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一个人也要组乐队玩音乐,想尝试下后摇
一人乐队怎么制作后摇?
一个人,有了电脑,乐器,效果器?
从字里行间现在我能够获得的信息是:
1,你知道后摇音乐
2,你设备整齐,知道自己要什么音色
3,你知道怎么用效果器
那就用你这三样东西直接说话吧,废话不多说,不讲故事,不聊软件,不瞎 JB 扯录音的淡。
方案一:内录 / 分轨录制
设备顺序 1:乐器——效果器(调制好效果参数) / 声卡——电脑
设备顺序 2:乐器——声卡——电脑(后期挂效果)
分轨录的情况这个很好理解。比如你第一条轨道录伴奏,第二条录旋律,第三条录合成器音色等等。没有鼓直接略过,想要有鼓就再开一条轨道自己做。嫌自己效果器不太强大的话就全部录干声,完了后期挂效果就好。
方案二:外录 / 分轨录制
设备顺序:乐器——效果器(调制好效果参数)——音箱——拾音话筒——声卡——电脑
同样也是分轨,所有乐器轨道你一个人搞。因为你是一个人,这个没办法。个人觉得外录最难的就是拾音话筒的摆放位置,这个要多试几次才试得出声音的好坏。拾鼓和镲片的话筒也要注意位置的高低远近。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 Lights & Motion,前期他主要是通过内录的方式进行。不过最近两年一直都采用外录方式,并且是每条轨道的乐器都是自己操刀完成演奏。
方案三:内录(外录) / Loop
设备顺序(内录):乐器——效果器(调制好效果参数)——loop station—— 声卡——电脑
设备顺序(外录):乐器——效果器(调制好效果参数)——loop station——音箱——拾音话筒——声卡——电脑
其实你可以看到所有的录音制作方法都是大同小异,几乎都一样。因为 Loop 的特殊性,你可以不必使用分轨录制,一条轨道就可以完成。但前提是所有音轨你得在 Loop 里设置好。
合理运用 Loop 造后摇音乐最值得注意的一个事情就是声音的“轻重”。你可以理解为音量。如果你所有的声音都是同样大小的话,最后这个 loop 也就糊成了一坨。
比如我们可以在 loop 里这样做,假设你是一把 Fender Tele 琴,现在拥有混响,延迟,合唱,过载四个效果器:
1,踩下混响,不要开得太湿,然后踩下延迟。拾音器开关打在琴颈位置,录一个 4/4 的分解。
2,关掉混响,拾音器打在琴颈和琴桥的中间档位,跟着你的伴奏走一个简单的低把位旋律。
3,开混响,合唱,过载。关闭过载度,开大过载上的音量,把它变成一个 Boost,拾音器回到琴颈,走高把位的旋律。
4,将混响湿度开满,开大延迟的 feedback,OD 的过载度开满,音量减弱,突出你的主要旋律。拾音器用琴桥档,TONE 旋钮稍微关一点,其实这样也可以造音墙的。
5,如果你手里有个什么滑棒之类的就可以随便滚几个旋律。
上面 5 个是顺序,都是一层一层叠加出来的。所以第一要确保 loop 里的每一条音轨音量合适,第二是确保在录第一个 4/4 的时候时间够,比如你可以设定成 60 拍,那肯定每条音轨都够你发挥了。
顺便说一个在使用 loop 的时候,最好先弹一遍再录,不要一来就踩,这样录出来的在最后一拍和第一拍之间会有断点。保证先弹一遍,让你踩 loop 之前的最后一拍和踩下去的第一拍在声音上契合,形成一个毫无 PS 痕迹的乐句循环。
大概就是这样。可能还有其他办法。
如果有什么不清楚的留言再问我吧。
另外还是建议多听,尽量分得清楚他们的每一首歌里的每一轨都用到了什么效果和声音。
不过现在大部分后摇都是前人在十年前玩剩下的,感觉越来越往死胡同里走。其实我一直觉得后摇音乐都是一种很随意且发挥空间巨大的存在,就看自个儿怎么玩咯~
自我介绍一下,喜欢后摇,自己在家捣鼓过一些极其业余的作品:Frosty Silence - 霜默(Frosty Silence)
这个问题,我之前专门在公众号写过相关的文,原文计划是写一个系列,叫做《如何成为一名独立音药人》。这里引用并且稍微修改一下,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以便大家窥探其中的一些东西。
这篇回答不适用于任何专业人士,只适合没有录音室试图在家里通过电脑和简单乐器录音,并且没有专业录音软件基础的旁友们。我越了解越多,越感到业余和专业之间的鸿沟....
