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为什么经常说的同理心、共情,在我家孩子那儿渐渐变得不管用了?

$
0
0

日报标题:压着怒火哄孩子说没事儿,渐渐变得不管用了

萌芽,萌芽研究所BUD创办人 微信公众号:myyjs_bud

早上收到朋友的一个紧急求助,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说孩子总是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发脾气,发起脾气来特别暴躁。明明已经告诉孩子这么做就会撒翻碗,但是还是要这么做,导致整个水都洒在自己身上,换衣服还怒气冲冲地朝朋友生气,好像是朋友让孩子弄湿衣服的一样。和孩子尝试更好的沟通嘛,一点用都没有,反而更加愈演愈烈。

“都说什么同理心、共情好用,但是到我家孩子那里怎么越来越不好用,这同理心和情绪管理的道理到底是不是太假了?”朋友气冲冲地说。

朋友所经历的事情很常见,我们常说很多时候需要平和心看待孩子的任何行为,但是有时候真的不容易。

朋友对此很委屈。“为什么明明提前告诉了孩子危险性,孩子去尝试了弄得一团糟他反倒来责备我?是孩子情绪管理能力太差,还是我之前表现太宽容,什么同理心和呵护的态度,结果最后反而宠坏了孩子?”

  • 为什么同理心,有时候会不管用了呢?

同理心有一个场景是不适用的,那就是,当你在说谎的时候。

我们常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坦诚以待,大家需要真的看到或理解到对方的想法,才可以进一步更好的交流。道与术的区别在于,我们是否只注意到了囫囵吞枣的术而忽略了术中之道?

我们和孩子表达“没事的,弄脏了没关系”的时候,我们是否自己本身也真的认为如此?

心理学有一个词叫“非言语信号”

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父母的话是不是真心的,其实孩子是感觉得到的。当人在表达并非本意或者敷衍态度的时候,人的肢体动作很多时候会隐现了自己的无意识,孩子也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明明执着于全屋子要保持整洁,却因为要做一个“好妈妈”,不停地向孩子表达,“没事的弄乱了再收拾就好了”,一开始或许见效,但久而久之,这个效果就会越来越微弱,因为孩子其实可以感觉得到父母本身的排斥。

  • 对孩子无计可施,只因希望孩子行为守恒。

很多时候,成人对于孩子无计可施,是因为希望孩子可以行为守恒,稳定、可控。但是一个人的状况和处理事件的能力,很多时候是根据不同的情境来变化的,我们提到“自制能力”,也是这个意思。

对于成人来说,我们尚且不能做到完全自制,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又如何能够完全守恒呢?

我们可能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赶紧把衣服穿上,否则我们就不出去玩了。”

“又把玩具弄得到处都是,怎么说你才听得懂呢?”

“你看,我就说了你这么做果汁就都撒出来了吧。”

可话里面的潜台词却可能是这样的:

因为需要出去玩,所以孩子赶紧把衣服穿上是最高效的办法;

因为收拾玩具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所以孩子不应该把玩具弄得到处都是;

因为把果汁弄出来会弄脏衣服且浪费,所以孩子不应该这么做。

这些假定都会让我们在处理孩子的行为过程中产生一些想法,“孩子究竟怎么了,我明明一直孜孜不倦培养孩子,但孩子就是学不会”。而不知不觉中,我们也把把亲子关系当成了部门主管和下属?当父母是整个关系网络的第一话事人,并且有主导权,孩子就成为了整个关系中的辅佐和助理。

我们希望孩子可以自信和稳定,拥有一个良好且独立的个性,但是这些想法其实早已背道而驰。

  • 其实坦诚相待,才是解决困境的破局之道

有时候,关系的重构是建立在对话的基础上,而诚实表达自己的想法,承认和接受事实,反而是孩子想要的。

“妈妈很心急,因为出门如果太晚了我们就会错过了艺术馆开门的时间,所以我也好希望我们可以快点把衣服穿上”

“妈妈很担心,玩具在家里到处都是的话,我很担心你跑来跑去,会被绊倒。”

“妈妈觉得很可惜,果汁撒在地上我们就喝不了了。”

发自内心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即便在孩子搞砸了一切事情之后。因为只有真心的话才能够在孩子内心引起回声。

  • 在无解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去思考

如果我们也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不知道怎么做孩子才开心,或者如何帮助他重新恢复频道,我们可以把球抛回给孩子,引导他去思考。

“你想怎么样呢?”

“你觉得怎么做比较合适呢?”

“有什么是我可以帮忙的呢?”

当父母俯下身去询问的时候,其实这些简单的话已经可以启发孩子去思考问题,放手先让孩子试试看,然后在一旁关心,不出手干涉细节,最后如果发生了什么问题,我们其实可以和孩子一起解决的。

“你现在很生气,妈妈能感受到你的生气,你看你的小手都握得好紧呢。如果你愿意的话,妈妈想和你一起来尝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好吗?”

不管是失败或者是成功,对孩子认真办事的态度和过程进行认同,然后我们再一起找到解决的办法,让孩子借助自己在找出事情答案的过程,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获得成功,一点一点积累自信。

这个就是我们行业里也经常提到的“学习经验”不是么?即便是做从来都没有人做过的事情,也可以通过不停的学习和思考找出自己的答案,这些也是我们在职场或者其他场所里很珍贵的品质之一。

所以,别自己学了一堆的书籍,看了一堆的育儿教养文章,反倒把自己局限了。单方面认定孩子需要做什么事情,或者认为孩子可以稳定并持续做好什么事情,并不能真正培养好孩子产生强大的能力。

孩子的能力的发展一定是通过不断的实现自己内心的想法得到锻炼的。而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和孩子一起坦诚、坦白视之,也许会是另外一个解决之道。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