,制作的时候,可以说结合了历史上中国蒸点的制作的技艺,在模具盖上烤制时,有些会打上蒸汽,使得面包整体的口感更湿润,烤出来有明显的发酵味道。外皮金黄,有适度的弹力,均一的光泽,内部有明快的色调,触感柔软。
它跟炸物,鸡蛋,果酱,黄油特别搭配。
在角食的基础上,日本人还开发了很多不同的吐司品种,但都有非常明显的日式吐司痕迹。制作方式上,可以参考我的一个答案
【製パン工程】面包面团的和面作业与判断教学 - Painsan・麺包少女 - 知乎专栏
在日本,松软的吐司卖得好坏与否,是坚定这个面包房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吐司一直努力维持着主食面包的地位。
日本 -- 咖喱面包カレーパン
咖喱面包的基础形状为梭子形。一般为裹好面包粉炸后食用,是点心面包的一款经典代表。内部包入的咖喱材料根据各地各店铺,会有所不同,有的会辣一些,有的会甜一些。昭和 2 年,东京的名花堂,以沾上面包糠做炸物面包为发想,开创了这款做法的先河。
日本 -- 奶油面包クリームパン
跟红豆面包基本用的是同一款松软的点心面团。内陷包入卡斯达酱,或者鲜奶油,风味有所差别。形状有点像棒球手套,整椭圆形后切开三刀。明治 30 年代后半期,新宿中村屋的始祖相马氏被一种奶油泡芙的味道所感动,开始用奶油制作面包。他使用了牛奶,鸡蛋等营养丰富的副原料,综合考虑了营养价值和口味,使奶油面包成为日本定番面包。
日本 -- 面包棒コッペパン
这款面包棒始于昭和 10 年,作为当年学校提供的伙食,特地做成一顿饭可以食用的大小,因为是为学龄儿童提供,考虑了儿童的年龄相对应需要的营养量,摄取量而设计,是一款颇具日本时代背景的面包,战后粮食不足时,那个年代的儿童大都吃这款面包长大,所以到了现在,反而成为日本人难以割舍的一款经典。
除了以上的几款面包,日式面包还有一个很大的特征就是将面包与日系的家常菜做结合,自成一菜,可以单独食用。其中会用到非常日本传统的食材或者菜品。而不是将面包单纯作为搭配菜品的一款主食。
日式家常菜面包 惣菜ぱん
可乐饼面包(コロッケパン)
香肠面包(ウィンナーパン)
明太子面包(明太子パン)
这边还要隆重补充一下,炒面面包,炒荞麦面面包,炒意面面包....
以日本人吃米饭配拉面,或者吃乌冬配饭,甚至米饭配意面这种主食配主食的尿性,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一定是饿傻过……贴一张以前店里做的意面面包大家随意感受一下。
发展至今,日本人对食材和面包的整合已经发挥到极致。已经形成了代表日本面包的风物诗。台湾在学习其技术后,也渐渐把面包房开成如下的样子。
一般去日本的面包房,会是下面的样子,你会被各种花样面包弄花双眼。
他们不仅把家常菜和面包做结合,还把面包当做甜品在制作。
根据季节的不同,还会有不同的食材开发。虽然欧式面包,日本职人也做得非常好,但自己本土开发的面包已经被日本人玩得「面目全非」,面包们要是有腿,走回欧洲,他们的祖先肯定会说一句:你变成介样,真是娘都不认识了……
除此以外,他们也热衷开发角色面包,cos 任何他们想 cos 的东西。
在原材料的变幻上,他们除了用小麦,还考虑了地域的饮食习惯,用亚洲人的主食大米和面包做结合,开发出了米粉面包(お米パン),这是我的最爱啊!!
与小麦面包不同,糯糯饱足的口感,米香十足。简直是亚洲人的福音。
感觉栗子再举下去,我今天手会断掉……(是该结尾了)
说了那么多,但其实直观看了那么多种类的面包,简单来说,欧式面包更注重突出原材料,特别是小麦的风味,在配方里,鸡蛋,牛奶,黄油,并不是占有太重的比例,有时候甚至是不用。他们更适合作为一款搭配各色美好料理的主食,成为餐桌最重要的配角,口感更偏有嚼劲,食用后更具回味和饱足感。
而日系面包呢,在源头上结合了中国的蒸煮元素,在起步发展阶段,因为深刻的历史原因,更是受美国面包以及快餐文化影响,经典或者常见的几款基础面包,都有不经意透出美国风格,比如面包棒之于热狗面胚,角食之于 pullman,等等。然而,日本烘焙人在技艺深造上有倾向于欧洲学艺的习惯和欲求,毕竟想要不断进步,接触更本源的技艺,借鉴历史更悠久的文明,是职人天性。
产品上渐渐形成既有符合亚洲人主食要求的松软面包,也有更偏向独立食用的场景。在主食的基础上,也兼顾了甜品,点心,零食,或者代餐的一个角色。面团跟副原料的比重相当,甚至有时候,只是作为某种食材的陪衬出现,口感随着历史的推移和地域的差别习惯,变得比较软糯可口。松软,轻盈,空气感是它经常会有的特色。
饮食的历史不断在发展,技术和文化也不断在交融,感觉未来所谓的欧式,日式,中式,也许界限也不会那么分明。众口难调,大家其实吃得开心就好啦!
最后,认真看着你们眼睛说一句:未经本人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