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谢谢爸爸,你影响了我的长相,还影响了我找对象
父亲节就要来了,是不是我们应该回忆下我们的父亲呢?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介绍了你的宠物怎么看你的脸(你的狗正看着你; 猫咪与你的脸),也提到了你的母亲如何看待你的面孔(为什么你妈看到你的脸,就爱唠叨?)。环顾你家,唯独「父亲」这个话题还没有涉及,我掐指一算,我迟早也要做一位父亲,不如值此佳节和大家说一说「你的父亲」和「你的面孔」之间那些(你可能怎么想也想不出来)的关系。
德国漫画家埃卜劳恩的《父与子》算是为数不多的,能让我喜欢的德国出品的艺术作品(其余就是贝多芬和勃拉姆斯)。漫画本身不用我再冗述,作者对于儿子的爱更是溢出了画框(或者是你的屏幕,也可能是你手上的书)。爷俩的生活多姿多彩,我们也能差距俩人的相似之处:不光是一样的面容,还一样的「熊」。
《星球大战》作为一部大型家庭伦理宇宙科幻肥皂连续剧,贯穿全剧一条线就是「天行者」家族内的「爱恨情仇」。父子两人不光都有着生化改造的手,似乎都对长得像公主的女性暗生情愫(维达年轻时娶了公主;卢克也曾与莉亚公主不清不楚,那一吻啊,那三角关系啊)。
「我是你爹!」
理查德柯蒂斯的电影《时空旅恋人》中不光有感情的鸡汤,还有父子关系的诠释。在刚掌握穿梭时间能力时候,老爹对于 Tim 笨拙的追女孩技巧表示无尽的伤感。在全篇最后高潮时候,Tim 还是为了孩子与老爹告别。的确很感人的电影(还好不是魔法特编剧)。
父子间互动会不会改变儿子对于恋人的选择呢?
我的这个专栏是讲述「人的大脑如何识别他人面孔」这一方面科研成果的,所以我们还是回到正题上。你的父亲到底怎们能够影响你的面孔,也会影响你对于恋人的选择呢?原理其实也不复杂:你作为你生理父亲的后代,你肯定身上存有他的一部分基因。必定有基因或多或少影响着你的面容。或者说,大多数人总归会在面孔、身材这些方面展露与父亲相似之处。 不光如此,在 成年之前大多数人会和父母居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先不说与父母的充分接触本身就会改变我们对于两性外貌的喜好(可以从视觉后效以及 ‘面孔地图’ 两个角度影响;Webster et al., 2004; Leopold et al., 2001),他们还会塑造我们的价值观。因此,父亲不光决定你的外形,还会潜移默化中影响你对于恋人的选择。
我们先从基因改变我们的面孔角度说起。在 2008 年,圣安德鲁斯大学的 Perrett 的实验室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探索父母到底在我们面孔的美丽程度上 「帮了多少忙」。单纯从经验角度来看,我们都知道好看的人生出好看的孩子概率很大,比如贝克汉姆一家的几个孩子长相都不错;我们也能推测出卷福的孩子也很有可能脸会很长。不过话说回来,似乎贝克汉姆的儿子并不是各个都如同老爹那样英俊,或者说还欠火候(过几年没准一样帅);也有些明星的孩子看起来真心不好看。所以要搞清楚家庭中面貌「遗传」还是得要用实验来看看。
图片不新,但是我们能看出贝克汉姆的儿子们继承了双亲多少相貌。
实验其实并不复杂,构思却很巧妙。 科学家们先招募来一批学生志愿者,然后拍摄了他们的照片,接着两位科学家请来志愿者的父母们一一拍照。接着科学家又招募一群新的志愿者给孩子和父母的面孔吸引力打分,从而保证对于面孔的打分客观公正。
不用我说吧,大家看一下这张图片就能理解父母对于女儿相貌的影响。左边是好看的女儿以及她们的父母面孔的平均画,右边是长相略抱歉的一家人。好看的父母往往能生出好看的女儿来(父亲也有影响呢)。具体来说,女儿可以继承了妈妈的面孔上女性特征(女性特征越高,一位女性会被更多人认为更好看)。父母对于女儿的相貌看起来影响很大,所以做一位英俊的父亲很可以为女儿「 助一臂之力」。
但是在儿子方面,问题就复杂多咯。不信我们看图。左边是相对不那么「 男子气概」的爷俩们的平均,而右边是「 霸气十足」的爷俩们的评价。看起来左边的爸爸更温和一点,但是右边的爸爸会更「 厉害一点」。但是儿子们呢?是不是下图两类儿子看起来差异不大呢?
