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美国队长 3》故事取舍与人物本质

$
0
0

日报标题:《美国队长 3》里,还能看出漫威的哪些新意?

章漱凡,学电影的

(有严重剧透,本文仅针对漫威电影宇宙,区别于漫画宇宙)

《美国队长:内战》的剧情结构看似基本按套路走,但事实上是有一定新意,并且是未完的。然而,这种未完不是一个负面的评价,而是由于创作者对故事进行了一定的取舍以及设计,自然地产生的一种结果。这里非常重要的,是在基于漫画原文本的基础上,固定以及深化漫威电影宇宙的人物内核与外延;正是因为人物的走向很明确,所以导致了故事上的取舍。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 故事、转折和“影集剧作”

先说故事。我们知道所有按照剧作规律书写的剧情,都拥有一个核心人物或人物群,并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某种动机,从而采取行动;而这个行动的过程,就构造了电影的故事。这样来看,这部美队 3,也必须这样构造。所以我们看到影片开头前史结束之后,立刻先是一段美队主导的打戏,炮灰哥炸死之前强调了一下美队的潜在动机,就是巴基。这里是没有废话的;随即是钢人出场,一段惊为天人的(伪)回忆杀,加上黑人妇女那一段,出了两个潜在动机,表面上是托尼被死去的黑人小伙触动以及自己的内疚,实则潜在的是对父母的一种情感。

我们看到,电影改编实际上采取的是一种较易接受的方法:动机尽量不抽象化,而是用情感来代替政治倾向。关于复联内战,我们都听闻了,钢人一方认为应当接受监管,美队则认为监管是一种违反美国精神的行为。那么,这两种近乎于驴党象党对立的动机,怎样通过更为易接受的方法来表现呢?美队 3 就做出了这样的选择——这是一种植根在人物设计中的剧作方案。

动机和人物问题我们先放一边,继续看故事发展。有意思的是,许多人对剧情的预测是这样的——内战的双方在故事 midpoint 之后一定会发现,卧槽原来坏蛋另有其人,然后重新团结在一起把坏蛋干掉。美队 3 看似也是这样的路线,大家发现卧槽原来坏蛋是那个人啊!这一点在托尼收到证据之后达到了顶峰;随即在 General Ross 表示“不管你那一套”之后慢慢下滑。托尼表示妈蛋老子不管了我要去帮史蒂夫。这个时候,我和大多数观众都以为,最后 boss 一定是那六个改造人,一定是一场爆炸性打戏,然后大家握手言和,罪犯伏法,皆大欢喜。

然而令人觉得有意思的是,并不是这样。六个改造人不过是个噱头,真正的爆炸性转折,是那一段录影,是托尼父母的死,是巴基一手干出来的。必须得说,这条线埋藏得还是很有味道;简单、直接并且有效。托尼开场就是和父母的那段伪回忆杀,当时我以为就是一段强调钢人内心柔软部位,合理化他动机的一个过场;巴基砸车那段,总也没出现司机的镜头,我也理所当然认为估计是炮灰;1991 年 12 月 16 日这个日期反复出现,但基于改造人和“Empire”这几个掩盖性质的词儿特别晃眼,也容易让人忽略。但最后一汇总,事实上那段录影刚开始放,全场观众几乎不约而同地都倒抽一口冷气——大家瞬间都明白了。

必须得说,这个转折是我认为漫威电影中做的最优秀的之一。其一,它把这部电影的剧作与其他很多传统套路区分开来,甚至利用了套路,让观众以为最终决战如此如此;其二,线索埋伏相当小心,但又确实比较合理,后来想想美队与托尼关于霍华德的对话,确实耐人寻味;其三,这个转折明显摆脱了许多好莱坞传统转折的“硬”,合情合理。而这合情合理的原因就在于,它符合了人物的发展趋势和内部核心问题。

当然,构造这样一个剧作方式的结果,就是美队 3 不具有一部传统漫画好莱坞电影的完满结局。实际上我认为这一点也无可厚非——全世界的人看完美队 3,都等着下一部复联 3,或者新蜘蛛侠,或者雷神 3 呢。这就使得漫威电影宇宙中每一部电影的剧作都得到了解脱。它们不必在一部电影里就解决这部电影提出的人物问题——这确实是美队 3 的做法——因为这些问题可以继续延续,甚至发扬光大。

美队 3 的结尾,是复联基本瓦解,美队那帮人转入地下,钢人浑身疲惫,暂别舞台。影片开端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吗?没有。美队不愿接受管制,依然如此,且没有和托尼那帮人和解;他的巴基依然无法完全回归,只能冰冻,成了一个定时炸弹。钢人内心疲惫,不愿看到牺牲和死亡,结尾协议虽然签了,然而复联瓦解;关于自己父母,确实看到真相了,然而似乎忘却和原谅是唯一选择。这显然是一个比噼里啪啦大爆炸好得多的结尾,尽管让人有未完感,似乎很不过瘾,但剧作保持了对于人物创制的基本忠实,是值得肯定的。这也让我们对于“复联”这种东西的存在有了一个更加线性的、具有变化的认识。

