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自机构帐号:iWeekly周末画报
美国士兵林恩和队友在一场战役中的实况被战地记者动情转述后,瞬间成为感动全美的英雄。林恩部队回国后,受到的也是英雄的礼遇。面对鲜花和掌声的围攻,林恩深感困惑。在“中场战事”中,本·方登(Ben Fountain)通过林恩的纠结和内心成长,向我们揭示了是战争的另一个维度—— 战争不仅是激烈的冲锋场面,也可以是政治、商业包装甚至是狂欢的借口。这或许也是触动李安开机的另一个原因。
1. 李安的新片《比利 · 林恩漫长的中场战事》采用了 3D、4K 超清和 120 帧的最新技术,自 1920 年以来,电影几乎一直是以每秒 24 帧的格式放映,而 120 帧能最大程度接近人眼看到的效果,更为清晰、真实。图为剧中突击小队成员被邀请至球赛的中场休息时亮相。
50 岁,对于一个想写出好的严肃小说的人来说,是个最适合的年纪。阅历够了,技术也打磨到了一定的火候—— 倘若他之前已经写了十几年的话。索尔·贝娄在 50 岁写出了洞察人世的《赫索格》,奥尔罕·帕慕克 50 岁完成《我的名字叫红》。 这么看来,50 岁的本·方登写出《比利 · 林恩的中场战事》奠定自己的小说家地位,是一个勤奋笔耕的人应得的回报。
50 岁理应收获,那么 19 岁呢?这是《比利 · 林恩》的主角的岁数,方登写出了这个年龄的尴尬处境:在国内他还会被酒吧拒之门外,但在国外他已经够资格为祖国捐躯沙场了。比利有能力去吸收新东西,提出许多问题,却还不足以理解、辨别和回答。很多成年人在给他打气,鼓励他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大名鼎鼎的美国梦;当然,后果也得你自负。
多少人稀里糊涂地迈过了成年的门槛,但最危险的 19 岁,是意识到了上述这些事实的 19 岁。在伊拉克战场上,比利·林恩见识了死亡:他所在的小队参加了一次残酷的遭遇战,歼灭了敌人,也损失了一名战友。别的小说或非小说,写到主角在生死面前的顿悟就差不多了,但本·方丹没有,他要呈现出现代战争的全貌:战争不仅是前线作战和后方补给,而且还是一个政治及商业包装甚至狂欢的机会。通过 Fox News 的前线摄制组,这支名叫“布拉沃”(Bravo)的小分队被渲染成了国家英雄,白宫下令将他们专机送回美国。
如果将此事放在一条国际新闻或一则详尽的特写里,类似智利搭救受困矿工的那类,那么毫无疑问,它将向其他国家展示美国的人道关怀,一个对本国公民“负责任”的国家的形象。你看,每次传出诸如美军士兵“虐囚”之类的丑闻,不总是有人在言之凿凿地替其辩护,表示这种信息能够在媒体出现,便是美国文明优越性的铁证?在普遍人权的庇护下,依托着高精尖的信息技术,如今前往伊拉克和阿富汗作战的美国兵,不但可以和家人儿女通话,还能随时了解到他们所宣誓保卫的人民,敢情并不怎么在乎身在远方的自己,肥皂剧、名人花边和打折广告仍是他们的最爱。——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现实?
2. 美国作家本·方丹是《比利 · 林恩漫长的中场战事》原作者,他在 2012 年出版了这部小说,并凭借其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代顿文学和平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等多个文学奖项。
局内人的战争回忆
局内人和局外人的感觉就是这么不一样。政府和民众封给比利的待遇,并不是他想要的。人之所以有故事,是因为人不只是对眼前的事情、对眼下的处境做出反应;人还有记忆。当比利“被享受”荣誉的时候,他没有忘记同伴之死,也没有忘记他那位沉溺于酒精的坐轮椅的父亲、他心灵受创的母亲……这些记忆和印象对他来说才是生命中最大的真实,但在外界制造的鲜花和喧声里,它们没有得到片言的表达。
所以这不是一个关于创伤的故事。美国人是写战争创伤的行家,但在本·方登笔下,比利并没有一味地以“炮灰”自居——自视为“炮灰”的人就将不再思考,而只是倚着创伤去怨怼,攻击,愤世嫉俗—— 他甚至不诅咒战争。他想求解。他既成熟到没有被安排好的荣誉所麻痹的地步,又天真地相信自己可以找到一个人,比如队里 24 岁的中士蒂姆,去信任他,崇拜他,让他帮助自己理解世界如何运作。
战争在见识过死亡的人和没有见识过死亡的人之间拉起了一道坚实的隔阂,让他们无法沟通,并激发出海量的虚伪的话语和居心叵测的作。“他想知道,究竟是经由怎样的过程,关于战争的每一种讨论亵渎了关于生与死的终极问题,”小说中写道,“为了恰当地讨论这些事,我们似乎需要一种近乎祈祷的语言,否则就干脆闭嘴,不再哇啦哇啦,而是坐下来,旁听,缄口不言,比起星光熠熠的狂欢更忠实于实际经验……”
这场狂欢的高潮,是在得克萨斯体育馆举行的一场感恩节美式足球赛,布拉沃小队的士兵们都去参加,与达拉斯牛仔队对阵。在中场休息时,比利及其战友拿到了奖金,牛仔队的老板以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有多么支持军队,顺便也给自己球队脸上贴金。但真相是什么?也许资本家们也不是真心拥军,但观众都被要求相信他们是真心的。
