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苏联解体二十五年了,你有什么想说的?

$
0
0

日报标题:「举国体制」的苏联,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都是足球强国

方硕,最后一关用来对付马列主义

本文篇幅极长,图片甚多,猫与流量不得入内。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代诗人赵翼的这两句诗,讲的是文人墨客代代相传的青出于蓝,讲的是历史前进的脚步不曾停歇。视角转到体育行业,这种后来者居上的例子也比比皆是,“记录就是用来打破的”。

然而对于苏联而言,他的那些辉煌的体育历史和纪录,却也在 25 年前的那一瞬之后,永远封存了起来,无法延续,少人问津。

作为一只典型的足球狗,我在这里聊聊苏联足球的辉煌与落寞。这与其它答案风格与题材冲突甚大,不过我始终认为,这也是一个伟大国家的侧面,对于我们了解这个国家和它的历史,充满积极意义。

也许你看过纪录片《最后一支南斯拉夫队》,但它绝不是一只孤单的背影。

伟大的国家,伟大的球队

苏联的足球国家队,是一支伟大的球队,一支天赋与纪律、灵性与韧性交织的伟大球队。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足协(以下简称苏联足协)成立于 1934 年,然而直至二战后的 1946 年,苏联足协才被国际足联吸纳称为会员协会,8 年后,也就是 1954 年才加入欧足联。

十余年的辗转,证明当时的世界并不太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体育发展的恶劣影响绝非空谈。然而颇为有趣的是,据资料记载,早在 1924 年 11 月 16 日,苏联就举办了第一场国家队赛事。当时的苏联国家队坐镇莫斯科沃洛夫斯基球场,迎战远道而来的土耳其国家队。主队以一场干净利落的 3-0 回报了所有到场的观众。

莫斯科中央陆军队在 20 世纪 20 年代的一张合影,取景地就在沃洛夫斯基球场。莫斯科中央陆军后来也成为了威震欧洲的体育豪门,传承至今。

那场比赛太过久远,很多事情都已经记不清了。不过,我们能够记清的苏联国家队,拥有着厚厚的一本荣誉簿:

  • 世界杯殿军:1966 年
  • 欧洲杯冠军:1960 年
  • 欧洲杯亚军:1964 年、1972 年、1988 年
  • 奥运会金牌:1956 年、1988 年
  • 奥运会铜牌:1972 年、1976 年、1980 年
  • 国家队排名:先后 11 次登顶,共持续 1450 天

虽然没能在世界杯上折桂,但是优异的战绩仍然得到全世界的侧目,让所有人对这个社会主义超级大国的足球充满敬畏。“红军”的绰号也就此传播开来,与球衣上的“CCCP”印花一道,成为了那支威震欧洲的苏联国家队的醒目标志。

1960 年,苏联国家队夺得欧洲杯。后排左一即为传奇门将列夫-雅辛。

与很多国家相似,苏联的政要和社会名人中,也有大量的球迷。曾经苏共的二号人物贝利亚元帅就是其中之一。贝利亚元帅是莫斯科迪纳摩队的死忠,曾担任俱乐部的名誉主席。由于对于莫斯科迪纳摩太过狂热,他甚至不惜利用自己的权力操纵比赛结果,目的仅仅是为了球队的一场胜利。同样为自己的球队操纵比赛结果的,还有苏共政治局委员卡冈诺维奇。他曾掌管苏联的铁道工作,莫斯科火车头也就顺理成章成为了他最喜欢的球队。1936 年的苏联足协杯赛,莫斯科火车头在他的庇护下,夺得冠军。回想起这两人的足球历史,那种为了自己心爱的球队不惜一切代价的做法,既是好笑的爱,也许也是单纯的爱吧。

瓦西里-斯大林,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苏联第二代领导人斯大林的次子,也是一个狂热的足球迷。他曾在空军任职,任期内一手组建了莫斯科空军体育俱乐部(VVS Moscow),并积极招募球员,球队的战绩不错,名噪一时。

虽然贝利亚元帅、瓦西里-斯大林和他的空军体育俱乐部,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走到一个好的结局,但是有这些政要和社会名人的推动,苏联的足球事业发展迅速,并且拥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列夫-雅辛、布洛欣等一代又一代足球天才,就是在这遍插红旗的国度里,踏上绿茵场,扬名全世界。