正如我之前专栏中提到的(几十年内各位科研大神的研究结果),男性气概(masculinity)在男性面孔吸引力上有点矛盾。一方面看,更「 男人味」的男性身体强健,基因好,能给孩子更好的成长机会(尤其在环境恶劣地方;Folstad & Karter, 1992);但是换句话说,「 男人味」往往和不尽情谊、暴力、情绪化、甚至「 做不了好父亲」这些负面信息有联系(Penton-Voak & Chen, 2004)。着实是一把双刃剑。父亲们不能百分百给儿子传递自身的英俊,但是可以给儿子传递自己的「 阳刚之气」;因此好看的父亲不见得一定有好看的儿子。
稍作总结,父亲对于孩子的相貌(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不但是你的面孔,你能找到的恋人也或多或少被父亲的面孔给影响。
家庭给我们的不止是一组基因,更有温暖与关怀。虽然大家都知道让爸爸带孩子会是怎么样下场,但是还是可以带一带的么。Cardenas 用巧妙的行为实验也发现(2013),男人们的确对于孩子的兴趣不大:有女性成年人的时候,他们对于那位女性兴趣比婴儿大。但是我们要承认,作为一种灵长类动物,成年男性(Homo sapiens)投资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已经是非常高了( Hewlett, 1992)。
至少爸爸们还是带了孩子的,咱们不能以海马为标准不是么。
有科学家曾思考,禽类有印刻现象(imprinting),那么我们人类会不会也有类似的反映呢?我们还是回到「 寻找恋人」这个问题上。倘若我们要寻找最完美的另一半,那要不干脆和我们长得相似的人多好。不过这也带来了潜在风险:遗传疾病。倘若双方的基因很相似(长得也就像咯),孩子患有遗传疾病风险,或者说抵抗力都不如那些父母免疫系统更加互补的;甚至,长得相似的面孔看起来更可以做朋友,但是一点也不两性之间的吸引(DeBruine, 2005)。所以看起来,弗洛伊德说的那种「 女儿喜欢爸爸」,或者从免疫、基因角度的「 寻找更加互补(相反)另一半」观点都有说服力。那不妨还是做一个大实验看看结果。
波兰的研究人员(Wiszewska et al., 2007)就探寻女儿会有多喜欢寻找和父亲长相相似的恋人(倾向而已,别想多)。他们招募了 81 对父女参与实验。结果很有意思,只有当父女关系特别好的家庭中(还必须得是出生之后就特别好),女儿们才会更倾向喜爱长得类似父亲的男性。高质量的父女互动,似乎在女儿幼小的心灵中印刻出了「 好父亲」的模板 。这一类倾向不只是实验室内精妙控制下的产物,也会转移到真实生活之中。所以那些找到「 老干部」风格男友的女读者们,你们可以回忆下你们的父亲是不是也是「 老干部」风格呢?换个角度说,准爸爸和新做上爸爸的男士们,是不是也要多回家陪陪自己的孩子呢?
当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是温馨和睦,有不少家庭中父亲是缺失的。或者是因为事故的不幸,或者是因为父亲需要在外谋生的无奈,也或许是感情破裂离婚的妥协,不少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位置并不清晰,不要说高质量互动,有互动就不错了。毕竟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不只是给了基因那么简单,言传身教更加重要。所以父亲的缺失会对孩子以及恋人选择有影响么?
