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如何评价美剧《罪夜之奔》(The Night Of)?

$
0
0

日报标题:《罪夜之奔》讲的故事很强,塑造的人物更强

罗登,World Builder

*** 有剧透 ***

建构一个电视剧,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物。

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好故事,最终极的目的,是塑造人物,而不是故事本身。故事尽管重要,但是相比于人物(角色),依然是第二位的。

好的故事,或者说经典的故事,你可以忘掉很多细节,甚至整个忘记,但是人物(角色)你是忘不了的。

请你复述整个《西游记》的故事?恐怕很多人不能,大家也就能记住一些所谓的桥段和情节。但是你绝对不会忘记孙悟空的形象与性格。你或许说不出来,但是你心里一定有。谁能记得《上海滩》里面许文强是怎么借助聂仁王的实力除掉冯敬尧的?恐怕没人记得住吧。但,许文强和丁力,你是不会忘记的。

借助这么一个小例子就是要说明,人物比故事重要。故事是为了塑造人物,而不是反过来,人物是为了完成故事。许多野心勃勃,但是总归失败的片子,都是犯了这个毛病:人物为了故事。

虽然,《The Night Of》的故事相当的牛逼,但其实,这部剧的具体故事,我相信隔了三五个月我就会忘记,但是我不会忘记里面的人物。因为,她确实塑造的很成功。

如何塑造一个好的人物,这是一个相当巨大的话题。但是,如果一定要简单地说,确实需要遵循某种『模式』。了解了这一点,来看看三段式的推演过程:

人物(角色)的关键在于:性格( Character)。性格塑造的关键是:选择(Choose)。那么『选择』如何给出?道德困境(Dilemma)。

连起来看就是 Dilemma→Choose→Character。

事实一再证明,『经典角色模式』是必要的,也是一切好故事和好的人物塑造的起点。

一般来说(一般人我不告诉他),所谓的『人物塑造模式』,古希腊神话里面已经基本全有了。 看看这位:

这是古希腊神话里面的西西弗斯。他是这样的一个人物:

西西弗斯(希腊语:Σίσυφος;又譯西緒弗斯、薛西弗斯等),是希腊神话中一位被惩罚的人。他受罚的方式是:必须将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每次到达山顶后巨石又滚回山下,如此永无止境地重复下去。在西方语境中,形容词“西西弗斯式的”(英语:sisyphean)形容“永无尽头而又徒劳无功的任务”[1]

实际上,《The Night Of》里面很多角色的塑造,都是来源于这个经典模式:徒劳地与命运对抗。

我们来看男主角 John Stone。他从给妓女小偷大几百块钱的小官司到穿上皮鞋西装,再到经历社会焦点大案的做大律师一般的结案陈词,虽然赢了,但是还是回到带着一身脚气湿疹回到自己的公寓,还是接这种烂活;Box 警探,他像沙威一样锲而不舍地要把 Naz Khan 办成铁案,却最后发现真相远不是如此;检察官 Weiss,经过无数次看似辉煌的庭审,最终发现自己徒劳无功;Naz Khan,虽然终于获得自由,却发现自己又要面临新的问题……

可以这么说,这部剧的每一个角色,都是这样的设定:不管是主观还是被迫,都带着强大和坚定的信念,试图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到头来却发现,一切都是徒劳。一个人的命运根本不是自己可以争取的,一切都是命运之手……

这并不新鲜,仿佛所有具有强烈写实主义的影视作品,无一不充满了这种宿命论。而就是这种宿命论,造就了一大批形形色色的角色,如此之真实,如此之触目惊心。因为观众能够敏锐的意识到以下内容:

所有我在屏幕上渴望看到的东西,都不过是内心的虚幻;而银幕上给与我的东西,尽管不那么美好,但是却有极度的真实。银幕不再是一个光鲜的虚幻世界,而是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其实我们很熟悉。