苏联为纪念 1988 年汉城奥运会上获得足球项目金牌而发行的邮票。

黑蜘蛛传说

列夫-雅辛,一个威震世界足坛的名字。他是足球历史上最伟大的门将之一,门将技术的最大贡献者之一,唯一一个以门将身份获得金球奖的球员,一生征战绿茵,荣誉等身。他被贝利、克鲁伊夫、尤西比奥等足球名宿认为是世界足球史上最好的门将。

1963 年,在一场“英格兰大战全世界”的比赛中,雅辛穿着一身黑色的门将服出场。比赛中,他身手敏捷,连续做出几次高难度扑救,让他得到绰号“黑蜘蛛”,名扬天下。他擅长大范围控制禁区、出击以及扑点球,出色的技术让他得到广泛赞誉。

训练中的列夫-雅辛。

维基百科上有一组关于雅辛的数据,我们来体会一下这名门神的伟大:

  • 812 次出场比赛
  • 保守估计扑出超过 150 个点球
  • 326 次代表莫斯科迪纳摩首发出场
  • 从 1954 年起,74 次代表苏联国家队出战,失 70 球
  • 12 次世界杯出场,4 次零封对手
  • 2 次入选 FIFA “最佳十一人”
  • FIFA 官方组织纪念赛
  • 生涯 270 次零封
  • 1956 年奥运会金牌、1960 年欧洲杯冠军、1966 年世界杯殿军

他的战绩彪炳千古。意大利足球名宿、国际米兰俱乐部传奇马佐拉曾经在 1963 年意大利与苏联的比赛后感叹到:“雅辛踢球比我强多了。”在那场比赛中,雅辛扑出了一记点球,让在场的所有人印象深刻。

时至今日,世界各地的足球爱好者们仍然以各种方式在怀念雅辛。雅辛生前效力的俱乐部莫斯科迪纳摩的新球场,被命名为“VTB-Lev Yashin Arena"。俄罗斯足协设立了“雅辛俱乐部”,用来表彰俄罗斯足球历史上的优秀门将,职业生涯零封场次满足一个非常高的要求才可以入选。而在遥远的足球王国巴西,里约热内卢市内也有一尊雅辛扑救动作的铜像。

里约热内卢市内的雅辛铜像。

一名优秀运动员,既是他的国家和俱乐部的骄傲,同时也是全世界宝贵财富。列夫-雅辛作为世界足球史上的传奇门将,将会被所有爱好足球的人们永远怀念。他影响了整个苏联的足球风格,使得这个国家盛产优秀门将,鲁达科夫、达萨耶夫等人就在他的影响下,成为一代又一代的苏联门神,延续着苏联的足球传奇。

布洛欣的辉煌岁月

苏联足球历史上,曾经有三个人获得过金球奖,这三个人分别属于苏联足球的三个时代: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列夫-雅辛的时代,是无可复制的门将辉煌;八十年代后半段至苏联解体,则是别拉诺夫的昙花一现;在这之间,苏联足球由一位天才前锋领军,创造了另一段辉煌历史——这位天才前锋就是乌克兰人奥列格-布洛欣。

和大多数苏联球员不同,布洛欣出生在一个体育味道很浓的政客家庭,父亲弗拉基米尔-布洛欣是一名二战老兵,参与过列宁格勒围城战,退伍后参与到苏联迪纳摩议会(即苏联体委)工作,母亲卡特琳娜则是一名田径名将。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布洛欣从小就对体育产生了浓厚兴趣。

由于出生在基辅,布洛欣也对这座城市充满了热爱,特别是这里的体育豪门、城市象征基辅迪纳摩。他 10 岁就加入了基辅迪纳摩的青训体系,前后为球队效力 26 年,一线队出场 432 次,进 211 球,成为俱乐部史上当仁不让的最伟大球星。

代表苏联国家队出场的布洛欣。

时光倒转回 1975 年 5 月,瑞士巴塞尔的圣雅克布球场,1974-75 赛季的欧洲优胜者杯决赛,比赛双方是来自苏联的基辅迪纳摩,和匈牙利豪门费伦斯华路士。原以为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但是比赛却呈现了一边倒的状况:上半场费伦斯华路士 0-2 落后,匈牙利足球传奇、主教练达尔诺基心急如焚,下令球员们下半场全线压上,试图扳回比分。

