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10281 漫谈「猴年马月」与「blue moon」

$
0
0

日报标题:「猴年马月」用英语说,才不是 Monkey Year Horse Month

王赟 Maigo,哥也玩玩值乎:https://www.zhihu.com/zhi/people/723836120999161856

一、“猴年马月”用英语怎么说?

昨天,@风一样的 SG 考了我一个问题:“猴年马月”用英语怎么说?当然,这道题并不是要按字面来翻译“猴年马月”,而是要找一个与“猴年马月”同义的英语习语。@风一样的 SG 给出的“标准答案”是“till / until the cows come home”。这个习语的起源,是因为一旦把牛放出圈,它们就不会自己回来了。这个习语可以这么用:

    • We could argue about this problem until the cows come home, but it wouldn't solve anything. 咱们吵到猴年马月也解决不了问题。
    • You can wait till the cows come home. 你就等到猴年马月吧。

“till the cows come home”这个英语习语,除了跟“猴年马月”一样都表示“不知道要等多久”以外,字面上也包含了动物,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佳译。不过,这两个习语之间也有一点儿小差异:“till the cows come home”所暗示的等待时间,一般是在几小时至一天的数量级,而“猴年马月”则一般要等好几年(最多 12 年)。

而我看到题目之后,首先想到的英语习语是“once in a blue moon”,因为它与“猴年马月”一样都与历法有关。它的用法如:

    • I live far away from my family, so I only get to see them once in a blue moon. 我跟家人天隔一方,要猴年马月才能见一次。

当然,这个习语的意义跟“猴年马月”差得大了些——“猴年马月”是表示等待时间长,而“once in a blue moon”表示的是事情发生的频率低。不过,如果从暗示的等待时间长度来看,“once in a blue moon”则与“猴年马月”接近得多。那么,“once in a blue moon”到底是多久一次呢?

二、“once in a blue moon”是多久一次?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什么叫“blue moon”(蓝月)。“蓝月”是天文学上的概念:如果一个季节中出现了四次满月,则其中的第三次称为“蓝月”。这里的季节,是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分界点的。例如,2016 年春分与夏至之间就会出现四次满月,其中刚过去不久的第三次(出现于 5 月 22 日)就称为“蓝月”。“蓝月”的概念其实与月亮的颜色无关。之所以称为“蓝月”,一种解释是这样的:通常情况下,一个季节中只会出现三次满月。如果多出现了一次满月,则会“欺骗”到人们,让人们误以为新的季节就要到来了。“蓝”(blue)这个词,就是由表示“欺骗、背叛”的英语单词 belewe(这个词现在已经不用了)讹变而来的。

由于上面的天文学定义比较费解,后来又产生了一种更通俗的定义:在一个公历月份中出现的第二次满月,称为“蓝月”。这样定义出来的“蓝月”,跟天文学上的“蓝月”就不是一回事儿了,但下文将会看到,二者出现的频率是相同的。

无论采用哪种定义,“蓝月”出现的原因都是一样的,都与“月份”的定义有关。“月份”最原始的定义,就是月相从新月(“朔”)变成满月(“望”)再变回新月(“朔”)的周期,它的长度大约是 29.5306 天,称为一个“朔望月”。但公历的月份并不是朔望月,它是把一年的时间近似分为 12 等份而成的。一“年”(回归年)的时间是 365.2422 天,分成 12 个月后,每个公历月份的平均天数就是 30.4368 天。这样,每个公历月份就比一个“朔望月”平均多出了 0.9062 天,经过个公历月份,多出来的这些时间就组成了一个新的“朔望月”。多出来的这个朔望月,就会导致在某个公历月份中出现两次满月,即第二种定义的“蓝月”。而第一种定义也是同样的道理:一年四季,每季三个月,若是某一季中出现了四次满月,那也是多出来的这一个朔望月导致的。

“蓝月”出现的频率是每 32.59 个公历月份一次,大约是年,与“猴年马月”一样都是在“年”这个数量级。如果嫌分数不直观,也可以表述为“每十九年出现七次”。Google 为“once in a blue moon”这个习语准备了一个彩蛋:用 Google 搜索这个习语,会看到以赫兹为单位表示的“蓝月”的出现频率,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验算一下。

三、“蓝月”与农历闰月

如果你对中国的农历有了解,可能会觉得“每十九年出现七次”这个数字很熟悉——没错,农历中的闰月也是“十九年七闰”。为什么东方的“闰月”会与西方的“蓝月”具有相同的频率呢?这难道是巧合吗?

