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节气手帖】白露:葛花零落风

$
0
0

日报标题:可随性洒脱,可缠绵交错,长大后,我懂了她的情味

蔓玫,有一本《节气手帖》。

和很多野花野草一样,葛的情味,是要长大之后才能慢慢摸索出来的。

我小时候,一度以为葛粉是全国人民普遍享用的东西。吃得太理所当然,植物书籍上读到它,也是「产我国南北各地,几乎遍布全国」,于是毫不犹豫当了真。然而后来辗转各地,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出了长江中下游,见到葛粉的机会就真的变少,从超市到菜场,都并不怎么见到它的踪迹。倒是藕粉,相比之下名气要响亮许多,尤其在北方,「西湖藕粉」四字似已成为江南水乡的某种代言。换做葛粉,就多半不知道你在说的是什么了。

不过也不好说别人的。即使是我自己,在生命最初十几年中,也并不知道「葛」究竟是何方神圣、何等尊容。唯一的辨识线索,不过来自包装袋上那几张图片,一截粗老根茎,寥寥绿叶紫花,十分写意。至于里面装着灰白的粉末,无论外观、做法、口感,与藕粉都太过雷同,吃得多了,便也叫人无心再追究。是藕是葛,有那么重要吗?

(图:黑糖葛饼。以葛粉制成的消暑小吃,在台湾一带非常流行。图片来源:http://4fcooking.blogspot.sg/2012/08/blog-post_22.html

葛粉与藕粉的味道略有细微区别,需要很小心才能体会。据我观察,葛粉的质地更为清透稀薄,却有更浓烈气味,像是一股莽撞力量由乡土深处冲撞而起,野性难驯,凛冽粗犷。藕粉却温柔和顺得多,因此除直接饮用,亦可拿来做菜。但后者会在知名度上压倒前者,倒不是出于这个原因——葛粉的产量低下,提炼纯化的成本也高,理所当然是该被市场经济所淘汰的。不得不佩服的是商家们的心思:到了他们嘴里,「量少」反成为「珍贵」的表现,至于那一点本并不受青睐的野气,也被描述为「人参味」……种种附会,或许都是为了暗示「可不要小看我,更不要拿藕粉与我相提并论」吧。

(图:日本《诗经名物图解》中描绘的葛藤形象。)

葛本身倒并不是什么生僻晦涩的植物。吴越岭南的田间地头,此君身影十分常见,自古以来大家就很懂得将之物尽其用。但早期对它的关注似集中于织布——茎条纤维经过锤炼,可制成轻巧的布匹,据说清凉挺拔,类于亚麻,夏天穿着十分受用。《诗经》里即有相关例证:「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几乎一半都是生僻字,并不很方便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里所提到的「絺」与「绤」,就是葛布的两种,一粗一细,都是平民常用的服装布料。魏晋以降,葛布又被用来做头巾。是所谓葛巾。你见古装剧里的书生之类用一幅黑布包住头发,往后垂下来,便是它了。

(此处本应有葛布 / 葛巾图片。然而图片搜索首页已被同名的两大女神牢牢占据,所以并没有图 o(╯□╰)o)

至于葛的食用功能从何时开始,我倒不是很确定。能找到最早的记录是东汉年间的《神农本草经》,后人对此有注解:「葛根,人皆蒸食之,当取入土深大者,被面日干之。南康、庐陵间最胜,多肉而少筋,甘美,但为药用之,不及此间尔。」——南康、卢陵皆属江西,直到如今也是葛根的重要产地。到了唐朝,葛花也加入食用阵营,但不是为了充饥,而是用来解酒。韩翃就写过「葛花满把能消酒」。但真的有用么?就现代医学的分析结果来看,我是很怀疑的。

那葛花何以给人这样的联想呢?并不懂。但也不重要了。这年头宴饮之余,应该不会有人跑去满地找葛花了。至于说葛粉能解酒,也是误会比较多一些。有用的是温水加淀粉,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神奇的成分。

(图:盛开的葛花。来自 flickr,出处佚。葛为豆科植物,花即豆科植物典型的蝶形花冠。)

且撇开这些不谈。葛花着实是好看的,在田野里,它有秋的意味。那花朵很像是用毛笔蘸了些曙红加胭脂的颜料画就,一串串浮现于碧波荡漾的阔叶间,或从藤蔓和竹篱间垂下风情万种。凡风拂过,便摇摇地告诉你:秋事已近了。日本人说的「秋之七草」,即他们心中秋季最具观赏情味的七种植物,其中就有葛。另外六种,则分别是瞿麦(抚子),胡枝子(萩),芦苇(尾花),败酱(女郎花,也叫黄花龙牙),桔梗(朝颜),泽兰(藤袴);皆属野生漫长的草花,柔弱易逝,落在喜欢长久的中国人眼里,大约是做不得数的。但也正是这样才好:倾情忘我、明媚娇艳,那是春花的做派,秋天的花,我私心觉得还是像葛这样的较好:一种随性的风骨,天高云淡,很潇洒的样子。

(图:日本插图中描绘的「秋の七草」。与之对应有「春の七草」,为七种春日新生的野菜。详情可参阅:【节气手帖】立春:春之七草

也许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念想。葛是藤蔓植物,惯常作缠绵浪迹、花叶披离之态,虽然自己形意洒脱,落在旁观者眼里,却是痴缠的。纠葛,瓜葛,皆是由它衍生而来的词汇,用来比喻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倒也很适合。《诗经》里说「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采葛不忘想念旧情人,「一日三秋」的说法,也是这样来的。本该游目骋怀的季节里,心思却如盘根错节的葛藤一样纠结……该是何等烦恼,才造就这样的遗憾哪。

(图:蔓迹生长的葛藤。葛的叶片宽阔,枝条游走,故常常成片覆盖野外无人之境。碧波荡漾,一脚下去,不知深浅。)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