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一个不留神,手表就偷偷走快了
钟表诞生之初的作用就是用来读取时间,判断钟表好坏的标准就是看其走时是否准确。自 1866 年开始,瑞士 Neuchatel 纳沙泰尔的天文台开始每年举行比赛,各个钟表品牌将自己的产品送交到这里来进行为期 45 天的测试,历经五个方位和冷、热、常温的变化。最后按精准度排名,成绩靠前的品牌自然获得荣誉,市场销量大增。
手表则属于钟表下面的一个分支,特指能佩戴在人手腕上的钟表。根据瑞士天文台竞赛的标准,机芯直径在 30 毫米以内是手表机芯。所以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手表,其机芯空间相较于挂钟、座钟、怀表来讲会小很多。对于钟表这种精密计时仪器来讲,体积越小,加工制作难度越高。
在 1973 年,COSC 瑞士官方天文台检测机构(全称 controle officiel suisse des chronometres)出现,开始统一制定一个关于钟表走时精度的标准。然后在 1976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颁布了关于钟表精度的国际标准 ISO3159。
因为要照顾到一些小品牌的烂货,所以国际标准 ISO3159 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标准,在这个标准里面,手表一天的误差在几十秒都能算合格。而 COSC 天文台认证在满足 ISO3159 的基础上,比 ISO3159 严格很多,要想拿到证书,其机芯就必须成功 COSC(瑞士官方天文台)不同角度与温度下的精确度测试。而通过这些测试至少需要 15 天时间,最后的误差标准是 -4/+6 秒,也就是说,每天机芯的快慢标准必须在这一区间内,慢不可以超过 4 秒,快不可以超过 6 秒。
不少的表友看见 COSC 的标准高,于是宁愿多花一点钱去买带有 COSC 天文台认证的手表。但是买来以后,却发现走时精度并没有在-4 / +6 秒间,于是向我吐槽,说是烂货。
其实 COSC 天文台认证手表并不是烂货,而是大家都把 COSC 天文台认证看得太牛逼了,过于神话。
影响钟表走时精度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钟表本身的设计加工(比如原料、机芯板路布局、轮系布局、加工精度、后期装配、调教、装壳),另一方面则是实际的外部使用环境。
COSC 天文台认证普遍认证的都是不带自动陀的裸芯,没有表壳等附件。虽然其认证的过程中先限定了钟表本身的加工设计,然后再考虑到了温度(13 天 23 度常温,1 天 8 度低温和一天 38 度高温),也考虑到了等时性(不带自动陀),以及五个方位(手表的不同位置)。但是单单凭着这些绝对不可能模拟各位表友真实的佩戴情况的!!!
钟表属于精密计时仪器,影响其精度的外部使用环境因素非常多,包括温度、湿度、气压、磁场、方位、冲击力等。而手表更小更精密,所以受影响的程度会更大。
影响到钟表走时精度的外部使用环境因素太多,实验室的设备难以全部同时模拟。因此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品牌可以做到在量产腕表上都考虑到,所以只能“力所能及”模拟考虑到温度、等时性、方位等可控、易测量的因素。
出厂测试的时候只检测考虑到一半不到的因素,在后续的实际使用中自然不能保证达到走时精度在 -4 / +6 秒间。
我们退一步讲,即使有品牌投资大量的资金去研发了一套测试仪器,可以模拟手表各种外部使用环境的。其也没有石破天惊的意义,因为仪器有固定的模式,不可能模拟到每个表主的实际使用环境。比如一位表主是医生,每天上班都坐在空调房里面,环境变化小。而另外一位表主是施工的,需要进行户外活动,环境变化大。我们再退一步讲,即使限定了是同一个人,但是却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使用的环境不会发生变化。
聊到这里,抛出本文的观点“ 机械机芯的精确度在手表本身质量的基础上取决于每个佩戴者的习惯,并且可能随时发生变化”。所以说实际上是没有一个关于标准来限定“手表实际佩戴中一天误差多少才算正常?”(大家会不会认为我是标题党?)
我知道,讲到这里,肯定有表友会问,那又如何判断手表本身的质量?
很简单,我们只能考虑限定所有的变量,把手表放在常温的室内,正面朝上,远离电子仪器,上满弦,让它走 24 小时,然后再观察其误差。最后误差在 -10 / +10 秒间,我认为都算正常。如果嫌累,找维修点用专业的仪器检测也是一个好办法。
欢迎关注微博“芯随表动” 公众号“芯动钟表”
有态度 有深度 有温度
接地气的钟表自媒体
但愿不是更新最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