当然不是。要弄懂这个问题,需要先了解农历的“闰月”是怎么定义的。公历的“月”,就是把一年的时间近似分为 12 等份而产生的,与月相没有关系;农历的“月”则严格遵循月相,以新月(“朔”)为每个月的开始。而 12 个朔望月的总时间比一个回归年要短 11 天左右,这就导致春节(正月初一)的时间逐年提前。为了保证春节总是落在开春的时节,就需要让有些年份含有 13 个月,这就是“闰月”。

如何决定农历中哪一个月是“闰月”呢?这就又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概念。“二十四节气”想必大家小时候都背过,在每个公历月份中会有两个节气,上半月(6 号左右)有一个,下半月(21 号左右)有一个。“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是一个广义的称呼,细分下去,只有上半月的那十二个叫“节气”,而下半月的那十二个叫作“中气”。农历中的“闰月”,就是指没有“中气”的月份。如果你翻一下万年历,就会发现,农历的闰月都是开始于公历 22~24 日左右(中气之后)、结束于公历 20~22 日左右(下一个中气之前)的,例如 2014 年的农历闰九月开始于 10 月 24 日(霜降后一天),结束于 11 月 21 日(小雪前一天)。

二十四节气中的“中气”,可以看成是一种把一年近似分为 12 等份的方法,与公历的“月份”是类似的。而农历的“闰月”发生的条件,就是在两个中气之间出现两次新月。对比“蓝月”的第二种定义(一个公历月份中出现两次满月),可以发现,“闰月”和“蓝月”的本质都是把一年近似分为 12 等份后,在同一个等份中出现两次特定的月相,因此它们的频率相同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节气、星座与春节

东西方历法“不谋而合”之处,并不仅有“闰月”和“蓝月”。你可曾想过,高端洋气的“十二星座”,竟也与充满乡土气息的“二十四节气”有关系?

西方的“十二星座”,说到底也是一种把一年近似分为 12 等份的方法。我们知道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但在古人看来,这种运动仿佛是太阳绕着地球,在浩瀚星辰组成的背景(称为“天球”)上运动。太阳在天球上的运动轨迹称为“黄道”。十二星座就是把总长 360 度的黄道分成每份为 30 度的 12 等份,每份用与之最接近的星座来命名。这 12 等份的分界点中,有四个就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没错,这“二分二至”虽然属于二十四节气,但并不是东方文化所独有的;因为它们易于观测的特点(昼夜等长或长度相差最大),“二分二至”成为了世界各地天文学中共有的概念。而十二星座之间的另外 8 个分界点,西方天文学并没有给它们起名字。

而东方的“二十四节气”,则是把黄道分成了每份为 15 度的 24 等份,并给 24 个分界点都起了名字。于是我们发现,十二星座的分界点,原来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12 个,准确地说,就是十二个“中气”。例如,白羊座始于春分,止于谷雨;金牛座始于谷雨,终于小满,等等。东方的“二十四节气”,比西方的“十二星座”划分更加细致,所以下次你跟别人自我介绍的时候,就不要说“我是金牛座”了,说成“我是谷雨座”会更拉风。

我在 CMU 留学,几乎每年都会登上春晚的舞台。在向外国人介绍春晚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解释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新年(春节)到底是哪一天。如果我从头讲述农历的历法,外国人显然听不懂。于是我就想出了一个简洁的说法:水瓶座没有月亮的那一天。“没有月亮”就是指月相为新月,这就是农历初一的定义。但“水瓶座”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农历“钦点”了冬至所在的月份为十一月,也就是说,农历的十一月初一,一定落在小雪(公历 11 月的中气)与冬至(公历 12 月的中气)之间,也就是射手座期间。如果不考虑闰月的影响,农历的十二月初一就会落在冬至(12 月中气)与大寒(1 月中气)之间,即摩羯座;而正月初一就会落在大寒(1 月中气)与雨水(2 月中气)之间,即水瓶座了。为什么可以不考虑闰月的影响呢?这是因为,太阳在冬季离地球较近,角速度较大,经过一个星座的时间与一个朔望月相近甚至更短,很难满足闰月产生的条件(一个星座期间出现两次新月)。相反,夏季太阳离地球较远,角速度较小,经过一个星座的时间会明显长于一个朔望月。这就是为什么农历闰月大多出现在夏季。

五、“猴年马月”究竟是哪天到哪天?

