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怎么看待乐视贾跃亭发文停止烧钱扩张和自愿领取 1 元年薪?

$
0
0

日报标题:决定停止烧钱之后,贾跃亭拿到了来自校友的 6 亿美金投资

何明科,不写程序的数据工程师不是好产品经理

骗局”要破灭了吗?

首先要搞清楚是不是骗局。个人认为不是骗局。

其实这次事件,公众反馈基本都是一边倒的,对贾跃亭和乐视或多或少抱有幸灾乐祸的情绪:谁叫你利用 A 股市场的不完善玩得这么 high 还玩得这么转呢,靠几大箩筐 PPT 和不间断的产品发布会就搞得如此风生水起。让我们这些埋头苦干的人情何以堪。

不过我倒不完全这么看:因为预测别人的失败是最轻松也最容易成功的事情,所以屁股决定脑袋,大家也就更容易喜闻乐见他人的失败。我倒是很同意 @青锐吴斌的许多观点,之前写的不少关于乐视的文章与他的观点也很类似,用简单的话总结就是:

  • 乐视及贾跃亭是新时代的狂人或者妄人,资本加产业梦想合体的“怪物”。(“怪物”,此处为中性词;其实仔细想想,VC/PE 吹大的企业哪个不是怪物,不都是以增长为唯一的目的,而脱离商业的本质不考虑盈利吗?)
  • 当前这个阶段的贾跃亭,可以说是还没证明自己的 Elon Musk 或者在第一次出道时候即将山穷水尽的史玉柱。
  • 到底是狂人还是妄人,还不可知,“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结果才是检验贼与侯的标准。

(细节参考知乎专栏文章)

不少吃瓜群众认为乐视是庞氏骗局,这次喜闻乐见并预期乐视的泡泡很快就破灭。但是,大家不用太着急,先看看下面转帖过来的文章:首先,了解什么是庞氏骗局,以及做了庞氏骗局的人拿到钱之后会怎么玩儿;其次,了解乐视到底怎么起家,以及吹出了哪些泡泡。

庞氏骗局往往有两大特征:

  • 第一,自身没有赚钱的业务或者资产。如果严格按照这个定义,大部分巨额融资但没有盈利的独角兽,都可以划归到庞氏骗局的范畴,因为它们自身往往也没有赚钱的业务或者资产。然而独角兽们或者曾经的独角兽们为啥不是庞氏骗局呢?这里唯一的区别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成功是检验扯淡与否的唯一标准。然而什么又是成功:盈利,还是上市,还是上市后保持盈利?
  • 第二,通过让小部分投资人获益而制造口碑,从而圈来更多投资人的钱,并让大部分投资人最终赔钱。这个标准也很高,让所有人投资人都赚钱的买卖是不存在的:(上市盈利要退市也被人骂的,多了去。如果这个标准成立,大部分独角兽也满足庞氏骗局的定义,因为它们利用新一轮投资人的资本直接或间接让老投资人获得回报,无论是纸面溢价去忽悠 LP 还是直接套现;而如果独角兽失败,绝大多数投资人都血本无归。

其次还有一个不要太着急下判断的原因:玩金融骗局就像吸毒,会不断追求更过瘾的品种,不会在小打小闹上止步;玩金融骗局的人或者公司,一般不会以实业或者高科技来吹泡泡和画饼,因为太累,最好的方式是玩各种金融游戏和数字转换(参见次贷危机时候的华尔街,通俗一点,可以看电影 Big Short)。乐视的布局如下,目前还没到这个阶段。

不过根据下图震撼的关系图谱(左边是乐视控股的一层投资关系;右边是观看乐视控股的四层投资关系,右图肯定是看不清的,感受一下气场即可,下方蓝色的圆圈是乐视控股),确实发现乐视在这几年步子走得有点大容易扯到蛋,容易走向把泡泡吹破的危险。

然而说乐视融资能力差,真是太冤枉了。如果说融资能力差,还是和更为强大的烧钱能力相比较才有此结论。不过较之玩得如此纯熟的融资能力,恰恰或多或少给人一些担忧:你还能怎么融钱呀,除了进一步走上更邪的邪路。

1)可转债。2016 年 4 月,坊间与乐视相关的融资方案,标的物是各个乐视分拆的子公司(下图展现的是乐视汽车),是作为高净值客户的理财方案。大体是包装成可转债的形式,保证 10-15% 的年收益率,由贾个人作为回购担保,并可以获得下一轮融资估值的八折价格来转股。简言之,只要公司的估值一直再涨,这个不断升高的债台就是安全的。