然而事与愿违。比赛第 67 分钟,基辅迪纳摩队在中场断球后,一记精妙的直塞球交到了布洛欣的脚下。布洛欣毫不犹豫带球向前,在禁区前沿一次漂亮的人球分过突入禁区侧翼,晃过门将之后小角度攻门,补防的后卫解围不力,目送皮球弹入自家球门。这粒精彩的进球让全场 13000 名观众瞬间陷入沸腾,也彻底杀死了费伦斯华路士反扑的期望。3-0,基辅迪纳摩顺利捧杯。

也就是在 1975 年尾声,金球奖结果揭晓,布洛欣因为在俱乐部各项赛事中的优异表现拿下第一名,成为第二个获得金球奖的苏联球员。至此,布洛欣的球员生涯达到了巅峰。

一场比赛开赛前,布洛欣向主场球迷展示金球奖奖杯。

纵观布洛欣的职业生涯,他和基辅迪纳摩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是互相成就了对方。然而在国家队层面,布洛欣也留下了 112 场 42 球的记录,直至苏联解体,这两项纪录也无人能及。在他活跃的时代,苏联国家队收获了两个欧洲杯亚军和两个奥运会铜牌,战绩显赫。

退役之后的布洛欣也没有远离足球界,但是他执教的主战场是在希腊联赛。国家队层面,他曾经先后于 2003-2007 年和 2011-2012 年两度执教乌克兰国家队,2006 年世界杯上,由他率领的乌克兰国家队一举闯入八强,震惊世界足坛。在那支乌克兰国家队中也有一名天才前锋——安德烈-舍甫琴科。两位足坛传奇恰好又都是在基辅迪纳摩效力时名扬天下,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一种传承吧。

布洛欣、舍甫琴科师徒在比赛后谈笑风生。两人均曾在基辅迪纳摩效力、成名,且都曾荣膺金球奖。

青年红军横扫欧洲

培养了列夫-雅辛、涅托、布洛欣、别拉诺夫等传奇球星的苏联足球体系,与我们今天见到的高度市场化的足球联盟不同,它是典型的地方或行业的体育协会体系,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前的体工队体系基本相同。

在体育协会体系下,一些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就会依照其所在地域,或父母职业的不同,被吸纳到相应的体育协会,进行集中培养,即所谓”举国体制“。

中国体育行业的所谓”举国体制“遭到体育迷们的口诛笔伐,无外乎其在部分体育项目上的收获远不如预期。然而有趣的是,苏联的体育协会体系,却自始至终源源不断地为本国的俱乐部和国家队输送着体育人才,特别是足球领域,苏联似乎从来没有“掉队”,大量的球员、教练员在自己的岗位上证明了价值,在国内外足球界扬名立万。

1982 年的苏联国家队合影。由布洛欣领衔,拥有达萨耶夫、贝兹索诺夫、普罗塔索夫等名将的苏联队,可谓星光熠熠。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苏联的俱乐部和国家队能够在洲际赛事和世界赛事上取得好成绩,其青训体系对于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在苏联特殊的政治环境下,跨国转会操作多有不便,本土青训就显得异常重要。

前苏联时期的青训名门,大体上也是国内联赛最强的几支队伍,基辅迪纳摩、莫斯科迪纳摩和莫斯科中央陆军是其中的佼佼者。时至今日,这几家豪门仍然不断生产着足球新星,传承之长久,令人敬佩。

青训成果也体现在国家队梯队的成绩上。苏联的 U21 国家队曾经在 1976、1980、1990 年先后三次拿下欧青赛的冠军。乌克兰足坛名帅德米亚宁科球员时代,就曾在 1980 年的欧青赛上脱颖而出,率队夺冠的同时,自己也拿下了赛会最佳球员的奖项,成就了一段佳话。

德米亚宁科手捧奖杯,喜笑颜开。

1990 年欧青赛是苏联 U21 国家队参加的最后一届欧青赛。当时决赛实行主客两回合制,苏联队以客场 4-2、主场 3-1 的较大优势战胜了对手南斯拉夫队。当时苏联队中的西德尔尼科夫、沙利莫夫等人状态上佳,获得了来自多方的认可。然而这里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因为苏联队擅长多点开花,进球较为分散,所以赛会的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员奖项就落到了独得四球的南斯拉夫新星达沃尔-苏克手中。关于苏克的故事我们都有所耳闻,不过那就是另一段传奇了。

