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儿童时代的校园暴力本质上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能否通过干预避免?

$
0
0

日报标题:爸妈看着都很老实,为什么孩子会在学校霸凌别人?

银波,(性)犯罪心理矫治,新手

在提到儿童犯罪/攻击行为时,容易出现“性善论”和“性恶论”的讨论。

我不懂三字经,但在一本书(讲解 Adler 心理学的,《嫌われる勇気》)上读过,希腊语中的[善(agathon)]不含有任何的道德意义,仅仅是[有益](Britannica Japan 百科解释为“满足意志因而被判断为具有积极意义的所有”,然各个哲学家对于[善]理解略有不同),[恶(kakon)]则是[无益]。站在这个角度上来说,“性善论”有理——哪怕是犯罪,对于犯罪者本人而言,是[善]。

人类的所有行为,简单地说,复杂地说,都是个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儿童时代儿童所受到的环境要素的影响如下图:

(MST: Multi Systemic Therapy)

如图,孩子受到家庭,小伙伴,学校,近邻,地区,社会的影响。校园欺凌不外如是。问题在于,如何影响的?特别是,很多欺凌加害娃的家长看着人模人样不像把小孩往坏处教的呀。大家最大的疑惑估计就是在此了罢,我猜^_^。蘑菇在此主要就家庭环境推开论述,因为与个人联系最紧密的就是家庭,儿童时代受家庭影响最大。

(注:犯罪到底是不是先天[与遗传有关]?2015 年 4 月份 CNN 报道有研究者发表研究结果说性犯罪不仅仅是环境影响,也有遗传因素,见 sexual offending runs in families: A 37-year nationwide study。蘑菇对于疫学研究不太懂,生理学,生物学,遗传学也不甚明白,对于犯罪是否有遗传因素不好下结论,现阶段的研究也无确切答案。先天非先天的研究重要性关系到治疗教育的可能性,遗传因素不能完全排除,但现在大家倾向于认为人类的很多行为包括犯罪都是遗传与后天各种要素的综合作用产物。这里主要谈一谈环境因素。)

现在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特别多,日本研究这个研究了 30 年左右,有很多有意思的研究,前段时间有孩子因欺凌自杀了,闹得是沸沸扬扬校长都呆不下去了,关系到孩子健康成长,日本缺娃还是很重视的。这跟蘑菇要说的没啥关系,要转的这里可以删掉。只是觉得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查一下。

蘑菇因实践基地非一般学校,欺凌案件接触不多,下面的案例都不是校园欺凌,而是更为严重的少年犯罪。——以下论述非研究,从自己研究暴力呀少年犯罪的角度来谈一谈对校园欺凌的我自己的理解。

嘛,总归都是暴力。

因蘑菇自己带着性问题少年的案例,想多学习相关的知识,于是托导师的福混进了她做督导(supervision,简称 SV)的会议里,案例是之前就在问的,其中一个加害娃是把小学二年级的女孩子带到公园僻静处试图强奸,未遂(因为生理知识不全==!)。 CW(case worker,协调各方)说,“他爸妈都是老实人,既有社会常识,也有道德意识,为人很不错也很配合的,对娃也有爱,就是普通的家长的感觉,我不能理解这娃怎么会这样的。我觉得这娃缺少对受害者的歉意和愧疚,得加强这方面教育。”

当时设施长也在场,就问了句:“我见过他的爸妈,确实看起来都十分的普通。为何这么正常的普通家庭里会发生这样的事?”

导师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看着咨询记录问心理士,这娃是怎么说家里的情况的,于是结果是这样的——他们家 3 个屋子,4 口人,1 只鸟。爸跟鸟住一屋,他哥虽然有个 5 平的屋子,但跟他、他妈三人睡一屋, 铺盖躺着顺序是,他哥|他本人|他妈。要知道,这娃本人是初中生,他哥自然比他大。

导师的督导是这样说的:“他初中生,他哥比他大,这样年龄还跟妈一起睡,而且不觉得有违和感,尽管他本人可能觉得有点不对劲才跟心理士说,这事必然没法跟盆友交流的——这是赤果果的性虐待(妈妈对儿子的,尽管无有性行为)。然后他爸妈是房内分居,关系应该是不行的。爸跟鸟一起,估计家庭地位是比较低的,属于那种夫妻关系不好,妈妈把两儿子规划到自己一方的关系吧。我听到这睡法,就觉得这孩子的性暴力有了解释。“

蘑菇举这个案例是觉得,设施长的那问题很好,想表达的观点是——看起来很正常的父母,看起来很嗨皮的家庭,内里也是可能存在各种形式的暴力和问题的。

校园欺凌的加害娃,蘑菇觉得亦是如此。

表面看来嘛问题没有的家庭,其中可能存在隐形的暴力。像刚刚这样的案例还算是比较明显的,家庭内的冷暴力,夫妻关系不和,教育方式矛盾——DV(亲密关系中的暴力 domestic violence)中有性暴力、身体暴力、经济暴力(不给钱或者强要钱)、社会性暴力(控制人际关系)、和心理暴力。这里心理暴力是最难发觉的。