2)IPO 及增发。其中 IPO 发生在 2010 年,募集资金为 6.8 亿人民币;而定增的规模也在 100 亿人民币级别,而且随着乐视的影响力增大,定增将成为常规的融资渠道,根据市场行情向证监会申请并发行。

3)卖老股。CEO 贾跃亭卖过老股,然后以无息贷款的形式借给乐视母公司,规模在 100 亿人民币级别。这种卖老股的方式绝对创新,后续可能衍生出无数金融方案对接资本市场。

4)股权质押向民间金融机构或者正规银行借款,之前看到新闻乐视从招行获得 100 亿人民币的贷款

5)拆分子公司的过程中卖老股(此处纯属猜测)。乐视已经拆分了乐视体育等公司,每次都是高估值,拆分过程中完全有机会通过卖老股来向母公司输血。比如:

  • 2015 年 5 月,乐视体育获万达、云峰 8 亿融资
  • 2014 年 9 月,乐视影业完成 3.4 亿元的 B 轮融资,包括恒泰资本等多家投资方参与投资。融资完成后,乐视影业估值达 48 亿元,PE 值超 30 倍。
  • 2015 年 11 月,乐视移动融资 5.3 亿美金
  • 其余独立的子公司还有乐视流媒体广告有限公司、乐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乐视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乐视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乐视致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乐视云计算有限公司。

6)私募及 PIPE。乐视在上市前获得过深创投 5200 万人民币的投资,但是这个阶段已经过去了。

7)大力降低资金流出的周转速度,比如:延缓对供应商的付款速度以及对被投企业的投资款等等。这恰恰是本次热点中的焦点。

乐视的解法

这次贾跃亭的解法是公开信和 1 元年薪。然而,自愿领取 1 元年薪纯粹是噱头和姿态,无数顶级创业者也是这么来明志的,不算独树一帜或者高风亮节。这个五毛 + 五毛的名单包括:Facebook 的 Mark Zuckerberg、梁稳根、刘强东、Oracle 的 Larry Ellison 以及 Google 二少等等。况且贾跃亭做到这个地步,别说是操盘当前的乐视了,即使在创办乐视前已经财务自由(于 2007 年把一家公司倒腾到新加坡上市),早已不贪图这点年薪。1 元年薪以及发信自省,只是给外界一个强硬的信号:公司从上到下已经充分重视现金流的问题,并身体力行去解决。

要说更好的解法,目前想到三个。

乐视已经完美实施了前两个,就差第三个了。所以乐视的执行能力也不可小觑。

第一个是进一步融资或者增发。融资今天从乐视传来消息:长江校友投资 6 亿美元,先期到账 3 亿美元。可见商学院校友还是很靠谱的,同时从另一个侧面也佐证了贾跃亭之前的公开信其实也是答应了股东的某些要求或者劝诫。但是乐视网(A 股上市公司)目前增发的难度不小,一来股价受传言暴跌,整体行业也艰难;二来之前增发的口碑并不好,反复调整增发价格让散户们“好尴尬”。

2014/8/8,预案增发 45 亿,复权后增发价约 15.8 元;2015/5/26,撤销了之前方案融资 75 亿元,把价格直接提了 5 倍至复权后约 74.5 元;2015/8/31 股灾后,无奈第二次调价至复权后约 33.5 元,融资额改为 48 亿;2016/8/4,终于完成募集资金 48 亿,增发价 45.01 元。

第二个是高管增持(已经在 11.11 实施)。但坦白说,之前乐视高管的增持缺乏诚意,下图是乐视高管增持的汇总。

然而仔细分析高管增持计划则发现,高管增持基本是名利双收而没完全兑现之前的承诺。所以要想把高管增持的正面影响力扩大,核心还是要尽快落实增持计划,且无论价格高低都要坚决执行。

想来想去最好的解法还是第三个,照搬当年贾跃亭的金融创举——卖老股然后无息贷款给公司,因为贾跃亭坚持的时间点实在是把握得非常好。

(所有和股市相关的数据及信息分析来源于http://www.joudou.com,九斗数据,详细及专业的股市数据分析。部分观点采自公众号,“骑行夜幕的统计客”)

...更多文章请到数据冰山 - 知乎专栏
...更多回答请看何明科的主页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