二 钢人与美队的人物设计和本质

好,我们再来看看这部影片的人物。

漫威电影中,目前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三部或以上完整的、延续的大体量电影的,是蜘蛛侠、钢铁侠和美队。蜘蛛侠马上要启动第三次,且前两次均不在目前的漫威电影宇宙中,故不入此列。因而目前漫威电影宇宙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钢人和美队。目前钢人为首,美队次之。

我们知道钢人 1,托尼从浪荡子变为承担起责任的公开英雄;钢人 2,托尼在身份混乱、father issue 中逐渐缓过来;复联 1,钢人(通过寇尔森的死等事件)强化了自己的英雄身份;钢人 3,托尼最终解决了自己战甲(英雄)与自我的混乱问题;复联 2,托尼在摆脱英雄身份、回归正常人身份中受到重挫(奥创),但也推动了复联的革新换代,加速了自己未来的退休。

再来看美队。美队 1,是英雄的初生,强调史蒂夫从精神英雄变为全面英雄;复联 1,美队角色较弱,基本上还是一个适应现代英雄体系的过程;美队 2,巴基问题浮现,事实上也是美队价值观与现代社会开始起冲突,“老兵问题”,最终得以释放(神盾局的破产);复联 2,美队角色不算特别鲜明,但可以看出是在领导复联问题上的尝试。

尽管系列电影中,各部水平有高低,人物设计也有丰满程度的区别,但我们能看出,钢人与美队二人各自有着庞大而严谨的人物弧设计。简而言之,钢人在本质上是矛盾于普通生活与英雄身份之间、倾向于退居幕后的;美队则说到底一直没有完全适应现代社会,他本质上是一个活在二战期间的老人

这非常有意思,因为看到这么多系列电影背后,创作者设计的总人物弧,甚至能为我们预示接下来影片中会发生的故事。不管则样,既然有着前几部系列电影打下的基础,这部美队 3,很大程度上在人物对抗上就是美队 VS 钢人,二人的动作势必要跟着人物设计走,剧情的走向也就不难想象了。

例如,钢人的内心到底是怎样的?想象一个疲惫、感性,心底里有着强烈正义感,但也喜爱炫耀,某种程度上有点孤独的中年男人,靠着聪明才智孤身奋斗多年,爱人也因为他英雄身份孑然而去,外加父母早逝这样的情绪爆点;他会因为某些个人的逝去而痛心,感到自责,是非常正常的事;他会紧紧把握住每一个能让自己得到合理合法解脱、结束混乱的机会。因而我们的编剧设置了这样的剧情,为托尼找到了一个极其简单而又符合人物线的动机。

而美队这边,编剧紧紧抓住他不适应现代社会、怀恋二战时代的心理,以及对于牺牲、正义极富自我意识的特点。他为什么不能放弃巴基?一方面是从小到大好基友,另外正如他在卡特特工的葬礼上说的,那个时代的人给他留下了安全感。正如复联 2 时期,绯红女巫给他的幻象中展示的一样,他害怕的正是一转头,所有熟悉的人都消失不见,而这恰恰就是他现在的处境。然后在剧情中再让卡特的侄女推一把,这事儿就成了——不管怎样,要洗清好基友的冤屈。

我们能够看到,实际上编剧把二者关于政治价值的矛盾对立处理到了最低;因为说到底,在复杂的电影人物环节中,二者在有关价值问题上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是近似的。而关于这个问题,编剧设置了很多花活儿来处理。例如史蒂夫其实差一点也就签署了协议,而一言不合的原因在于托尼提到了旺达被禁足的事,而旺达对于史蒂夫而言,一方面是有过命的交情,一方面是同有某一种“怪胎”情绪;而这一点托尼是相对少得多的。这就把二人的价值对抗转移到了人物关系上。影片中关于这个协议的争论不过存在于嘴炮中,而所有正面刚全都是关于复仇、抓捕任务等情绪上的。最后二人的矛盾爆发,也和协议没一毛钱关系,还是关于复仇。

当然,如果仅有这些花活儿,好莱坞编剧也就太容易了。花活儿之下,其实还是将大范围的这个价值观做了一个统一——黑豹说得好,他们都为了复仇而战,我不。这其实也是协议所代表的某种价值观的一方面。影片中协议的来源在于复仇者们自由行动所带来的平民损伤,而美队与巴基相爱相杀也来自于巴基过失杀人下留下的仇恨问题,钢人最终反目,也是由于父母死亡。所以在这一点上,编剧做了一个提纲挈领的价值构造,基本上把“死亡、复仇”这个问题做了一个简单的统一。

三 其他

其实没什么其他了,就提一下蜘蛛侠的问题。

按我印象,这应该是第一次漫威尝试先在其他系列电影中引入人物,再拍单独电影。蜘蛛侠贵为最受欢迎美漫角色之一,前两次中规中矩,但萨姆·雷米版本第三部实在不敢恭维。这次美队 3 花了非常大的力气推这个角色,看来是要搞一个大手笔。

这其实给我们很多人一个启示,漫威电影宇宙如此成功,和一个庞大、周密的商业计划是分不开的;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物设计的延续在这个过程中的巨大重要性;例如 Aunt May 不再是银发老太太这个设定,简直亮瞎;这后面一定还有着更为复杂和有噱头的东西等待我们欣赏。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