下面说回“猴年马月”。“猴年”大家都很熟悉,但“马月”是什么呢?也许你听说过这么一种说法:农历正月是寅月(即“虎月”),依此类推,农历二、三、四月就分别是卯、辰、巳(兔、龙、蛇)月,五月就是午月(“马月”)了。如果你善于思考,可能会提出这么两个问题:为什么正月对应的不是十二生肖之首(“鼠月”)呢?如果有闰月,那么闰月应当与哪个生肖相配?

事实上,用十二地支(或十二生肖)来称呼的月份,并不是农历中的朔望月,而是“干支历”中的月份。“干支月”也是一种把一年近似分为 12 等份的方法,它以十二个“节气”为分界点,例如立春(2 月节气)到惊蛰(3 月节气)是一个月,惊蛰(3 月节气)到清明(4 月节气)是一个月。由于冬至易于观测的特点,干支历同样“钦点”了冬至所在的月份为子月(“鼠月”),这个月的准确起止时间其实是大雪(12 月节气)到小寒(1 月节气);依此类推,“马月”的准确起止时间就应当是芒种(6 月节气)到小暑(7 月节气)了。干支历中的子、丑、寅等月份,与农历的十一月、十二月、正月等一般都有较大的重合,所以有时会用干支来称呼农历的月份,但严格来讲是不对的。干支历中没有闰月,所以也就不存在闰月应当与哪个生肖相配的问题了。

我们现在正处于的这个“猴年马月”,按照干支历,应当是 2016 年 6 月 5 日(芒种)到 7 月 6 日(小暑前一天,小暑那一天本身就算“羊月”了),共 32 天。巧合的是,农历五月的起止时间是 6 月 5 日到 7 月 3 日(共 29 天),与干支纪月的“马月”几乎完全重合。

“干支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但“生辰八字”这个词,很多人都听说过。“生辰八字”就是由年、月、日、时四个项目的天干和地支组合而成的,“猴年马月”中的“猴”和“马”,说的就是其中的年地支和月地支。生辰八字中的所有项目,都要按照干支历来推算,而不能用农历。例如,出生于 2016 年 7 月 5 日的人,月地支仍然应当是“午”而不是“未”,尽管农历已经到了六月了。

读到这儿是不是已经晕了呢?下面这张图,把公历月份、二十四节气、十二星座、干支月份都画在了一起,一目了然。这四者都是把一个回归年近似分为 12 或 24 等份的方法,而农历的月是朔望月,并不是一年的 1/12,起止时间也不固定,所以就无法画到同一个图里了。

六、出生于立春与春节之间的人应当属什么?

“十二生肖”是一项通俗的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一个人出生在“猴年”,我们就会说他“属猴”。这里的“猴年”,在一般大众的认识中,自然是从猴年春节开始,到鸡年春节(的前一天)为止,也就是说,春节是生肖的分界点。但最近几年,网上出现了一种说法,说生肖应当以立春为分界点。这意味着出生于立春与春节之间的人,生肖要变了呢!这种说法对不对呢?

从上面对“干支历”的介绍可知,“猴年”的“猴”,其实是干支历中的年地支。与农历把正月初一定为一年的开始不同,干支历把立春定为一年的开始。所以,按照干支历,我们所在的这个“猴年”应当是从 2016 年立春(公历 2 月 4 日,农历腊月廿六)开始,到 2017 年立春前一天(公历 2 月 2 日,农历正月初六)为止的,它完整地包含了猴年春节到鸡年春节这一段时间,前面多出 4 天,后面多出 6 天。在多出的这 10 天期间出生的人,若是算“生辰八字”,那么年地支确实应当是“申”。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说的“猴年”,却并不是按照干支历,而是按照农历来算的。这是因为,农历并没有规定年份的称呼。在封建王朝时代,我们曾经用皇帝年号来称呼农历的年份,但这种称呼显然具有历史局限性。民间更常用的办法,是直接借用与之几乎完全重合的干支年份名称(例如“丙申年”)来称呼农历年份,而年初年末差出来的几天,在干支历和农历中就属于不同的年份了。由于一般人都不知道干支历,所以大家都觉得“丙申年”这种称呼是农历所固有的,也就产生了“农历丙申年”这样的说法。

生肖的一大作用是推算年龄,而中国传统的计算年龄的方法(“虚岁”)是出生为 1 岁,每逢春节长一岁。为了使生肖的变换与年龄的变换相一致,我觉得,以春节作为生肖的分界点的传统是合理的,并不需要按干支历换成立春。当需要计算生辰八字的时候,再去使用干支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