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点评偏重定量实证研究,答主是统计学专业背景,完全没有受过心理动力学训练,只是站在心理动力学外部的偏激进批评者,由此产生的偏颇敬请读者留意。
- 原文所描述的现象
徐凯文老师谈及的现象,在积极心理学的文本中有明确对应的事实描述。「从 20 世纪 60 年代至今(2002 年),每一个富庶国家的数据都显示抑郁现象急速蔓延,当今抑郁症的比率是 40 年前的 10 倍」——在《真实的幸福》中,作者 Seligman 给出的尝试解释颇有说服力: 在经济尚未发达的 1960 年代,个体消费处境的改善与自身的勤勉努力有直接的关联。如果我们熟悉六十年代的香港,这句话就是「手停口停」,没有工作收入立即影响基本生存,自身的勤勉努力与处境改善密切关联。在 2000 年代的发达国家,这个关联被普遍削弱,饮食起居的保障条件不再匮乏。
熟悉 Seligman 习得无助 / 习得自助实验的朋友,可以将六十年代的「手停口停」类比试验中习得自助组的狗,它们的努力挣扎与自身暂停电击、处境改善有即时的密切关联;而 2000 年代发达国家的消费社会,可以类比其中习得无助组的狗,它们的暂停电击、处境改善完全由习得自助组的配对狗决定,与自身努力全无关联。习得无助组的狗实验前后抑郁表现倾向比例从 1/8 增至 3/4,习得自助组的狗从 1/8 降至 0 忽略不计;与之类似,2000 年代的发达国家抑郁症比率是 1960 年代的十倍。最近十多年的经济全球化,「中国或成最大赢家」,抑郁症发病率与富庶地区消费社会并轨。
- 原文推及的原因之一:原生家庭
徐凯文老师原文将现象的原因推及「原生家庭」、「功利应试教育」和「价值观」。「原生家庭」是大众媒体最喜欢的替罪羊之一。明尼苏达大学 Twin Cities 校区的同卵孪生数据库研究,通过比对分开在不同原生家庭抚育的同卵孪生子成年后各指标的相关系数,第一次把基因和后天家庭的作用在统计上作了区分识别。自 1990 年前后,陆续发表的大量实证数据压倒性地证伪此前对「原生家庭」解释效应的过高预期。在学术界可以观察到,对「原生家庭」的强调程度与研究方法的取向并不独立。越重视个案见证、定性分析的研究者,越有可能笼统地归因于「原生家庭」、对基因与抚育的效应不加区别;越熟悉同卵孪生相关系数研究法的研究者,越可能避免归因于家庭的后天抚育。如果有兴趣鸟瞰一下同卵孪生相关系数研究的全貌,推荐访问 http://match.ctglab.nl/#/about
- 原文推及的原因之二:功利应试教育
「功利应试教育」,在教育改变命运的改革开放初期,正是舒缓习得无助抑郁倾向、夯实价值观的最关键体制变革。到了后三十年的末期,当教育不再能以一己之力改写命运,对这一点的过高期望及其落空,导致了错误的归因。「功利应试教育」也许有这样那样值得实证研究的问题,但心理动力学取向的真正困难在于,教育被当成了万金油。如果尝试克服证实偏见(Confirmation Bias)作逆向思维:北美 2000 年代的抑郁症发病率比 1960 年代高,北欧的抑郁症发病率比北美更高,它们的素质教育需要背这个锅么?
- 原文推及的根本问题:价值观
与教育相比,「价值观」更可谓心理研究中的「大杀器」。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Frankl 代表作的书名:Man's Search for Meaning)是存在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命题。心理动力学与存在主义心理学似乎有相当的重叠,不过在我看来有一条微妙的界线:人生意义(≈价值观)作为干预变量还是结果变量(当然,用结果预测原因的回归预测或者相关研究是另一码事)。心理动力学研究者倾向于认为操控、干预价值观是治愈心理障碍的途径;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真正要追寻和超越的就是人生意义本身,身心障碍只是追寻和超越道路上的路标警告。在自杀干预研究界,或许存在主义心理学是唯一可能某种程度上同情自杀行为的研究取向。
或许徐凯文老师并没有在心理动力学和存在主义取向二者之间有明确倾向,或许目前很多的评论将原文解读为心理动力学的取向,但我本人对原文的观感和共鸣更倾向于存在主义取向。人生意义的追寻并不总是攀登上升的单调过程,很多时刻更可能遭遇复杂的超越翻转环节。在鼓吹思想独立兼容并包的北大,来自学校部门的问卷「人生有没有意义」或许就被解读为「应试教育下的人生有没有意义」。
因为研究方法可行性和学术生产回报率的差异,心理学文献中大部分研究命题是中性或负面的心理学论题,研究正面的积极心理学、人本心理学、优势心理学文献在全部文献中百不及一。同样的原因,(我相对比较熟悉的)研究正面论题的积极心理学文献,其中绝大多数以愉悦感或者笼统的单向度幸福感为研究变量,把人生意义感作为变量的实证研究百不及一。但这并不意味着积极心理学研究者忽视人生意义感,比如在 Seligman 颇有代表性的 PEM 三层次幸福感学说中,「生活富有意义的程度」就是第三层的变量,与「生活愉悦程度」、「生活专注投入程度」并列甚至隐然高居于上。徐凯文老师原文对积极心理学的批评在这一点上有其道理但并不恰当。积极心理学研究圈特别强调实证研究范式,对人性不持有性善论的先验立场。积极心理学的文献也会测评美德(virtue)、生活富有意义的程度、人格中的追寻超越倾向,但不会讨论人生意义内容的是与非。
不知心理咨询中心被问及什么是人生意义的时候,临床操作守则是否允许转介龙泉寺——是的,这是一个外行的问题。答主的同事、学生多有同情心理动力学取向的研究者和从业者,答主经常冒充内行向大家安利 Stanovich 的《这才是心理学》。本答未作礼节性匿名,如言辞不妥望各位老师同学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