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把导演和普通观众想象成两个姜饼人。
姜饼人 1
姜饼人 2
上边的一个是姜饼人 1,我们把它们叫做普通观众。(非电影从业者)
下边的一个姜饼人 2,指代导演。(也可以是任何电影从业者)
我们可以明显发现,他们都是人。只是右边的姜饼人 2 胖一些,可以理解为他们看的电影多一些。
但毫无疑问,对于一部新的电影,无论是胖胖的姜饼人还是瘦瘦的姜饼人,其起点和观点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
我们再把时间当成蛋糕切一切,很简单,切成两块。即“第一次看电影”和“第 n 次看电影(n>1)”
好了,万事俱备,接下来我们开始奇妙之旅,一探究竟。
Chapter 1
以《让子弹飞》 “白马拉火车”这个镜头为例:
当电影开始时,姜饼人 1 和 2 舒适地坐在位子上,他们已经进入了故事。
然后他们同时看到了这个镜头,此时他们都已经融入到了故事里,他们脑子中的想法是一样的:卧槽,好酷炫,用白色的马拉黑色的火车。咦,车上是不是坐着什么重要的人物呢?
看到这个我想大家已经明白了:导演也是观众,所以导演在第一次看电影时和观众是一模一样的!他们都在看故事,融入故事,此时导演是不会想什么与众不同的深奥的东西的,除非他没再认真看电影。
事后,
姜饼人 1:“嘿,老王,我今天看了一场超棒的电影,故事也超棒,人物也超棒。你有空也去看看呗”。然后,他就慢慢地把这部电影忘记了。因为影院明天,后天,大大后天,都有不一样的电影,他都想去看。顶多就是:若干年后,有人问起他,嘿,你看过《让子弹飞》吗,他说:对对对,我看过,看过!
而这时,姜饼人 2 连忙拿出本子,他想,这个故事这么棒,我得把里面的创意记下来。于是,这个故事,就成为了姜饼人 2 脑中图书馆里的一本书,它可以随时取用了。
这是导演看电影的视角之一。
继续走。
Chapter2
过了几天,姜饼人 1 差不多把电影都忘光了。此时,他的朋友从外地来,对他说,陪我去看场电影吧。他们到了电影院,发现别的没什么好看,《让子弹飞》还在上映。于是姜饼人 1 又去陪着朋友看了遍《让子弹飞》,他又一次融入了故事。
而姜饼人 2 现在正在屡着胡须,他开始用“导演的视角”思考了。
之前在和北京的一位老师争论阅片量是否有用时,他说了一段话,深以为然,拿过来放在这里。
“每个人的人生路径不一样 我们看到的只是二手文化不管是书还是电影都是被作者“结构“过得东西 而我们在观察这些东西的过程只能称之为“解构” ,关于作者的经验和论点都是他们自己悟出来的 换句话讲你相信什么经历了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一言以蔽之,其实导演在第 n 次观片时的视角就是在“解构”电影。
然后,姜饼人 2 开始尝试“解构”电影了,他买了一张正版的 DVD。
然后他又看到了这一幕:
此时,姜饼人 2 坚信,任何导演的任何镜头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不那样安排,肯定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于是他开始“解构”,也就是分析镜头的用光,色彩,构图,景深,用意等等的方面。
火车明明就是蒸汽驱动,导演却安排让白马去拉火车。而且,马是白色的,火车是黑色的,对比很强烈。构图紧凑,张力十足。
哦!姜饼人 2 以前独特的眼光突然发现,导演或许是想突出“荒谬”二字,荒谬的安排,荒谬的镜头————荒谬的世界。这正是一个军阀乱斗的时代,这个时代是很荒谬很滑稽的。这个镜头顺理成章地和主题联系起来了!于是姜饼人 2 理解了姜文,他有点想和姜文拥抱。
这是导演看电影的视角之二。
于是,他又开始分析一个一个的镜头。我们俗称的“拉片”就是那么回事。此处可参照@董融化的表格。
这是导演看电影的视角之三。
大伙以为这样就完了?!别傻了,旅程还没结束呢!
Chapter3
此时,姜饼人 1 真的已经把电影给忘得差不多了(虽然他可能记得他看过一个好故事)
电影导演创作电影时由两方面组成,一谓“智慧”,二谓“方法”————赖声川
姜饼人 2 越发的苦恼,为什么呢?因为他作为一个导演分析了其他导演的方法,却对那个导演的根即“智慧”无所了解。他深深地知道,只分析其他导演的手法是没有用的,如果一部电影只有技巧和手法而没有底蕴,那就不是一部好电影。而在当代中国,为什这么多人说中国电影没有意思,就是因为深刻的东西越来越少 ,大家放大了技巧和创意 ,底蕴这个词汇已经快被人遗忘了。
于是姜饼人 2 开始在网上寻找资料,在自己的圈子里打听消息。后来他看到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骑驴找马》,是姜文导演在《让子弹飞》上映几周后出的书,里面有电影剧本,人物访谈等等的东西。
姜饼人 2 如获至宝,他贪婪地吸取着这部电影的养分。他又在书中又看到了这个镜头:
记者问姜文,这个镜头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吗?姜文说,没有呀,但是这幅图像在电影开拍之前就已经在我脑子里徘徊很久了,这是一个荒谬的世界。
在哪本书中,姜饼人 2 又看到好多关于《让子弹飞》配乐,服装,剧本的若干故事。特别是,姜文在整部电影中的想法。
其实,对姜饼人 2 来说,他吸取了大于这部电影本身的智慧,他可以在自己以后的工作中用上这些“智慧”与“技巧”!
