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现在的农村不行了,到处是白瓷砖,没有美感了」
我家是在桂北山区的一个小镇,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逢个喜事或者心血来潮,我们偶尔叫上一堆亲戚好友,去农村买上一头家养的土猪,两三百斤也就两三千块钱,去附近的农家乐叫人杀掉,吃烧烤,吃“猪泡汤”(非常美味),几桌人一顿几乎就吃个精光。
酒足饭饱,一阵连绵起伏的打嗝声中,我这个常年在外的游子耳边经常会飘着来自各种长辈的一句话,你看我们农村爽不爽,大酒大肉,以后要常回来体验体验啊~
这个现象我觉得大概可以隐喻一下现阶段主流的对于传统建筑的理解。人们路过一个农村,看看现在,想想以前,就抛出一个结论,以前这里多好,木头房子,石头房子,小桥流水,真好看。现在不行了,到处是白瓷砖,没有美感了。
这种批判,太随意了。
那头猪,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顿饱饭,殊不知在农村,杀一头猪,并不是为了吃饱那仅仅一顿饭,而是为了准备全家整整一年的口粮。
跟对那头猪的误解一样,人们对传统建筑的误解,让它很大程度上被当成了城里人回到农村调节心情的工具,这种强烈的外在差异,使人们忘记了农村的建筑风貌,是作为人 / 生活方式 / 外在环境三者相辅相成的一个重要的外在体现。
说了几百字,粗暴的翻译一下,就是:美感是最不重要的东西,却被当成了救命稻草拿来批判。
为了证明我并不只是吐槽,拿我家来举个例子吧。
文章太长,没兴趣的话可以只看黑体字和小结。
先上图,当代桂北小镇(上)和现存的桂北民居(下)的对比,两处相隔不到 20km,地理气候条件完全一样,可点开大图。
上面很丑,下面很美对吗,丑和美的对比吧?当然下面是不错,现在被开发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最近还上了几档热门综艺节目和好莱坞电影。
但是至少我认为,上面的建筑也很美,看着这张照片,我能清清楚楚的指出来,对面山坡上的任何一栋建筑的最简便的到达方式,因为我在这里长大,看着这里从菜地和树林一点一点变成一栋又一栋建筑。我可以保证,这其中曲曲折折,时宽时窄的各种空间,一定会复杂 / 精致 / 丰富到让你惊讶。这种空间关系,跟下图的传统聚落,其实是一样的。
我住在这其中的一栋建筑里,作为一个住户,根本不在乎建筑好不好看。我只在乎它是否舒适。所以,把情怀扔到一边,我认为这个建筑最大的问题,是不宜居。
我非常同意前面高票答案提到的“技术进步”导致了这个恶果,但我不同意另一个高票回答在拿农民审美来说事,虽然知道他不是那个意思。其实我的回答也是看了他们的答案突然心血来潮,丢下手中的工作来扯一扯这里面的版路。
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了全球(这不废话么 - -)。具体到这个案例,我觉得可以再详细一点的掰开来说为什么这个“技术进步”玩坏了建筑。
分两点来说,一个是昂贵,一个是土鳖,组合起来还是那一个字,不宜居。
- 便宜(全球化)的是最昂贵的
全球化的技术和建材,割裂了地域性的特征。
先回到传统民居的建筑,在我们这里,一家盖房,全村帮忙——从开始到结束,每家必须抽一个劳动力过来帮忙,这可是村长的命令。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确实是一种省钱的方式。
但没有那么简单,首先,一年四季有农忙和农闲,在农闲时期,集中人手盖房在现代观念看来是非常有效的协调人力资源的手段,这是管理学。其次,互相帮忙的模式,是聚落关系里面,社区凝聚力的一种外在体现,这是社会学。
而我家现在的房屋的建造,脱离了聚落关系,变成了一种现代的合作关系,20 年前,我姨夫画的设计图,找建筑施工队包工包料盖的。三层半的建筑,200 多平米的建筑面积,当时大约花了 20 万左右,并不贵,施工队干完拍屁股走人了。
不贵并不是说 20 多万对我家小 case,我爸妈都是普通工薪,1997 年,我家可是为了盖这栋房子欠了一屁股债。
这里说的不贵,指的是,相对于后续的住房修缮,升级来说,真是便宜。因为 20 年来,我们又花了绝对不止另一个 20 万,而且大多数情况并不是为了改造,而是为了维修诸如漏水,地板坏,窗子坏,门坏等等这些鸡毛碎皮的小事,因为是现代建筑现代材料,我们不得已只能请工人来修,买新材料。所以,现在的我家,花了很多钱,但是看上去跟 20 年前没啥区别,甚至更旧了。
这里面掰开了说,其实就是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中,建筑技术和建材两个方面对比的事,这一句话展开说就是一大堆。所以不展开说了因为我感觉自己写的文章实在又长又臭,直接翻译过来就是
——虽然建筑盖起来很便宜,但是后续的修缮费用,换成毛票可以绕地球一圈。
- 时髦(全球化)的是最土鳖的
桂北民居是建造在山坡上的干栏建筑(山区中,少有的平地要留给适宜耕种的农田),所以阳光摄取的权重在选址的时候就被排到了后面。而桂北地区冬季的湿冷天气却非常严重(每年至少有一个月气温在零度左右徘徊,还有约十年一次的大雪),人们对于这种不宜居的气候条件的回应,体现在传统民居上,就是——火塘。
