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来学习一些说谎的原理,和识破谎言的小技巧
一下午,我一直在观察所有人的表情和动作,试图使用所了解的心理学知识来识破谎言。我个人认为,这些都不如语言来的有效。——临时的谎言往往重复性高、逻辑性过强或过弱、内容过于细节化。教你识别谎言的书真的太多了。 专业人士通过观察表情、肢体动作、嗓音变化和前后文分析来识别谎言。太多心理学家用比尔•克林顿「我没有和那个女人发生性关系」作为例子试图教给大家识破谎言的技巧——好像识破谎言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早在十年前,美国就有心理学家调查了 63 个国家的 2520 名志愿者,其中超过 70%的人相信,说谎的人会移开视线、会用很长的故事掩盖事实等等。很多人认为自己是识别谎言的高手,但问题是,又有多少谎言没有被他们识破呢?——说谎者到处都是,只是我们不承认而已。
但为什么有时我们无法识破谎言呢?
Ronald Riggio 博士总结了 5 个原因:
第一,人们常依靠「撒谎者会常做的一些动作」这些老套的技巧来识别谎言,但问题是很多时候这些行为并不准确。譬如说,「撒谎时会避免视觉接触」,但研究发现,恰恰相反,撒谎者会试图故意去制造视线接触来让自己更加可信。再譬如说,书里老是说,冒汗、坐立不安这些显示紧张的样子和撒谎有关,但问题是这些表现并不是只有在撒谎时才会有,有可能我就是有些担心、有些疲惫呢?
第二,我们更愿意相信而非质疑别人。有人做了个实验,事先告诉被试者一会儿有一半的人在撒谎,但被试者还是认为大多数人是诚实的。当然,如果是警察、海关或是特工什么的,那就相反,因为 ta 会因为职业习惯去怀疑言语的真实性。
第三,有些人就是看起来更诚实。每个人的非语言表达风格就不太一样,有些人情绪流露得更多、或是嗓音和外表给人感觉就很靠谱。我记得在玩儿杀人游戏时候,有个男生他明明看起来和听起来都是很可靠的人,但说话有时会犹豫,节奏也并不均匀,这就让他很容易被怀疑,即使他完全没有撒谎!
第四,其实我们很少知道自己的测谎判断是不是正确的。你可能能立马反驳说我之前戳破了谁谁谁的谎言,或是之后真相大白证明我是正确的。但其实这可能只是你所接触到的谎言的很少一部分。想一想,心理学家 Pamela Meyer 认为,当与新认识的人开始寒暄时,在最开始的 1 分钟,平均会有 3 个谎言发生。而每天普通人平均会讲 10 到 200 个谎言。那你又识破了多少个谎言?
第五,很多欺骗都被排练过的。特别是现在在国内骗局千奇百怪,你遇到的都是专业骗子,他们经过训练,控制说话节奏、每句话每个表情每个情况都被彩排过,你的每一个逻辑、每一个怀疑也都是这个舞台上的一个环节。一个容易被人识破的人也不会去当骗子了;一个没有计划的骗局,简直是在侮辱欺骗这门艺术不是么。
小说中、电影中也频频出现用来测谎的各种黑科技——但据我所知,大多测的不是「谎」而是「慌」——撒谎时的紧张——所带来的生理反应,譬如说出汗、体温、瞳孔运动。因为用这些仪器测谎时,需要先测量基线,也就是不说谎时的状态,但很多人坐在测谎仪上时就会开始紧张,这样结果就无法精确。有数据表明测谎仪的准确度不会超过 90%。因此,在法律上,测谎仪所提供的证据的有效性是很有限的。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到底还有没有方法,让撒谎者无法隐藏呢?
有,直接来看谎言来自的地方——大脑。
谎言从哪里来?