而且姜饼人 2 更是悟到,导演看电影的视角绝不是过度解读,而是要立足于自己的世界,开创自己的天地。
这是导演看电影的视角之四。
其实旅程还在继续,只有更多的智慧,没有智慧的镜头尽头。
这是导演看电影的视角之 n。
这全部的全部加起来,或许就是“导演的视角”罢。
还记得之前讨论过的吗?导演的创作分为“智慧”和“方法”,其实导演的视角也分别“智慧”和“方法”!而我其实只是说了六个方法(事实上电影学院就是这样培养学生的)。没有说最根本的“智慧”(智慧也是有途径去获取的)。
看到很多答题者都把导演看电影的视角分为看他人的电影和看自己电影的视角。哈哈!他们也被自己骗了。因为啊,一个成熟的导演不管看怎么样的电影,不管看自己的或是他人的电影,都是在——看世界!我知道直接这样说很抽象,但你想啊!当一个导演在建立了自己的世界观之后,还会再用那些条条框框的方法来看电影吗?
其实,一定要分个类的话,其实我之前说的六点与几乎所有的答案,都说的是“成为导演做需要的方法和视角”,而不是“导演的视角“。哈哈!当然,大家的答案都及其有价值,可就像”方法“和”智慧“,我们只有来谈谈”智慧“,才能来洞悉导演的视角。
接下来我努力让大家理解什么是”看世界“!
要了解这点,首先我们先想一下导演的创作源泉,就是他的电影到底来自于哪儿。(请大家先想想)
大家可能第一念头是电影来自于导演的脑袋瓜子,导演脑中的思想,然后想到了导演看过的书啊电影啊。
对,所有导演看过的东西都存到了导演脑中的档案库中,但是,这都只是外因,这些都是后天积累并且可以通过”方法“学到的。但是我们常说的那些学不到的东西是什么?不就是导演自己的世界——即他的生活吗?
这些都是能体现在电影中的。
如王家卫先生的《堕落天使》,里面大段大段的他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与内心独白,贾樟柯的电影更是如此,这些都是赤裸裸的生活。
还有一些看似看不出“生活”的电影。
还是以“让子弹飞”为例,这时候大家会很惊讶,这是由《盗官记》改编的电影嘛!怎么会有导演的生活在里面呢?那你想,为什么故事一模一样的《圣女贞德受难记》都会出现那么多银幕上独一无二的贞德的形象——昂努伊尔高尚的贞德、萧伯纳机智的贞德、布莱希特政治的贞德、德莱叶受难的贞德,好莱坞的浪漫勇士,莎士比亚的疯狂的贞德,不就是因为导演个人的世界(生活)的影响吗?而其实题主想问的,我们要探讨的,是不同背后的根本。
好,接下来我们还是来分析一下马拉火车的场景。
瞧,首先,小说中没有此场景。其次,这个场景是姜文自己想出来的。这样我们就可以进行分析了。
看到这张图时,不知大家最先想到的形容词是十么?最先想到的!最根本的!千万不要求深求逼格,只是第一个浮现于你脑中的词即可。
我的是“有趣”,对啊,这样的场景有趣,然后我才联系到电影主题,想到了“荒谬”这个词。导演制造出这样的一个场景,而我认为正是导演有这样看世界的角度——有趣,才会想出这样的场景。
刚刚都是反推,现在我们来正推试试。姜文是一个觉得生活很有趣也同时喜欢把世界想象地有趣的样子的人。有一天他站在马路上,看着车水马龙,突发奇想如果用马来拉这些车会怎么样?咦,那可以把它搬入电影试试。然后在观众们看了电影之后,自动地将画面内容与电影的背景、主题联系起来,产生了“荒谬”一词,甚至有人能想到“工业文明的挽歌”这样的题目。
所以说艺术品其实是由创作者和观众一起完成的。
而导演的视角不过就是有趣地看生活,真的就是这么简单。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现在修养比较高的导演在成为导演之前研究的都是别的专业,但最后还是能够成为好导演。如昆汀塔伦蒂诺以前是印象租赁店老板,王家卫大学学的是理工学院平面设计,北野武最初是相声演员,卡梅隆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与物理学……
就是因为他们都有一种共同的视角——将生活幻化成为心中无尽盘旋着的小故事,并惊呼着“生活多么有趣”,同时将脑中所有学到的知识都融会贯通起来。
电影不会离开任何人。
为十么现在这么多人觉得越想当导演就越当不成,因为他们注重的只有各种“方法”,闭门造车,管中窥豹,而舍弃了“智慧”,根本没有去好好地看过这个世界。而以前反而不研究电影方法的人,更能懂得生活的有趣。
所以电影(导演)不是学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
非常不好意思,我绕了一大圈,但也只有绕这么一大圈,也才能说明白。也可能是我才疏学浅。其实现在我不说大家都可以明白了,导演看这个世界上所有电影都是一种看生活的角度,再用它来观察自己的生活。
所以也有一句话说:电影就是述说世界观的艺术。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