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2017,用创造一件作品代替制定一个计划

$
0
0

日报标题:新年计划从没完成过,不如先试试创造一件作品吧

动机在杭州,微信号 happinessclass,幸福课

记得 2016 年初,有个读者给我写了封信。信是这么说的:

「……想想不能再颓废下去了。于是,我制定了满满的计划,一项项高效率地完成了。第一天,我很开心。第二天下午,我觉得有点累,没有完成当天的任务,我很沮丧。第三天,我又开始拖延,当天一项任务都没有完成。第四天,我开始思考这么做有什么意义——我的生活就是不断完成任务的过程吗?这些无趣的任务又有什么意义。哦,意义。看来我缺少一点价值感,一点奋斗的理由,一点梦想。于是,我花很长的时间思考诸如「我的梦想是什么?」、「我活着是为了什么」这样的的问题,我开始关心起人生的意义来。」

转眼已经 2017 年了。也不知道这一年里,这位读者有没有找到他想找的人生意义。也不知屏幕前的你,有没有找到你想要的东西

无论去年过得怎样,新年总是一个新的开始。就像人生的路上又竖了一块里程碑,就像一年的年轮又闭合成了一个圈。新年的这几天,像是歌曲上的休止符,容许我们歇歇脚,把遗憾放下,把希望捡起,去反思过去、畅想未来,重新出发。

当然少不了定目标和做计划。对做计划来说,新年好的地方是,我们终于可以把没完成的计划留在去年,重新开始。不好的地方则是,从这个新年到下个新年实在有点长,没完成的计划在中途就没处安放,自然成了我们的挫折感。

以前每到新年,我也会做各种计划:早起啦、健身啦、阅读啦、减肥啦,当然其中的大部分都没能坚持过一个月。为此我还专门写了一本叫《拖延症再见》的电子书(当然这本书的主旨是劝大家要原谅自己)。后来我考虑再写一本《拖延症再见 2》,因为我发现只写一本电子书效果有限,还没法克服我的拖延症。当然也因为我的拖延症还没好,这本《拖延症再见 2》也就被无限期搁置了。

我发现一个现象:如果我们的目标,是为了改善或解决自己的问题,那这些目标有 90% 的可能性没法达到。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更投入」、「更专注」、「更勤奋」、「更快乐」这类状态类目标,那这个目标实现不了的可能性就蹿升到了 99%。问题强化了我们对自己的不满意,而计划正是我们从不满意的自我和不满意的当下逃离的企图。只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做的计划,因为自身的结构性缺陷,很容易变成另一个问题。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最小阻力之路》。作者 Robert Fritz,原来是个作曲家,后来根据自己的创作经验,开始开发创造力课程。他指出,任何以问题为出发点的努力都容易陷入一种结构性的困境。因为如果你解决问题的动力来自于问题带来的焦虑感和紧迫感,而你解决问题的努力真的奏效了,那么,只要你的状况一改善了,你解决问题的动力也会相应变弱,直到问题重新回来。

以读书为例。如果你觉得自己很无知,想多读几本书,于是制定了读书计划。可是当你读了几本书后,你对无知的焦虑降低了,你读书的动力也相应降低了。于是,就像文章开始的那封读者来信一样,你陷入了「问题——焦虑——行动——焦虑缓解——动力消退——问题」这样的循环中,努力无法持续,逐渐回归常态,周而复始。

怎么能打破这种循环呢?一些人想到的策略,是拼命对自己夸大问题的严重性,通过拼命谴责自己,来制造焦虑,以获得动力——只要问题在,那动力也总会在。所以稍有懈怠,他们就会恶狠狠地对自己说类似「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如果你再不改变,就完蛋了」之类的话。可是,当他们这么做,在强化动力的同时,也强化了问题本身。为了保留这种动力,他们不敢让问题好转,只能让自己变得悲观。所以,也许这些人也取得了外人看来挺成功的学业或事业,但从内心里,他们并不敢认同和享受这些成功。他们需要「问题」和「挫折」作为动力,持续鞭笞他们向前。

另一些人想到的策略,是劝说自己要「自我接纳」、「原谅自我」。也许内心没有那么多焦灼以后,改变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可是,接纳和改变本身就是相悖的。很多时候,当强调「接纳自我」时,我们其实也在确认这样的前提:我还没能接纳自我。「接纳自我」也正是我们为了解决「不接纳自我」的问题所做的努力。它总会把我们的目标吸引到我们无法接纳的部分。从本质上,「接受自我」和「改变自我」、「自我原谅」和「自我谴责」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它都是从那个「不够好的自我」中生发出来的,是我们对问题的反应。

如果我们的目光一直集中于改变那个不够好的自我,恐怕我们也很难从那种解决问题的结构性困境中解脱出来。于是我们做了一年又一年的计划,可却总没什么变化。

去年我给自己订了很多目标,比如每周更新一篇文章、每周去做两次运动、每周至少读一本书,都没有完成。只有一样目标完成了,就是写一本书。书呢?因为我还没想好取什么名字,所以要等今年春天再出版了。功亏一篑啊。但我心里觉得,这个目标其实是完成了的。

为什么这个目标能完成呢?我想很大的原因,是当我在写这本书时,我并不觉得自己是在解决一个问题。有时候,我也会觉得自己的书不值得问世,或者会有哪些读者愿意读它。但无论怎么自我怀疑,心里的憧憬还是有的,就是希望它能问世。

和解决问题不同,创造一件作品是另一种更高级的活动。在没有完成作品之前,创造的动力会一直都在。创造不是为了克服拖延症,可创造活动的结构本身就是和拖延不相容的。就像小说《三体》里的维度战争一样,创造是更高维的活动,它让更低维的「拖延症」化于无形。

虽然创造有时候也被用于解决问题,但创造的本质,是把一个理念丰富完成,并变成现实的过程。在这个理念的组织下,一件事物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诞生。无论是画一幅画、写一本书、做一次演讲还是创造一个企业,都是如此。

创造的过程包含了克服拖延的所有要素。

首先是。当我们内心出现某个让我们心动的理念,我们「爱」它的时候,创造就开始了。这个理念就像一个胚胎或一颗种子,有了自己的生命力和发展逻辑。「爱」会让我们怀着兴奋去面对挑战,让这个理念长大成熟。

其次是超越问题和环境的视野。创作过程也需要面对和解决各种问题,可它的动力并非来自解决问题,而来自把作品完成。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不会被问题和环境控制,相反,问题变成了创造需要面对的一个现实,成了创造支配的东西。

然后,创造自然包含实现目标的两个要素:目标和解决途径。如果你想让一个理念成为现实,你自然会为它去寻找办法,无论这种办法是技能的还是环境的。所以创造自然就会把目标和方法组织起来。

最后,创造能够克服自我中心的局限。孕育孩子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从母体脱离。而创造的最终目的,是当理念变成作品以后,它就不再属于我们自己。只有在创造的过程中,它是我们的一部分,当它成熟以后,它就属于世界了。就像一个孩子,它从你身上诞生,但并不属于你。某种意义上,一个创造者是在替整个人类孕育作品,无论它的作品好坏如何。

所以,新的一年,如果你还在制定计划,不如换个思路,想想怎么来创造一件作品让你心里的美好理念变成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这是新年最美好的、也最可能实现的愿望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幸福课(happinessclass)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