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每一帧都柔和又饱满得像画一样的电影,不能只靠后期
Martin,在学习,在发现
对一部彩色片来说,『控制颜色』非常重要,而且应该是贯穿始终的。从导演,美术设计(Production Designer),摄影师,调色师,各个环节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没看过《午夜巴塞罗那》和《爱在罗马》,就说《午夜巴黎》吧:
- 美术设计:从电影最初创意的时候,伍迪·艾伦就是想要把电影设计成暖色调。他想要『热烈的红色,热烈的暖色,因为如果你和你的妻子或女友去一家餐厅吃饭,那有红纹墙纸(red-flecked wallpaper)和 20 世纪初的那种灯光(turn-of-the-century lights), 你们俩看上去都会很漂亮。反之,如果你们去一家海鲜馆子吃饭,灯一亮,所有人看起来都很丑。 所以这方法很好。这样会非常讨喜,非常可爱。』
- 摄影:为这部片子掌镜的摄影师,是@罗登 的偶像,大流士·康吉。为了达到前期设计的目标,摄影师在拍摄时就选择用暖色调拍摄,外景戏也尽量选比较漂亮的天气拍,而且为了不让观众注意到摄影机,全片摄影机的运动很有限。而且在拍摄时有意模仿一些印象派名画的颜色和光线处理,比如像下面这个镜头,后景就是模仿莫奈的《睡莲》。
- 调色: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伍迪·艾伦第一部使用 DI(数字中间片,Digital Intermediate)调色的电影。这种方法可以允许调色师更为精准地调整画面细部颜色(影史第一部用 DI 调色的剧情长片是科恩兄弟 2003 年的O Brother, Where Art Thou?)。伍迪·艾伦讨厌新技术,至今还用一台老式打字机写剧本,用胶片拍电影,之前的电影都是用传统的化学方法对胶片进行调色的。据老头自己说,这次试试看效果怎样,如果好的话,以后电影就都用它调色了。
最后顺便说一句,所谓『贯穿始终』不仅是在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控制颜色,可能还包括海报设计,
甚至,首映式上主创的服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