进入正文:
我决定要动手录歌,是在 2014 年一个夏末下午的公交车上,当时气温闷热,空气粘滞,荧惑守星,似有不详。我从超市回家,手里提着一袋苹果,另一只手却并没有握住什么命运。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后,我迅速在脑海里面把我拥有的设备盘点了一遍:一把 Fender 电吉他,一个 Line6 POD HD 效果器,一把 Taylor 电箱琴,一台尚可的组装电脑。对于录音一无所知的我,对比印象中设备堆叠线路杂乱的录音室,在这样的一穷二白面前也立刻感到了沮丧。
好在作出决定的意义就是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下去,何况,摆在眼前的只是一点硬件的问题。在电脑上折腾了三个小时后,Cubase LE AI Elements 7 终于能够成功打开(用破解版是不对的,低头。)琢磨了大概一个小时的初步设置后,我连接效果器用吉他录出了第一段东西,一段几秒钟的旋律从电脑音箱里出来的时候,我就听到一个声音在脑海里一炸:有戏。
初步的胜利让人冲昏了头脑,事实经历了几天的挫败后我发现 Cubase 并不是一个那么友好的软件,想做出自己想要的效果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我本意是要做音乐,最后,我的精力都花在了研究软件上。一个通常的情况是,我研究了一个小时的软件,调试了一个小时的效果器之后,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抱起吉他,完全忘记了自己到底要录什么东西。
录好一段完整的原创动机已经是两个月之后的事情了,它大概只有一分钟长,包含了三个吉他轨(因为我特么的当时还只会录吉他!),被折磨得精疲力尽的我在听到最后混音效果的一刻,仿佛如灵光贯体般得到了无穷的力量——然后我意识到,我现在需要的是录 BASS 轨,而我没有 BASS。
当时是下午大约三点的样子,赶到尖沙咀通利琴行的时候已经快六点钟,我直接走过我最熟悉的吉他区,头一次好好打量满墙的贝斯。出于谨慎的考虑和一贯的理性压倒一切思维,我并没有准备一步到位来一把美芬或者……(好吧,我甚至拼不出我想要说的那个牌子!电影里的,歪小子斯科特拿的!),我在中低端琴的海洋里畅游了一个多小时也没看出什么名堂,选了一把韩产的 IBANEZ 非常羞射地请服务员小哥帮我接线试一下。接上线后,我坐在凳子上,抱着琴,装模作样弹了几个音阶后,发现,我除了音阶好像只会弹一个东西——的前奏。
刚开始好像还真的挺带感的,噔嘚噔噔嘚噔噔嘚咚嘚噔咚嘚噔嘚噔......反复了十遍之后,我开始有点腻了,这个时候又想起了以前乐队排练过的 Amy Winehouse 的一首,来,试试,卧槽,好带感。
自嗨是短暂的,因为我能记得的歌就那么几首,最后权衡再三,买了一个几乎是五折的 Warwick 的自带黑科技的贝斯和一个 ZOOM 的贝斯效果器。这是最节省时间成本的办法,如果去电脑上研究模拟贝斯效果器,花费的时间更多,而一个 1000 块钱的 ZOOM 综合效果器,兼具了录音声卡及效果器功能,简直不能再完美。
弄懂吉他的录音混音后,贝斯也基本差不多可以搞定(毕竟业余),至于键盘,主要是演奏技术的问题,前两年,毫无钢琴基础的我纯粹是出于爱好,买了一个 YAMAHA 的电子琴自学,勉强可以弹弹夜的钢琴曲啥的,后来决定做音乐后,在淘宝买了一个 32 键的 MIDI 键盘,把电子琴出掉了。58 同城的广告找来了一个给小孩买练习琴的大妈,反复确认了是不是正品和有没有问题之后,一米五的大妈扛着琴盒子和琴架走出了小区门,这两个东西不论哪个都看着比她要高,拒绝了我帮忙喊个车非要去坐公交之后,我真为她捏了把汗。
当然,更需要捏把汗的是鼓轨的制作,我最终选好了鼓组音色之后,只能先把底鼓的位置找出来,把军鼓往里面凭感觉乱塞,然后通过试听听效果,不断调整尝试,然后再往里面加其他东西,有时候整个晚上都做不好 8 个小节,怎么调试都不满意。最后只能沮丧的关掉电脑,等待灵感之光的垂临。
我先后录了四到五段动机,最长的有三分多钟,最短的不到两分钟,这花费了我半年的时间,转眼已经是 2014 年的年底。至于先完成其中哪一个,我也一直没有想好。大约在双 11 快到的样子,我在 TED 上乱逛,看到了一个和黑洞有关的讲座,那个时候《星际穿越》正是火爆,里面提到了霍金对于宇宙终极的一个演讲。
你能相信吗,听一个不能讲话的老头的科学讲座,居然能够给写歌带来猛烈的灵感,仿佛上帝一脚踹开了门让你看到了一条必须要走上去的路——是的,《再见,银河系》就是这样诞生的。后来,我把霍金的演讲当做采样加到了歌里面,感谢这位伟大的天才。
关于《再见,银河系》这首歌,它现在依然是我发布的几个作品里最受欢迎的一个,看见音乐、豆瓣、微博音乐人几个地方的试听量都非常一致地最高,得到的反馈也是最多的。作为一名人民艺术家,虽然确实喜欢的一直都是最新的作品,但人民往往并不这么觉得。
这首歌其中长段长段的 BASS LINE,其实主要是那段时间新买了 BASS 的缘故,因为新奇玩得比较多而已....然而这样的编曲设计却得到了广泛的好评。你不得不感叹,人生大多数时候就是这样,缘木求鱼南辕北辙,最后又兜兜转转,回到最开始的地方。
我发现普通人对于写歌这件事最大的一个疑问通常是先有词还是先有曲,我在十多年前也疑惑过,后来,我发现大家不知道答案的原因是因为大家都没听过后摇——99% 的后摇根本就没有什么特么的歌词啊(古典和 new age 不算),所以,你说是先有词还是先有曲呢。
当年有朋友让我帮忙给一段喜欢的词谱曲,我吐了血也没整出好的东西,看来我和大部分人一样都是先曲后词派,恩,是的,我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也写过很多有词的歌,民谣,流行摇滚,金属,还尝试过加入 rap(毕竟大家当年迷恋过 Linkin Park 也不算啥稀罕事)。这些歌现在我都忘记掉了,因为一个时候的歌是一个时候的想法,曾经在舞台上唱过好几首,本科最后专场演出那次还在舞台上唱到哽咽了,最后的高音愣是没唱上去,自己写的歌自己没唱好,真是不可原谅......
