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谈到许鞍华,可以说的总是太多了
谈到许鞍华,可以说的太多了,以下我尽量做到简短。
许鞍华是香港影坛一位重量级的女性导演,毫不夸张的说,许鞍华是唯一可以在香港电影圈里与男性导演抗衡的女性。和王家卫相比,同样是游走在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导演,由于她早期作品类型过多过杂,所以许鞍华在探索自我的路上走得比王家卫艰辛。直到《女人四十》(这是划分许鞍华前后期作品风格的一个分水岭)她才逐步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许多人喜欢把港台的几位知名女性进行横向比较,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张婉婷,张艾嘉。我认为张婉婷,张艾嘉和许鞍华在描述女性题材上都有独特的功力和经验。但是许鞍华比其他两位更胜一筹。张艾嘉和张婉婷比较善于描述都市女性的成长,他们的视野比较集中于情爱方面,更多一些浪漫主义色彩。拿张婉婷的《岁月神偷》举例,这是一部好电影,可以看出张婉婷在片中用了很多浪漫主义的情调来充实画面,但是相比许鞍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同样是描述香港本土情怀和普通生活的电影,《天水围》很明显可以看出更多出了一分沉稳,冷静和客观,镜头更多的是纪录而非渲染。这种视野是其他女性所不可及的。在我眼里,许鞍华就是一个女汉子。
作为从香港新浪潮电影中出来的导演,许鞍华早期受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影响很深,同时黑泽明也给她很大影响,她的早期电影和香港主流导演一样,主要以男性视角来拍摄,包括从《疯劫》、《撞到正》、《胡越的故事》、《投奔怒海》,这个时期她的主要问题在于拍摄的类型过多,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视角,虽然也有像《疯劫》这种借鉴波兰斯基风格的优秀影片,但是总体来说,这种优势会随着新浪潮被主流商业电影稀释而渐渐衰退,包括当时很多新浪潮出来的导演都被淹没了,你们比较熟悉的除了有她,还有徐克。
其实在许鞍华风格没形成之前,她已经尝试过很多改变,包括《书剑恩仇录》和《香香公主》两部武侠片,还有《倾城之恋》爱情片,但是都失败了(但是《倾城之恋》可以看出她女性意识的复苏),之后她是因为受到孝贤《风柜来的人》和杨德昌《青梅竹马》的影响,得到了很大的启发,所以她决定放弃大题材,把视野转向平民生活,拍摄了其艺术生涯中的最具经典性的一部电影一一《女人四十》,由此奠定了她许鞍华风格的电影和独特的女性视野。这部电影之后你会发现,她的作品中对女性的关怀和女性视角的展现在香港电影圈中十分的独树一帜,无论是《后现代》《玉观音》还是《天水围》,她对母子情,女人友情之间的探索都愈加深刻强烈,但是镜头依然十分冷静客观,平淡的记录着边缘人群的生存状态。许鞍华在艺术与商业的夹缝中生存,我个人相当佩服这种有独立意识和个人情怀的导演。
另外由于许鞍华拍过许多很多女人戏,所以她很善于挖掘女演员身上的潜力,《千言万语》中李丽珍,《后现代》中赵薇,《天水围》中鲍起静,《女人四十》萧芳芳,无疑对这些演员的改造是巨大的,拿萧芳芳来说,从早期的《撞到正》的搞笑到《女人四十》中表现一个女人的隐忍的转变,这种改造几乎可以说重新挖掘了萧芳芳的潜能,可以看出她一直试图在将演员击碎和重塑。
从拍摄特点上来说,许鞍华在拍这些片子的时候,虽然场景不断切换,情节也不断深入,但是她的拍摄还是能看出是在不遗余力地摒弃着所有花哨的技巧,用长镜头、远镜头直接呈现人物最细微的表情变化,她更关注关心的是一些生活琐碎的细节而不是花哨的场面。另外她对色彩的运用也是比较丰富的。比如在《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有很多空镜头,表现了上海和鞍山两个世界的巨大反差,也表现了姨妈等当年的知识青年令人叹息的命运,凡此种种不一一赘述。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香港主流商业电影的挤压下,许鞍华的独特思想和女性视角的确在一些人面前显得弱势很多,但是毫无疑问,她自身的坚韧和对电影的执着追求,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比有些人更加对得起导演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