这也是苏联各级别青年队最后的辉煌。那支在 20 世纪中后期驰骋欧洲二十余载的“青年红军”,在不久后落下了帷幕,百战百胜的天才球员们也就此散落四方。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1991 年 6 月 23 日,莫斯科中央陆军门将米凯尔-叶廖敏在回家路上出了车祸,英年早逝,而这距离中央陆军收获苏联足协杯冠军仅仅过去了几个小时。

叶廖敏年纪轻轻就坐稳了当时莫斯科中央陆军主力门将的位置。在短暂的职业生涯中,他代表莫斯科中央陆军出场 52 次,失 38 球,为苏联国家队出场 2 次,失 2 球,曾随苏联 U21 青年队夺得欧青赛冠军,被认为是一名优秀的青年门将。在他去世后,莫斯科中央陆军牵头设立了“叶廖敏奖”,用来表彰在顶级联赛中表现突出的年轻门将。

英年早逝的米凯尔-叶廖敏。

虽然苏联解体,但是善于培养和鼓励青年球员的传统,也在被苏联解体后的各国家和俱乐部传承了下来。在十几二十年的休眠期过后,这些国家又爆发出了许多新生力量:舍甫琴科、卡拉泽、阿尔沙文、阿金费耶夫、扎戈耶夫、姆希塔良……

往事发生在中央列宁球场

每当我们谈到一支国家队的时候,不免也会联想到它的主场。英格兰有气势恢宏的温布利球场,威尔士有狂热与温情并存的千年球场,这些沉淀着历史的足球圣地,无疑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重要象征。

苏联国家队的主场是中央列宁球场,现已更名为卢日尼基球场。可能对于球迷们而言,后一个名字大家会更熟悉一些,作为莫斯科多支豪门球队的主场和现在的俄罗斯国家队的主场,这里也举行过大大小小数百场比赛,其中最为著名的可能就是 2007-08 赛季欧洲冠军联赛决赛。比赛当天大雨滂沱,湿滑的场地让很多球星罚丢了点球,这其中就包括 C 罗和特里。

更名为卢日尼基球场之后,这里也发生过许多传奇故事。2008 年欧冠决赛,曼联艰难夺冠、特里的意外滑倒等事件,也成了很多球迷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中央列宁球场于 1956 年正式落成,后经加筑、翻修、改名等重要事件,延续至今。在苏联时代,中央列宁球场承办过苏联国家队和后来的独联体国家队共计 78 场比赛,总占比超过六成。主队在这 78 场比赛中,取得 50 胜 18 平 10 负,进 151 球失 50 球,如此恐怖的战绩,称为魔鬼主场并不为过。苏联国家队的辉煌时代,也就是从中央列宁球场投入使用的一刻,悄然开启。

上文提到列夫-雅辛曾在 1963 年与意大利的比赛中获得马佐拉的赞誉,这场苏联国家队与意大利国家队的比赛正是在中央列宁球场举办。据资料记载,当时这场比赛的到场观众人数达到了 102,538 人,创下中央列宁球场,包括后来卢日尼基球场的上座纪录,这种场面在当时的欧洲是难以想象的火爆。

比赛中,列夫-雅辛准备扑点球。可以看到远处看台上是人山人海。

为了迎接 1980 年奥运会,苏联政府决定翻修中央列宁球场,用于开幕式、闭幕式以及田径、足球决赛和马术项目的比赛。此时中央列宁球场的总容量标准达到了 103,000 人,并且配备了大量的看台坐席,但是仍然没有设计顶棚。由于此次翻修的主要目的是供奥运会使用,所以中央列宁球场获得了短暂的别名:“苏联奥林匹克运动场”。

翻修后的中央列宁球场。

虽然苏联的政治制度和体育事业发展策略与当时西欧诸国大相径庭,但是毫无疑问,足球作为一项世界性运动,西欧国家经历的辉煌与挫折,苏联也不会例外。

1982 年 10 月 20 日,1982-83 赛季欧联杯第二轮首回合较量,莫斯科斯巴达克主场迎战来自荷兰的 FC 哈尔勒姆。由于天气寒冷,比赛售票状况不佳,仅有 16,000 余名观众到场观赛,偌大的中央列宁球场显得十分冷清。这场比赛呈现了近乎一边倒的局面,虽然莫斯科斯巴达克在取得进球方面存在一些障碍,但是比分方面却一直保持领先。在比赛临近结束时,谢尔盖-什维佐夫打入一球,比分锁定在 2-0,比赛结果已然失去悬念。

