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考古的时候,不小心挖到古人的遗骨该怎么办?
没有亲手挖出来过人类遗骨,但是摸过看过磨过。
以前有一位老师说过,一般没有特别大研究价值的会再找地方掩埋。
尸骨遗骸这一类……其实并不像大家想的那么常见,有机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很难保存下来的,尤其是酸性土壤地区,地下水位高低变化比较频繁的地区。俗话说“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遗憾的是,我国大部地区都是季风气候,每年分干湿两季,这些地方的有机物遗存如果不是在防腐、密封特别好的条件下,是非常不容易保留到今天的。而在我国古代,除了王侯将相达官显贵名商巨贾,基本上是没有人有能力给自己修一个符合上述标准的墓。
所以,在平民也就是最常见的墓葬中,别说是遗骨,就是棺木一般情况下也都朽没了,能留下几丝遗痕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而不被盗扰的大型墓葬,在我国现行政策下,通常是不允许主动发掘的——甭管你要建设什么玩意儿,都得绕道——允许发掘的,一般都是抢救性发掘,比如被盗了呀,要塌了呀这种。这一类型的墓葬因为被扰动、损毁,基本上不会留下太多有机物的痕迹。例如南京上坊孙吴大墓,仅余石棺床。
以上这么多其实只是为了论证一个观点:出土遗骨是很少见的。
虽然有老师讲过有一些会再次掩埋,但我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小。毕竟人类遗骸是有很大研究价值的,绝不会轻易放弃(如果不做任何措施就掩埋的话,很快就会被分解,相当于就是被弃置了。“弃置”这个词我用的不好,但我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词)。
好的,那么我们继续,既然是这么难得一见的遗存,那一旦发现,必然就是要当作宝贝来研究,把现在的科技水平能达到的研究和测验都做了!然后再好好地保存起来,等到科技进步了继续研究,没错( ´ ▽ ` )ノ就是这么酷炫。
不知道到这里还有没有人记得我开头说过我“磨过”,是的,在考古研究中,有“有损分析”和“无损分析”的区别,很多实验中,需要把样品切割、磨薄、磨粉等等,比如做古代人类食谱研究分析,就有一项需要用到人骨粉……然后我就去帮着磨粉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用过的实验材料,处理方法大家都知道吧……就那样随着各种液体……送进废液管道……处理掉了。
ps.顺便说一句,可能有人说除了季风气候区那我们的新疆甘肃呢?!那我们的楼兰美人小河墓地呢?好吧,我跟你讲~楼兰美人比我们金贵多啦~她是国宝!国宝懂吗?!永生永世住在地价高到我攒八辈子也买不起一个厕所的地方!还有专人二十四小时照顾!控温控湿防尘防火!想要见面得提前预约打报告,然后在多人陪同下才能远远的一睹芳容!就是这么高规格的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