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打算宰客的出租车司机,是怎么看人下菜的?
绕路、不打表、乱收费......出租车司机饱受人诟病原因之一,是打车服务,本身是件信任品。所谓信任品,就是消费者无论是事前,还是消费过程中,甚至事后,都不容易弄清楚商品或服务质量如何,价格是否过高,所谓“买的没有卖的精”。除非自己谙熟医术,病人很难弄清楚医生有没有多开药;除非自己是本地人,消费者也搞不清楚司机究竟绕路没有。
如果消费者没法有效地监督生产者和销售者,在消费这件事情上就出现了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随之而来。如果出租车司机知道乘客是个外地人,不熟悉情况,多绕两圈是创收好办法;如果出租车司机看到乘客收入不错,去的目的地档次很高,那自然会多要点,反正对方可能没那么在意。最后,如果乘客要发票报销,等于乘客坐车用的也不是自己的钱,司机也会想办法多收钱。这里乘客一层道德风险,司机再一层,两层道德风险叠到了一起,扭曲会更严重。
理论需要实证检验。Balafoutas、Beck、Kerschbamer 和 Sutter 四位经济学家就在雅典这么干了。他们选定一些行车线路,让研究助理随身带着 GPS 记录仪反复坐车,通过控制助理的身份特征来研究司机宰客的特征。结果非常有意思:本地人最不容易被宰;来自希腊的外地人(指不是来自雅典)被宰几率大些,一般是绕路;外国人既会被绕路,又会多加钱;如果乘客坐车有报销,一般会被多加钱;性别和收入高低会对是否被宰影响不是很明显。
全希腊出租车计费方法统一,起步价 1.16 欧元,而算法有两种:一种是白天每公里 0.66 欧,晚上每公里 1.16 欧;一种是每分钟 0.1775 欧。行程结束后,计价器会自动按更有利司机的算法显示费用。研究助理们全都带了记录仪,全程记录行程和路线。绕路程度用实际行驶里程除以最短行驶里程确定;至于多加钱,具体分三种:一是不打表,直接要高价;二是明明是白天,坚持按夜间行驶里程计价;三是在要乘客补上过路过桥费时把费用报高。
研究助理有男有女,以控制性别因素可能的影响。他们每个人都娴熟掌握英语和希腊语,根据情况运用。本地人组拦车后,用希腊语讲目的地;外地人组拦车后,用希腊语讲目的地,再补上一句“我对这城市不熟悉,这地方在哪?”外国人组用英语拦车,内容其它两个组一样在研究收入影响时,高收入组的研究助理穿套装,提公文包,目的地是豪华酒店;低收入组的助理穿 T 恤衫和牛仔裤,背背包,目的地是同一条街上的廉价酒店。
上图是多加钱这种宰法的结果:本地人被宰的几率最小,3%。低收入外地人被宰的几率一样,但高收入外地人被宰的概率蹿升到 12%。外国人基本是冤大头级别的存在:低收入组有超过四分之一被宰,而高收入组被宰概率也有将近五分之一。不过,总体来看,收入高低影响不大。外国人不仅被宰概率最高,平均每单宰的幅度也最大,接近 6 欧元,是本地人和外地人的两倍有余。作者还发现,绝大部分多加钱的司机都是高报费用,不打表和换标准的不多。
上图是绕路这种宰法的结果。本地人基本没有被绕,而外地人和外国人都兜了不小的圈子,路程多走了 5% 左右。高收入者也会被多绕一点,但差距不明显。作者还特意看了路程时间,发现绕路并没有能为顾客节省时间。用道德风险容易解释前面这一系列结果:外地人和外国人都不懂雅典风土人情,自然要带着他们多跑跑雅典。外地人懂得出租车怎么计费,外国人就不明白了,所以加钱主要得找后者加。所以,外地人是一刀,绕;外国人两刀,绕和多加钱。
报销影响来自另外一次实验。助理都讲希腊语,装成外地人。对照组(CTR)只说:“请问能给我收据吗?”;控制组(MOH)除了说这句话,还会加上一句“我要用来报销”。在多加钱方面,如果能报销,男性被宰概率上升 24%,女性被宰概率上升 10%,差距明显。至于加价的幅度,男性平均被加 8%,女性被加 7%,相差不大。作者没有发现报销乘客会明显被多绕路。
对出租司机来说,比起绕路,加钱是更简单直接的创收方式,但风险也很大。一旦被举报,执照可能就没有了。在报销这个例子中,因为乘客相对没有那么在意费用,一般也不会为了几欧元就跑去举报,所以直接加价是不错的办法。这一点也可以解释前一个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如果只看举报成本,外国人最大,外地人次之,本地人最小。自然是举刀往弱势群体去了。
总之,作者通过实验,在生活中的信任品市场里测量了道德风险和叠加道德风险(就是第二段中提到的:乘客有道德风险,而司机预期到了这一点)的大小。其它一些此类市场,比如医疗、汽修等,要测量这一点很不容易,但出租车市场相对简单,从而可以实现目的。我们都知道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人们行为会相应改变,有信息的人会利用,没有信息的可能会防备,但衡量这一点并设计相应政策并不容易。近年来有许多经济学家在探索这个方向。
参考文献:
Balafoutas L, Beck A, Kerschbamer R, et al. What drives taxi drivers? A field experiment on fraud in a market for credence goods[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13, 80(3): 876-891.
Balafoutas L, Kerschbamer R, Sutter M. Second-degree moral hazard in a real-world credence goods market[J]. Forthcoming, Economic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