一部分球迷早在进球之前就开始退场,看台出口大门也已经陆续打开。不过由于天气十分寒冷,大量坐在东看台球迷没有选择从临近的出口退场,而是选择冲向球场另一端的一号出口,试图就近搭乘地铁回家。此时,一名球迷不小心摔倒,然后数名球迷尝试把他从人流中救出;但是由于救人心切且人流密集,球迷们冲破了看台的栏杆。巨大的多米诺效应让成群的球迷们摔倒在球场内,发生了严重的踩踏,现场惨不忍睹。

事故中遭到严重破坏的看台。

事后的调查统计显示,在这起事故中,66 人丧生,61 人受伤,其中 21 人重伤。死难者中,有 45 人仍是未成年人,其中年龄最小者仅 14 岁,此外还有 5 名年轻女性死亡。

这是苏联历史上最大的体育事故,史称“卢日尼基惨案”。事后苏联政府采取了极为严厉的处罚措施和改进方案,逮捕了球场管理层维克托-科克里舍夫和尤里-潘奇欣,并有多名安保负责人因此次事故受到指控。苏联足协也决定加强比赛日的安保力量,用于维持球场秩序,避免这类事故再次发生。

在中央列宁球场更名为卢日尼基球场之后,1992 年和 2007 年,莫斯科斯巴达克和 FC 哈尔勒姆先后举行过两场友谊赛,缅怀在这场事故中的死难者,警醒后人不要重蹈覆辙。

俄罗斯政府和球场管理者也非常重视硬件建设,千禧年前后,卢日尼基球场便以其优秀的软硬件条件,获评欧足联 C4(最顶级)球场,并于 1999 年承办欧联杯决赛,2008 年又承办欧冠决赛。不过自 2013 年起,卢日尼基球场又一次开始了翻修工程,这次翻修预期在 2017 年完工,耗资 3.5 亿欧元,目标是成为欧洲最顶尖的球场。这片球场的未来,似乎有着更大的可能。

翻修中的卢日尼基球场。图片摄于 2016 年。

豪门的荣光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足球豪门,苏联也不曾例外。而比赛是造就豪门的最佳途径。

1936 年 5 月,苏联足协创办了第一届苏联足球联赛,随后改称苏联足球甲级联赛(Soviet Football Group A)。当年冠军是莫斯科迪纳摩,而最佳射手也是来自这家豪门俱乐部的米凯尔-谢米查斯特尼。

米凯尔-谢米查斯特尼的照片。

在苏联政府的号召下,苏联足球联赛发展很快,乙级联赛、丙级联赛、丁级联赛和丁级联赛远东区也很快组建了起来,构成了足球联赛金字塔形的结构。看来在足球联赛这个问题上,即便身为社会主义国家,也要符合科学发展观,也要符合足球世界的客观规律。

在苏联足协时代,国内的第一豪门则当仁不让是基辅迪纳摩。苏联顶级联赛总共举办 54 届,基辅迪纳摩包揽了其中 13 个冠军头衔,此外还有 9 个杯赛冠军和 3 个超级杯冠军。球队先后于 1975 年和 1986 年两次摘得欧洲优胜者杯冠军,诞生过两个金球奖得主:1975 年的布洛欣,和 1986 年的别拉诺夫。

2012 年,舍甫琴科(左)、布洛欣(中)、别拉诺夫(右)的合影,三人均是金球奖得主,也都曾效力于基辅迪纳摩。

在基辅迪纳摩之外,莫斯科斯巴达克(12 次)、莫斯科迪纳摩(11 次)和莫斯科中央陆军(7 次)这“莫斯科三强”紧随其后。莫斯科斯巴达克在后来的俄罗斯足球超级联赛中也多次夺魁,成为现在俄罗斯足球界第一豪门。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苏联足球虽然以莫斯科和基辅为中心,但是其他地区的争夺也不遑多让。现格鲁吉亚足球豪门,第比利斯迪纳摩也曾在 1964 年和 1978 年两夺联赛锦标。曾在 2014-15 赛季欧联杯上夺得亚军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也曾经拿下两次联赛冠军,时间在稍近的 1983 年和 1988 年。列宁格勒泽尼特也曾在 1984 年夺得冠军,苏联解体后,这支俱乐部更名为圣彼得堡泽尼特,之后的故事我们就非常熟悉了。

http://zenit-football.com 发布的一张 1984 年列宁格勒泽尼特的全家福。当年他们拿下联赛冠军,战绩是 19 胜 9 平 6 负。

苏联足协下属的各家俱乐部第一次打入欧洲三大杯赛事决赛是在 1971-72 赛季的欧洲优胜者杯上,莫斯科迪纳摩队阵苏格兰豪门格拉斯哥流浪者。这场比赛在巴塞罗那的诺坎普举行,莫斯科迪纳摩队开局不利,连丢三球。之后他们奋起直追,然而天不遂人愿,最终还是 2-3 遗憾落败。这场比赛中还发生了一些波折(大量球迷冲入场内),苏联足协要求欧足联组织重赛,但是没有成行。

