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电影工作者去电影院看电影时的心理活动是什么呢?

$
0
0

日报标题:看着自己参与的电影,好像犯罪分子回到作案现场

竹聿名,电影制片人

仔细一想,确实是比较容易“变态”的心理。

当然,题目得先细分一下,毕竟一种是去看自己参与的电影,一种是去看自己没有参与的电影。看自己参与的电影,特别像犯罪分子回到作案现场,充满了怕被人发现又怕别人不发现的忐忑;而看自己没参与的电影,则仿佛置身别人的婚礼,见的大多是套路,能有惊喜就会特别开心。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

没参与的电影,对于“从业心理”来说无非学习或娱乐——遇到牛的,研究一下别人是怎么做到的;遇见差的,就警告自己别犯同样错误。

想起两个极端例子。

几年前,《大圣归来》片方找过来,想把发行交给我们。正准备约看片,却收到一个投资方经理偷偷给我们打的小报告:“千万别接,烂片!”那时候对国产动画片信心本来就不足,听这话,简直就是正准备去夜总会,结果内部妈咪告诉你她们今晚的女孩很难看,不赶紧跑才怪。不久之后,我在电影学院讲课,又巧遇到一个学生是《大圣》的投资人,也约我看片,我不多细想连忙婉拒。几个月后,电影上映,买票入场,我深刻记得这部电影我是一边看一边骂那通风报信的家伙,当然还一边骂自己。倒不是因为眼红票房(发行公司我股份少,再赚也是小数),就是简单的觉得自己本有机会参与一部好电影,结果这样错过,实在无法不责备。

对于好电影的敬意,从业者内心深处都应该会有一种热切参与的渴望,哪怕是参与做一个花了 2 个小时的虔诚观众。

另一次,是一部很赚钱的青春片,我们原本是主投资方,后来各种原因没投。事隔一年,电影上映,我如坐针毡,不到十五分钟就溜走了,出影城那一刻,我连骂的心思都放弃,内心更多是充满庆幸,好在当初没参与。

业内看烂片,最怕就是首映。幕前幕后,演员明星齐出马,大家都认识,脸皮一薄还真不好意思走,实在受不了了,硬着头皮起身走人,结果片方竟然还留了爪牙守在影厅外,逮着你就问你觉得怎么样呀……这时候,机智的总会有一个完美的答复:我出来上个洗手间……

再说一说去看自己参与的电影。

近年我养成了一个习惯,看自己的片子,尤其首映爱往边上躲,比如外围、过道什么的,咳,当然不是为了逮准备跑的朋友,只是为了方便观察大家的反应。自己的片子,之前已经看了几十遍,早已滚瓜烂熟,落画在电影院,就期待无论是笑位还是感动位能够打动观众,中了,有成就感,不中,就还得想怎么办。

于我的岗位而言,需要从观众的反应来更准确判断市场的。如果试映离公映远一点的,甚至会根据情况重新布局宣发等等。

这么一回顾,有时看电影确实已不是简单的看故事,而是在准备“打仗”了。

香港八九十年代,有一个很好的很特别的潜规则——午夜场。就是一些准备要上映的片子,换个名字偷偷找家戏院放映,观众鱼龙混杂随机买票进来,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将看到什么,所有反应接近最真实。而这个时候,从业人员,比如演员导演制片人也躲在里面看观众反应,结束后,立即根据反馈进行修订,该重剪重剪,该补拍补拍……总之想尽一切办法让电影更对市场口味。

曾一手捧红李小龙成龙的名导演罗维,有一次和朋友暗中跑到午夜场看自己的片子,结果影厅那种毫不留情的叫骂声,像随时准备暴动,罗维导演拉着朋友说咱们趁没亮灯赶紧走,不然待会被这帮人发现非被打一顿不可……

听起来像个残酷的笑话,但残酷的背后却是一批足够争气的香港电影、香港电影人得以崛起的环境。

我很期待内地电影界也能有“午夜场”,这样,《乘风破浪》们就可以去测试一番了。

更多讨论,查看 知乎圆桌 · 拍一部电影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