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答案都说的很好了,我试着说一些还没有提到的东西。其实说到底还是风险,或者说 upside/downside 的分配问题——拿别人的钱基本没有 downside, 不拿的话则是一点 upside 都没有。这对基金经理和客户 (aka LP) 都是一样的。此外,随着一个较小的组织逐渐发展,必定会慢慢地有更多“机构化的行为”,比如 path dependence/herd mentality. 有时候就不是基金经理自己能决定要不要拿钱了。
题主得出问题的结论是根据问题介绍中的三个前提,但很可惜的是这三个前提中的两个有偏差:
1. “融资手段很多”
是,但是资金的来源不对的话(structural alpha) 会妨碍到 investment alpha. 巴菲特应该是第一个发现这个的。
2. “资金越大操作越难、单位收益相对越低。”
离开具体的策略,这个结论并不一定成立。而且有很多基金最后成为了 multi-strategy
有“稳定的赚钱能力”,基本上应该是有至少两年优秀的 track record (并没有定数,根据市场情况,每个 allocator 的标准不同),最好包括了市场表现良好和不好的时期(可以检测风险控制)。至少在美国,投资基金已经是高度机构化的产业了——从最开始的所谓 seeder 到各个大小不同的 FOF,等到基金经理证明自己有“稳定的赚钱能力”,很有可能他 / 她已经不开放给外部投资人了。而且对于有一点追求的基金经理(或者策略的要求),并不是谁的钱都敢要的,因为有的投资人维护成本太高了——在最需要 liquidity 的时候提出撤资,回报率稍有下滑即提出撤资,干涉投资决定,等等。(还有比如此题下很多提出买基金不如买 ETF 的人,拿他们的钱只会徒增烦恼)
关于拿不拿别人的钱,确实是一个风险偏好的问题。此问题涉及到的不仅有基金本身的风险,也有客户的风险。
不拿别人的钱:省去了外部 compliance/Investor relations 的开支,基金经理可以专注于赚钱而不用常常成为推销员。但是基金需要保证自己的平均回报率能至少多于日常开支 (research analysts/traders/back office/bloomberg factset 等等研究服务的开支),而且还需要保证有足够的交易量来维持 sellside 的关系。能剩下多少看基金经理本身的能力和运气,如果市场不好,基金经理很可能需要自己支付日常开支。
拿别人的钱:管理费能够支付日常的固定开支,管理的钱多了,更容易保持 sellside 的关系因此信息流通畅(此处有语病)。虽然基金经理要花时间见投资人,但在这种情况下基本是不会有 downside 的(假设 management fee 能够负责日常开支),有赚钱的话还有 performance fee
同时,基金的规模本身其实就有可能带来 edge.
1. 基金有明显规模化效应,AUM 越大,相对下运行成本会更低,因为虽然策略不同,但研究其实是有相对固定的程序,研究一个小公司并不一定比一个大公司省时间,管的钱多了,就有更多的经费来做更彻底 / 有趣的研究。不论一个基金有多大,back office/admin 之流的不愉快但必要的事情总要有人去做。
2. 规模化效应的另一个表现就是交易成本。这一点可能在二级市场上是劣势(但也不一定,需要有足够的 discipline),但是在一级市场上并不一定是(更有可能拿到好的 financing)
对于 LP 来说,把钱放到一个大基金也可以降低风险。事实上,很多 allocator 明确要求自己对于某个基金的投资不能多于基金 AUM 的某个% (比如投的钱不能多于 20%的 AUM). 因为如果他们需要撤资,可以保证自己能在合理的时间内拿到钱。
此外,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机构投资者中相当大的一个部分,即养老基金已经开始 consolidate 自己的投资,为将来越来越多的 redemption 做准备——把越来越多的钱从小基金里取出放到大基金里。因此,其实现在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时间点——now or never (....sort of). 现在如果没有拿别人的钱达到一定规模的话,就是丧失了一个 optionality, 而且在未来可能会更难。
虽然过去几十年的记录已经显示大部分基金经理的回报率不如 S&P 500, 但是 ETF 还是没有成为 allocator 唯一的选择——为什么?
当然还是风险的问题。比较回报率是人人都会做的事,但是并不是人人都会判断风险控制。对于很多投资人来说,产生类似市场回报率的同时拥有比市场小的多的风险,这是更难得的 alpha——如果能做到的话,这个基金能在市场好的时候有足够的回报率,但是在市场不好的时候不但不亏钱或者少亏钱,还有足够的 dry powder 去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