然而,还有一种,非暴力?还没达到暴力的程度?,但是绝逼不嗨皮的情况。

无法表达自己情绪的家庭环境。

有个典型的例子,有个菇凉遇到车祸了,幸运的是仅仅受了轻伤,但惊吓是足足的。她打电话给妈:“妈,我刚刚出车祸了!”她妈说:“能打电话,看来不是很严重。担心你也好不了,自己好好养着吧。”

咋一看,这对话什么问题都没有,可能还觉得妈咪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菇凉的本意是“我车祸我害怕”,而妈妈说“害怕有鸟用”。

于是,菇凉就渐渐的不知道害怕是啥了。这是没用的情绪。

从小这样[理性]成长起来的孩子,不知担心为何物,不知不安为何物,不知害怕为何物,不知开心为何物,他们有脑子而没有心——剥离感情后,那是真正的心如止水,冷静自持。好吧,社会也说,这是美德。

但有时候,就是莫名的郁闷,莫名的不嗨皮,莫名的想找点茬,莫名的想刷存在感,甚至于,不会爱人,不会爱自己。

无法表达情绪的娃啊。

但情绪始终是会产生的,积攒起来,总需要排泄口。这“出口”(表现形式)可能是抑郁,可能是受害(容易被选为受害者),也可能是加害。

为何会形成一个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的家庭环境呢?

因为,这个家庭无法承受情绪之重(认为情绪是无法控制的)——你一哭,你妈惊慌失措;你一生气,你妈惊慌失措——你害怕你妈动摇,害怕自己动摇,怕自己和你妈一动摇即崩溃。

我们把这个叫做[情绪反射]。我们观察身边大人的反应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或者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这种行为。

你不愿被认为是弱者,于是不愿哭泣;你不愿自己所想、所感为人所知,于是即便十分兴奋激动也不愿表现出来 ……

中枪的有木有?

蘑菇所在研究室与一个儿童收容设施合作着一个项目,以初三儿童为对象(因为这里最多收容到初三,之后从这里毕业,做小组有一部分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出去后好好适应新环境)的治疗教育小组,今年上半年做的男生,前期准备时我们在案例表上看到他们大多是对教师暴力或是对家长暴力的孩子,于是预估他们应当是控制冲动能力比较差的暴力型的孩子,在做项目时加重了 impulse control 方面的教育比重。然而,第一次小组开始,他们就完全颠覆我们的预估,清一色的乖宝宝,瞬间理解了他们为什么会“出手”,因为他们不适应亲密的关系,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憋不住了又说不出来可不就出手揍人了嘛。这个乖宝宝的情况几乎一直持续到最后小组结束——当失败吸取教训了。

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对教师,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家庭和学校都是相对封闭、关系比较紧密的生活区域。这种形式的暴力与拉帮结派搞黑社会出去群殴是不一样的——他们不能算那种真正的暴力型犯罪,而是相对比较怂逼一点的。冲动性不强,反而是一直忍耐忍耐,然后爆发型的。

蘑菇觉得校园欺凌的加害者就属于这种怂逼型,一是家里不是那种能够理解接受处理心情的环境(往往,他在学校欺负别人,在家却是常常被批评的),无法表达自己的不安、担心等负面情绪,只得故做牛逼;二是因这种家庭环境而形成的交流模式导致他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没有正常的排泄口。

学校欺凌的介入,须是多方位的,对孩子本人(双方)、对孩子父母(双方)、对教师、对校方。协调方面若能以修复性司法(restorative justice)为指导则是很理想的。

暴力预防的话,研修时从朋友那听说过米国的一个项目,有机会复习下再说吧。想 100%杜绝是不可能的,但减少是阔以的。

皮埃斯:

突然觉得有必要说明一下,受父母(家庭环境)影响和因为父母教育方式的原因,这两者的区别。

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看到很多朋友的答案似乎都混淆了这一点,认为只要父母改变教育方式,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孩子就会好。

对于这一点,蘑菇是要坚决说 NO 的。

关键在于 以身作则

作为父母,你要教育孩子诉说自己的不安,你自己就得、必须能表达并且表达自己的不安;

你要教育孩子不怕挫折,你自己也不要一遇挫折就颓废一有不愉快就在家发脾气;

你要教育孩子会哭会笑要阳光,你自己就得会哭会笑表情阳光;

你教育孩子要有出息,你自己就得为了自己目标努力而不是得过且过地说“爸妈这辈子就这样了”;

你若只是口头说大道理,鬼鸟你!

解决方法最重要的不在于父母改变教育方式,而在于父母改变自己。

转载注明出处即可。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