当一个人要开始说谎时,负责计划和决策的大脑前额叶会激活来抑制真实信息;然后主管情绪的边缘系统激活,进而引起焦虑;同时海马区起来嗨,通过检查记忆来确保谎言内容准确。
2009 年 在顶级科研刊目 PNAS 上发表的实验,来自哈佛大学的 Joshua Greene 召集了 35 名志愿者。告诉他们将会参与一个看他们预测未来的能力好坏的实验,但其实这个实验的真实目的是让人们撒谎——但又没有告诉他们「请撒谎吧」。志愿者被要求预测硬币的正反面,不断重复 210 次,与此同时 Greene 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他们的大脑。志愿者只需要在心中默默做出预测,但在结果显示出来之后自己讲出自己之前有没有预测正确。如果你说你预测正确了,那你将会获得 7 美金,如果你没有预测正确便什么也没有得到——这样总会有人为了得到更多的奖金而撒谎。
试验之后,Greene 根据志愿者的结果分类,如果说自己预测正确次数过多,便会被列为「不诚实组」,剩下的则为「诚实组」。通过比较,「不诚实组」的大脑在告知「我刚才预测是否正确」过程中,负责计划和决策的前额叶特别活跃。而且这个人要是撒谎越多,这个区域的活跃程度就越高。
但是,这个研究也有很大的限制,至少当下,从几分钟的脑成像扫描是无法识别一个大脑是不是在撒谎的。但至少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现在只是受技术局限而已,毕竟,没有人能够说谎不打草稿——大脑是不会撒谎的。
总的来说
虽然我不断强调从行为上识破谎言的局限,但在玩儿杀人游戏中,因为我们要产出大量的谎言,偶尔也不一定能管理到自己的动作。除了分析上下文,有些小技巧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仅供参考):
撒谎者会因为需要做更多的认知任务,加上压力,需要更多氧气,如果大家围着一圈坐的比较近的话,你可以观察对方的呼吸速度。当压力山大的时候,我们还可能会用手碰自己来安慰自己,譬如说是脖子、肩(当然,像我知道有这个情况,我就会说真话的时候也揉揉肩)。当然也可以通过看别人的姿势,这个比较复杂,粗暴一点说,动作所需要占的空间越多,越自信;譬如说当双手放在桌上的时候,相比于十指交叉握拳,十指张开支撑会看起来更自信。
其实动作和表情都还是挺好控制的,但在了解这些技巧之后,提前给对手放烟雾弹,或是逮着一两个漏网之鱼,也是不错的。
但成为撒谎的老油条也不好,因为撒谎可能还会影响健康。有研究表示,撒谎多的人,有更多的健康问题。虽然这样的结论并不靠谱,但撒谎时大脑会产生更多的压力激素、更快的心跳、出汗和血压升高,这些有可能会引起与压力相关的头疼等一系列问题。不知道骗子公司提不提供五险一金,我对你们的身体状态颇为担忧呢(微笑)。
参考文献
Bond, C.F., DePaulo, B.M., 2006. Accuracy of Deception Judgments. Pers Soc Psychol Rev 10, 214–234. doi:10.1207/s15327957pspr1003_2
Goldhill, O., 2014. The science of why we lie.
Greene, J.D., Paxton, J.M., 2009. Patterns of neural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honest and dishonest moral decisions. PNAS 106, 12506–12511. doi:10.1073/pnas.0900152106
Henig, R.M., 2006. Looking for the Lie. The New York Times.
Ludwig, S., Laer, V., Tom, Ruyter, K. de, Friedman, M., 2016. Untangling a Web of Lies: Exploring Automated Detection of Decep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SSRN Scholarly Paper No. ID 2576197).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 Rochester, NY.
Meyer, P., n.d. How to spot a liar.
Narayan, A., 2009. The fMRI Brain Scan: A Better Lie Detector? Time.
Narayan, A., 2009. The fMRI Brain Scan: A Better Lie Detector? Time.
Riggio, R., n.d. 5 Reasons You Can’t Tell When You Are Being Lied To. Psychology Today.
PositiveMed, 2015. What Dishonesty Actually Does to Your Brain. PositiveMed.
Sample, I., Adam, D., 2003. “The brain can”t lie’. The Guardian.
Schauer, F., 2010. Neuroscience, lie-detection, and the law: Contrary to the prevailing view, the suitability of brain-based lie-detection for courtroom or forensic use should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legal and not scientific standard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4, 101–103. doi:10.1016/j.tics.2009.12.004
(本文使用的图片都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