在这之后,苏联国内诸强摩拳擦掌,试图在欧洲赛场上取得新的突破,一雪前耻。“天时地利人和”,之后三次有苏联球队参与的欧洲优胜者杯决赛,他们都如愿夺冠,分别是 1975 年的基辅迪纳摩、1981 年的第比利斯迪纳摩和 1986 年的基辅迪纳摩。值得一提的是,1986 年基辅迪纳摩夺冠时,战胜的是风头正劲的西甲豪门马德里竞技队,当时执教马竞的是已故西班牙传奇教练路易斯-阿拉贡内斯,这场比赛的失利也成了老帅在执教马竞时期的最大遗憾。

1986 年欧洲优胜者杯决赛,基辅迪纳摩折桂,全队在场地内庆祝。

虽然不如西欧、南美诸国那般战绩彪炳,但是苏联足球也在欧洲和世界足球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而这些印记的篆刻者来来往往,铸就了今天前苏各国的足球豪门。不管条件如何艰苦,足球人的奋斗从未停息。

永恒的遗产

在滚滚红尘中,一个人的命运,一方面是自我奋斗,另一方面则是历史的进程。铁幕缓缓落下,苏联足球大家庭里面的天才球员和教练员们也各奔东西:

第一豪门基辅迪纳摩如今身在乌克兰,每年都要面对来自后起之秀顿涅茨克矿工的挑战;莫斯科三强则各走殊途,近年来的俄超联赛,已变成莫斯科斯巴达克、莫斯科中央陆军和圣彼得堡泽尼特的“三国会战”。第比利斯迪纳摩则随着政治动荡,失去了曾经在欧洲足坛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果从足球的角度上来说,令人无比惋惜。苏联足球的命运,比起“最后一支南斯拉夫队”,似乎那只是镜子中的自己:

“博班说他非常想念萨维切维奇,而我怀念那个你们两个都在的米兰。”

但是,国家与民族的命运,永远凌驾于个人之上。正如普京所说:

“忘记苏联没良心,恢复苏联没脑子。”

我在这里不想过多陈述政治对体育和足球的影响,因为它不是本文的重点。但是,前苏地区人民热爱体育、热爱足球的氛围从不会因为政治、经济等问题而降低热度、停滞不前。而且他们的实力虽然落后甚多,但是正在不断恢复中:

  • 2004-05 赛季,莫斯科中央陆军,欧联杯冠军
  • 2007-08 赛季,圣彼得堡泽尼特,欧联杯冠军
  • 2008-09 赛季,顿涅茨克矿工,欧联杯冠军
  • 2014-15 赛季,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欧联杯亚军

苏联解体后,前苏诸强曾经四次站上欧联杯决赛场地,三次捧得冠军。图为 2005 年夺冠的莫斯科中央陆军。他们在决赛中 3-1 战胜里斯本竞技。

时至今日,在前苏各国政界,足球狂热仍未随一个伟大国家的落幕戛然而止。梅德韦杰夫、普京等人,都长期关注足球领域的发展。在俄罗斯政府高层中,以莫斯科斯巴达克、莫斯科中央陆军两支球队的球迷占据多数,和当年的苏联颇为相似。

莫斯科中央陆军夺得欧联杯冠军后,普京在克林姆林宫接见了他们。

而足球行业的从业者们,也未曾停下脚步。

2006 年,乌克兰打入世界杯八强。2008 年,俄罗斯杀入欧洲杯四强,阿尔沙文状态火热。随后他转会去了英格兰豪门阿森纳,立下赫赫战功。

苏联足球的光辉历史和宝贵遗产,将由一代又一代前苏国家和东欧国家的足球人不断传承下去。虽然那支伟大的球队的背影已逝,不会再次归来,但是会有更多伟大球队的光芒,即将从地平线上喷薄而出!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