每次我看这部剧的时候,我都在想:如果我遇到了这种问题,我要怎么办?而最终,让我不寒而栗的是,我就很有可能如同剧中的人物一样,徒劳地去争取美好生活,但世界上并没有什么『美好』。

几乎每一个人物,都要面临『道德困境』,也就是我经常说的『两难选择』。接下来,就是每一个角色要面临的『选择』。选 A 还是选 B,都很难做出判断,但是你一旦选了,就体现了你的性格。

律师要在赚快钱和为理想中间做选择;检察官和警探要在『办成铁案』和『寻找真相』中做选择……最终,律师选择了放弃一次赚快钱混日子,做了一次光辉夺目的结案陈词;检察官在最后一课,选择了遵从良心…… Naz 最终还是要选择『狱中的幸福不自由,有尊严的生活』还是外部世界的『自由,但没有尊严的生活 』。

每一个选择,都是性格的一次体现,量变到质变,最终完成角色塑造。

剩下的,就是各种细节的设定。这对于美剧来说,确实是存在一定的套路和模式的,但是由于强大的选角能力,即使是套路的,但又让人信服。

好的电视剧与人物塑造的关系,是这样的。你可以想象著名的『蛊毒』:有一个小罐子(故事架构), 然后放进来各种毒虫(角色),由于这些毒虫各具特点,又生生相克,所以一旦放进封闭的空间中,根本无需任何指引和可以安排,这些角色就会自相厮杀起来(情节纠缠),最终会有一个结果,要么两败俱伤,要么赢家通吃,剩下一个最厉害的毒虫……(故事结局).

这个例子中最重要的东西是:无需外界的指引和干扰,角色自动发生纠缠。这就说明,你的角色是活的,是新鲜的,是有生命力的。否则,你的角色就是死的, 没有生命力的————不断需要编剧强行用格各种情节去推,去设定,最终还是一团糟。

大多数不好的剧,都是这个毛病:角色活不起来,因为没有足够的特点和特色。彻底沦为编剧手里的棋子。

尽管这部剧显得十分压抑,尽显人性与社会中的种种无奈和冷漠真相。但是有一句台词还是值得记录的:

『二十年后,你站在镜子面前,看着镜子里的陌生人,你完全不认识自己,……当一个人有机会拯救自己的时候,却做出了错误决定……』 第八集。

不得不说,不管编剧导演如何地想告诉观众,现实非常不美好,或者法律体系本身就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甚至是一个笑话,但是还是有一些东西是值得的。

这就是所谓的温暖。只有体验过冰冷的人,才知道温暖是怎么回事。不滚烫,不热辣,但是能让你知道她并不冰冷。这种感受更难能可贵。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还是因为剧情。显然编剧导演,并未刻意地,肆无忌惮起来,甚至是过于卖弄地告诉你所谓的『真相』或者『冰冷现实』,我知道很多剧就是这样:无所谓真凶,无所谓正义,根本没有对与错,有点只有立场差异……这么写故事,确实很酷,也很牛逼,远超了一系列还在沉迷『真凶是谁』、『迟到的正义』之类的鸡汤剧。

所以,Naz 没有真正的自由;家庭也没有真正的摆脱困境;Stone 重新穿起来凉鞋;Box 和 Weiss 追逐的『真凶』未必是真的凶手;拥有理想的小律师 Chandra 被迫离开律师岗位;监狱之王 Freddy 还是继续生活下去……

但是,此剧依然不是这样。也不想停留于此。

当检察官 Halen Weiss 在庭上慷慨陈词的时候,警探 Box 愤而起身离开,因为他们俩都知道,目前还有一个重大的疑凶被刻意忽略了。看见 Box 离去的背影,Weiss 虽然勉强完成了诉讼过程,但良心还是备受谴责,这也是为什么她最后选择放弃上诉的理由。

老实说,扮演顽固不化的体制人物,最终还是有人性上的耸动和温暖,这是本剧最好的东西。

所以,当最后那只可爱的小猫出现在 Stone 家里的时候,我沉沦的心,一下子还是有些温暖和湿润。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