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理财规划和投资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
0
0

日报标题:理财不仅仅是投资,那理财规划到底包括哪些内容?

Fan Francis,VIRGINIA IS FOR LOVERS

鉴于已经有不少很专业的答案了,我不妨尝试换一种风格,尽量用大白话来回答此问题。

一个职场人士 / 家庭,出卖劳力来换取财务资源,花费财务资源来换取生活资源,生活资源又维持其继续出卖劳力的能力。由此,构成一个最简单的个人 / 家庭经济循环。

需要额外展开解释的是,此处的“生活资源”,更直白一些,可以说成“给理想的生活买单”。于是,其内容是远超“维持当期的日常生活”的。“应对不测”、“买房”、“给父母花钱看病”、“花钱供子女上学“、“死后留下名望”等等,都属于“给理想的生活买单”的范畴。

最简化和理想的情况下,一个人 / 家庭当期获得的财务资源,能够安全地覆盖当期所需的生活资源,一切都在当期自给自足,无比和谐满意地过了一辈子。

但现实显然并非如此:时间是任何函数的参数。而在收入端和花销端,加入时间尺度,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收入端,一个普通的职员,其收入可能会如预期一般指数性增长,也可能增长的指数高于或低于预期,也可能在增长过程中出现正面或负面的拐点(正面如跳槽升职,负面如被解雇或突发重病 / 残障,以及对每个人都必然存在的退休)。而对于一个私营业主 / 企业家,显然,其收入的时间波动性更是大得多,且很难预测。而在花销端,这个波动性显然更大。如前所述,除了维持理想的日常生活花销外,应对意外、短期大额投资 / 消费(如买房买车、子女出国上学、子女结婚等等)。

而正是因为这种现金流入 / 流出在时间尺度上的波动性和不配比,理财规划才有了现实的意义。其作为“金融”这个大话题的一个子话题,与金融的本质定义也是相呼应的:跨时间和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与配置。你将当下的财务资源节省下来,以应对未来某个时点的财务目标,即是跨时间的价值交换;你当下节省下来的财务资源投入金融市场,企业获得了融资,即是跨空间的价值交换;银行将其现金贷款给你买房,你在资产不足的情况下就获得了住房,即跨空间的价值交换;而银行现在把经济资源配给了你,以期待未来从你这里获得更高的现金流(房贷本息摊销),即跨时间的价值交换。

因为经济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波动性和不配比永远存在,金融行业整体才得以存在。而对个人 / 家庭,理财规划也会始终有意义。

狭义的“投资”,显然仅是上述“理财规划”的一个分支,或者仅是一个具体的实现手段。将其放入金融本质的大框架,首先需要符合这样的一个事实背景:你当下确实不需要一些财务资源,同时你在未来的时点需要更多的财务资源,于是你选择让渡当下的财务资源给别人,以期待未来时点能从别人处获得更多的财务资源来应对需要。

而狭义的“投资”,其具体的评价标准,用相对简化的模型来讲,涉及如下五个要素:

收益、风险、流动性、税收 / 摩擦、其他限制 (主要是前三种)

大体为真的逻辑是:收益风险正相关、收益流动性负相关、风险流动性关系不一定。

全球通行的事实:并不存在一个上述五要素皆完美的投资品;任何投资品,都是一个上述五要素彼此取舍结果。

这里想要强调的逻辑是,有关“投资”,只有符合了前述的事实背景,有关狭义“投资”的具体讨论和操作选择才变得意义。首先,每个想要进行投资的人,都应该问自己这样几个基本问题:我当下是否确实有不需要的财务资源?我将来是否有特定时点的财务目标?如果这两个问题中的一个或两个,答案是“否”,那就根本没有进行狭义投资的必要,而是该考虑如何投资自身,扩大现金流入;或回顾自己的消费能力,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这里临时安利一个个人的消费理念:在“财务靠谱”的大前提下(自己感性地去定义即可),我能想到的最高效的跨时间价值交换,即“早花钱”。我们的收入曲线或许大体上是波动上升的,但我们的消费感官体验却绝对是严格单调下降的(身体上的哪些迹象表明你正在衰老?)。我们在 20 岁的时候,花费 100 块钱能换来的各种效用,等到我们年老之后,恐怕是花再多的钱也换不回来了。更何况,在 21 世纪的今天,很多“消费”本身,本就是有关“眼界”和“视野”的投资,影响着人的创意和想象,以及人际交往的边界,从而间接定义了一个人的天花板。安利完毕。)

其次,每个想要进行投资的人,还应该问自己这样的几个细节问题:我当下不需要的财务资源定量是多少?我将来需要的财务资源定量又是多少?我具体是在未来哪个时点需要财务资源?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粗略地确定收益、风险、流动性的需求。好比说,如果你只有很少的财务资源,却希望能为未来不确定时点上的重大财务灾难买单,那么基本上就只有保险一种途径了(保险并不是狭义投资品,仅是财务规划工具);再比如,如果你当下的财务资源有限,却想要达成相对很大的未来财务目标,选择收益更高的投资品才相对有意义;而于此同时,你也必然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 波动性。这时候,你对“未来时点”的敏感性就很重要。如果你需要在很具体的时点收到经济补偿,高风险对你来讲就是个大麻烦(市场正好处于低点,你又急需用钱,你到底该不该变现?),低流动性也会是个大麻烦;而如果你对未来变现时点并没有那么敏感,那么或许你就可以考虑一些流动性相对较差,风险相对较高 / 收益相对较高的投资品了 -- 前提是你的敏感度高于投资品的典型波动周期。

从以上讨论可见,一切围绕投资品五大要素的取舍讨论,确实需要基于这样一个事实背景的:你确实有进行跨时间价值交换的需求和能力。由此,或许可得出本答文的最终结论:

投资仅仅是理财规划的一个分支、一个结果、一个实现途径。而除非你是一个真正的富人,即个人资产存量和未来增量都远高于一切狭义财务目标,于是理财规划直接坍缩为财富管理,那么,架空理财规划而直接谈论投资,不论结果如何,都是必然缺乏合理性的。

然后更简单的结论:对于大多数个人 / 家庭,理财规划在任何国家都必要。区别仅在于:

1,你是否需要一个理财师来给你做规划,还是自己有信心有能力有理智自我搞定

2,你所在国家的理财行业质量如何

这里先给出结论:不多 / 极少 / 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不存在。

利益相关:美国个人理财 / 财富管理从业人员,于是对美国市场的一切细节都很了解,但对国内市场的具体细节没有第一手资料,仅能从通行概念和专业旁观者角度去评价。于是如果有事实错误,欢迎交流指正,共同提高。

更多讨论,查看 知乎圆桌 · 海外投资初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