好吧,过去的东西就留在过去罢,现在想表达的东西感觉已经完全没法用言语来表达,有些东西就是这样,说出来就过了,不说出来,又好像有一些模糊的波动在脑海里轰轰作响(这个念头大概就是《脑鸣》的来源)。有时候很羡慕那些上班忙忙忙下班看看电视机的娱乐节目就能好好过日子的人,还好我有我的乐器,不然,我觉得我大概已经疯了很久了。
在后来的《人民公园》里,我加入了一段改编自《我与地坛》的话,史铁生先生的原文是这样的:
“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
我觉得用这段话来描述后摇的意义最好不过了,人内心的世界有时候是用贫瘠的言辞无法表达的,有限的几句词难以说清的东西,干脆就不说了吧,都在歌里,如果你懂,那么你好;如果你不懂,那么再见。
所以我并不喜欢跟别人解释很多东西,能百度古狗的去搜索,不能的,恐怕也不是两三句言辞能说清楚的,有限的人生不能耗费在机器就能够做的工作上,尤其是你还要面对如此繁重充满庞大噪音的世界。
第一首歌《再见,银河系》录完以后,我在豆瓣申请了音乐人,第一次传到网上就是发在豆瓣音乐人上,在这段时间里,我的堂妹 SIVA 给我做了整套的音乐人 LOGO 和图片,显得十分有逼格。我当时因此嘚瑟了好一阵,把社交网络里能换上的地方全换上新图片,就差去淘宝印文化衫了。
后来在完成了第二首歌《脑鸣》后,我放弃了豆瓣,改换微博音乐人,刚上传就被微博音乐人的首页给相中推荐了,摆到首页两天带来的试听也不少。当然,有没有人听其实也没那么重要,如果真的要说,我录这些东西大概只是为了满足我自己,把脑海里的东西具象化拿去填内心的洞,就是这么简单。
《脑鸣》这首歌大部分是在下雨的天气完成的,所以录了一些雷雨的采样,其实都是真实的声音。我个人是很喜欢这首歌的,不过因为尝试了新的技术和东西,所以录音方面有很大的瑕疵,有两个地方很明显还没有对好拍子,但是最后还是觉得不重录了,保留原本的样子,希望有更好的设备的时候可以重新制作这首歌。
《脑鸣》整体是偏重氛围采样的作品,开头的音色就反复调了我一个多星期,最后的采样来自《大独裁者》卓别林的一段讲话(我后来发现还有好几首歌用了这个采样,但是我做这首歌之前真的不知道)。 这首歌是我现有的几首里制作时间花费最长的一首,不过虽然目前是最不欢迎的,但是对我来说依然是极其得意的作品,我尤其喜欢开头和最后的编排,至少,能很打动我自己。
是的,如果你想当一个独立音药人,你的作品就不可避免地要被人指点和评价,评价肯定是有好有坏。如果你脆弱的小心脏难以经受各种外行们对你努力的指责和非议,那你只需要做到一件事:让你写的歌打动你自己。
如果你写的歌连自己都打动不了,那还是先赶紧把稿纸扔垃圾堆吧,因为它从一开始就已经是一个垃圾了。如果它能够打动你,那么外界再多的东西,对你来说都只是温暖的小木屋窗外的飘雪,端好你的热茶,只用微笑就好。
我正在计划写这篇系列的下一章,讲讲学习编曲、开始学习后期制作等等后面的东西。
欢迎关注公众号 Sleepybus,“行进在这漆黑的路上,我的镰刀在夜里闪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