有,还挺大。主要的研究目前还是集中在父女关系上,结果还挺触目惊心:父亲的缺失会对于女儿的生育产生极大影响(Newcomber & Udry, 1987)。比如 Quinlan(2003)整理研究 10847 位美国女性的资料发现,在控制收入环境等影响条件下,父亲是否能参与抚养会改变女儿甚至女儿后代。倘若父亲在出生后到 5 岁间就不在女儿身边,女儿很可能有更早的初潮、更早的性行为及其怀孕、甚至有更短暂的婚姻;青春期时期与女儿的分离(比如离婚什么的),会导致女儿有更多的性伴侣。Ellis 与同事(2003)的跨文化研究也发现,无论在美国还是新西兰,更少的与父亲接触都会与女儿发生更早性行为和青春期怀孕有联系。甚至说在这种环境下,女儿更早发育(Tither & Ellis, 2008)。尽管上述的研究都不能直接推论父亲的缺失直接导致女儿的更危险性行为和不成功的婚姻感情情况(也有可能是我的涉猎不深,的确不是我的领域,望专业读者海涵、指教),可是我们不能不推论出父亲在女儿的健康成长上的重担。所以,有孩子的父亲在加班的时候是不是也要稍微想想自己的孩子们呢?
还是父亲在身边对于女儿更安全一点。
总而言之,父亲虽然不像母亲那样与孩子亲密,但是依旧是影响孩子最大的人。他的基因会决定我们的面孔,也可能改变我们对于异性的喜好,甚至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婚姻家庭。看来做父亲不难,不过做一位好父亲真的挺难。这不也要父亲节了么,给家里打个电话。倘若你本身就有个好父亲,那么恭喜您;倘若没有,也不要自暴自弃,咱们自己可以做一位好父亲啊!没准我也能成呢!
参考文献
Cárdenas, R. A., Harris, L. J., & Becker, M. W. (2013). Sex differences in visual attention toward infant face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34(4), 280-287.
Cornwell, R. E., & Perrett, D. I. (2008). Sexy sons and sexy daughters: the influence of parents' facial characteristics on offspring. Animal Behaviour, 76(6), 1843-1853.
DeBruine, L. M. (2005). Trustworthy but not lust-worthy: Context-specific effects of facial resemblance.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Biological Sciences, 272(1566), 919-922.
Ellis, B. J., Bates, J. E., Dodge, K. A., Fergusson, D. M., John Horwood, L., Pettit, G. S., & Woodward, L. (2003). Does father absence place daughters at special risk for early sexual activity and teenage pregnancy?. Child development, 74(3), 801-821.
Folstad, I., & Karter, A. J. (1992). Parasites, bright males, and the immunocompetence handicap. American Naturalist, 603-622.
Hewlett, B. S. (Ed.). (1992). Father-child relations: Cultural and biosocial contexts. Transaction Publishers.
Leopold D. A., O'Toole A. J., Vetter T., Blanz V. (2001). Prototype-referenced shape encoding revealed by high-level aftereffects. Nat. Neurosci. 4, 89–94.
Newcomber S, Udry JR.(1987). Parental marital status effects on adolescent sexual behavior.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9:235–240.
Penton-Voak, I. S., & Chen, J. Y. (2004). High salivary testosterone is linked to masculine male facial appearance in human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5(4), 229-241
Quinlan, R. J. (2003). Father absence, parental care, and female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4(6), 376-390.
Tither, J. M., & Ellis, B. J. (2008). Impact of fathers on daughters' age at menarche: a genetically and environmentally controlled sibling study.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4(5), 1409.
Webster, M. A., Kaping, D., Mizokami, Y., & Duhamel, P. (2004). Adaptation to natural facial categories. Nature, 428(6982), 557-561.
Wiszewska, A., Pawlowski, B., & Boothroyd, L. G. (2007). Fa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as a moderator of sexual imprinting: a facialmetric study.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8(4), 248-252.
谨以此文,献给我爹。 ——我
祝所有父亲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