《桂北民间建筑》李长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岀版社
火塘不是一个家具的名称,而是一个房间,人们在那做饭,吃饭,起居,交谈等等,所以叫它厨房,餐厅,起居室都不合适,那是按照现代的生活方式起的名字……总不能叫要你命 3000 吧。因此在我们这里,这个房间就叫做火塘,它的特点主要是,面积小,楼层低,中间有个火塘。
面积小——这是相对堂屋的面积来说(便于理解可以叫客厅,但并不在这里会客,只是放香火拜祖先的地方),面积小回应的功能是取暖效率高。传统取暖方式是在火塘烧柴烧炭,房间面积小自然就暖和咯。
楼层低——除了同样保暖之外,还可以起到多功能的作用——保存和加工食物。火塘上方的空间,跟其他房间层高不一样,一般中间会用木格栅隔出一个小层,下面挂腊肉和野味,在万恶的旧社会,太穷,所以我们这里一年只杀一头猪,但没有冰箱啊,所以做成腊肉吃一年,于是挂在火塘上炕起来,一块一块慢慢割下来吃,差不多吃完了,就又到了年关。隔层上面放稻米,红薯等粮食,因为这里有火,是整个房屋里最干燥的地方,保存粮食最合适。由于下面一直有人活动,老鼠也不敢轻易过来。
火塘——简直就是建筑的心脏,做饭,吃饭,交谈,会客,起居等等一切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说了一大堆,我想表明一个信息,就是生活方式跟传统建筑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同时也回应了外部环境带来的问题(或者机遇)。
现在村里的人的生活方式随着技术的进步当然变了,保存食物有冰箱,取暖有空调,所以,我们看到建筑也“进步”了——变成了客厅 - 厨房 - 厕所 - 卧室的现代布局。
可是,自然环境可没有变啊,太阳照常升起,降温照常来临。回到我家那个自建房,首先布局是现代的,我家的起居中心已经是客厅那台电视而不是火塘了。更要命的是,主立面朝北,所以冬季几乎全天没有阳光,这种感觉,并不是空调能弥补的。厕所一整个冬天都是湿的,却又无能为力。空调这种电器的普及率,根本扛不住大部分人的经济实力和消费习惯,人们大多还是使用传统的炭火,或者近几年流行的廉价电暖器,住在城市里的各位脑补一下你家装修得不错的一个客厅里,放一个铁盆里面烧炭满屋子飘炭灰的窘境,就是我们现在小镇上多年以来最常见的家庭画面。
当然,这可以说是设计不好的问题,但是,这个设计的问题就是目前乡村小城镇的一个普遍问题。可怜我的父母,在这栋有问题的房子里住了 20 年,每年回家我都会聊起这个房子的各种问题,他们总是说,在那个年代,能把这个房子盖起来,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了。
所以入了建筑这个坑以来,我一直有一个人生目标,就是有一天把这栋属于我自己的建筑玩一玩改一改,找到它最合适的样子。但是这个愿望,暂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因为除了亲人,我越来越不留念这个地方。我离家求学的时候只有 16 岁,再加上懂事晚,我的三观的成型,跟这座小城几乎没有任何关系,每次回家遇到的观念碰撞和冲击,让我萌生退意。再想到了未来小孩的成长环境……我们还是来聊聊世界和平的事吧。
这也反应了当代中国小城镇发展面临的比“建筑丑“严重得多的一个大问题,拿什么吸引年轻人回来呢?
小结和建议
中国小城镇的面貌,已经回不去了,也没必要回去,因为“回归传统”并不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讽刺的是,我这两天刚好在帮某地政府通过建筑立面改造解决这个问题 - -),作为建筑师,我们应该去面对一个更实际的问题——如何让建筑和空间重新跟我们现代的生活方式连接起来。
这不仅仅是一个设计问题,但是我们的设计一定可以为解决“千城一面”提供一个思路。
尾声
最后举一个例子,还是我家,想说的是,建筑和生活,根本割裂不了的,所以也不必太过担心。
画面中部这一横排建筑虽然建在山坡上,正负零各不相同,但是各家通过加建或者改造,把天台都做到了几乎一个标高之上连了起来。因为,天台上面可以上演警匪追击的枪战(放屁)。是因为任何一家办酒席的时候,都可以借用这个大天台,宴请宾客,从这家摆到那家,形成了一个小型的街道。下图的红框那里就是我家,左右可以连接大约六户人,容纳一两百人很轻松啦,去年我记忆中就已经摆过不止两次。
这类型的建筑使用并不是设计初衷。而是完全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在狭窄的空间中寻找到了一种跟传统生活很另类却又很切题的联系。要知道,桂北少数民族的传统中,百家宴或者流水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民族特征。
试想我回家结婚的时候,一个外人也许看来很简陋却又很 local 的一个天台宴请,对我来说倒是一种不错的体验,当然,首先我得找一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