3. 导演李安正在给饰演比利·林恩的乔·阿尔文讲戏。在影片筹备期间,李安为寻找男主角经历了无数次的试镜,终于发现了新人阿尔文。在参演《比利 · 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前,阿尔文是一名舞台剧演员。
“好公民”的神话
法国哲学家让· 鲍德里亚在年海湾战争后说了句名言:海湾战争根本没发生。意思是世界都是通过电视媒体了解那边的事情的。那时的传媒状况跟现在还大不一样,那时,人们还很在乎通过电视了解“实情”,故而鲍德里亚有此惊人之语。有趣的是,如今没有人存心去质疑已经无所不在的直播画面的真实性了,人们反而会觉得,正在发生的事实很多都无所谓,只要自己愿意,再大的事也无足轻重。
对“真实”的兴趣退潮,但主政者仍然希望维护一个“好公民”的神话。还有什么东西能够证明美利坚依然是一个意气风发、继承了开国先贤的伟大志愿的民族呢?当战争远在千里之外,钱和排场能够填平军人生活和市民生活之间的鸿沟吗?比利发现,那些能一掷千金去看橄榄球赛、网球赛、棒球赛或者 WWA 的人,给士兵掏一点钱形同施舍,甚至连施舍的心都没有;对他们来说,给战斗英雄送上掌声是为了好让他们早点重返战场,也表示自己拥过军、报过国,算是合格公民了。
橄榄球是男人的运动,人们全副武装,粗暴的冲撞,激烈的厮杀,一个不见血的战场。在体育馆里,比利是唯一一个表达困惑的人,用我们最喜欢的比喻—— 像《皇帝的新装》里的孩子,也许是唯一的还在乎“真实”是什么的人。成年的标志是不再追问真实,大家都在词不达意的哼哼哈哈之间浮沉,但不同的是,在民主社会里裸奔的并非国王一人,而是所有人,所以没有人回应比利说破的真相。于是,他失常了。
这奇怪的举止是困惑至深的表现,而困惑至深的比利也是最大的清醒者,暴露出成年人、“正常人”神经麻木的实质。本·方登所谴责的、被大资本和国家宣传机器操作的冷漠而虚伪的表演,并不只发生在战时。一个理想中的公民社会会为每一桩真实而死战到底,每一句公共言辞都该受到拷问,每一种关于爱国主义、同情与支持的宣讲都应该被跟踪,看它们是否抵达了真实的对象、真实的人,抵达他们的内心,而不是停留在宣讲的表面并为宣讲者牟利。所有人都在裸奔,却假意欣赏对方身上的华服,而比利·林恩在他无力理解的荒诞面前守住了人性。
多维度读懂战争
《五号屠杀场》
作者:KURT VONNEGUT
出版社:REISSUE EDITION
《五号屠杀场》一直被视与《丧钟为谁而鸣》齐名的反战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冯古内特的美国士兵。作者用平静的笔调勾勒了他的大半生经历,着重描写了他作为战俘经历德国德累斯顿战役的遭遇,“这些故事里面都没有个性鲜明的人物,也没有较大的戏剧冲突。或许绝大多数经历过战争的人都是这样,像无精打采的玩偶,战争本来就是让人丧失个性的东西。”
《裸者与死者》
作者:NORMAN MAILER
出版社:PICADOR
作者用新闻报道的笔触勾勒太平洋战争的一幕,美军少将卡明斯率特遣分队,登陆日军驻守的热带小岛 Anopopei,准备和日军决一死战,然而却未料到,底层士兵开始内讧,相互厮杀,军营时刻面临涣散的危机。这是一部反英雄主义的小说,同时揭露战争和人性的冲突。这部小说曾被《时代》周刊评为二战系列最佳小说。
《幼狮》
作者:IRWIN SHAW
出版社:PHOENIX FICTION
这是一部三个人的战争历险记。德国滑雪教练克里斯汀变成了一个纳粹的杀人狂魔;美籍犹太人士兵诺亚还未走上前线就在军队里受到凌辱;失意的导演迈克尔毅然离开好莱坞,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了沙场。三人的命运线被牢牢地拴在二战的壕沟。“困惑”“混乱”,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小人物悲惨命运勾勒得淋漓尽致。
《法兰西兵法》
作者:ALEXIS JENNI
出版社:ATLANTIC BOOKS
“我”在电视上看着海湾战争,这种感觉很奇怪,“我”只是希望战争早点结束。就在这时,“我”认识了一个名叫萨拉贡的老人,他是个身经百战的老兵,经历过多场法国的殖民地战争。他说教“我”画画,希望“我”能写下他的故事。听他讲述着,“我”仿佛穿越了血海,亲身目睹了阵亡的士兵,也明白了法兰西的战争艺术。
《战争》
作者:SEBASTIAN JUNGER
出版社:TWELVE
在战争这种极端的情况,“恐惧”“愤怒”“信任”会转化成什么样的情感?战争究竟会在人的心身留下怎样的坚固烙印?为了撰写此书,作者在阿富汗克拉峡谷里跟随美军部队整整个月,观察记录士兵们的日常。他看到了战争的危险面,也看到了极端环境下,士兵之间坚韧的情感纽带发挥的震撼作用。
撰文— 云也退、Yang. 编辑— 晓渔 图片— Ge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