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天生就喜欢追求公平。
在对婴幼儿的研究中,我们就能发现孩子们对公平的偏好。心理学家 Geraci 和 Surian 在 10 个月和 16 个月大的孩子面前表演了一处布偶戏。布偶甲会公平地分配 2 个彩色圆盘给布偶 A 和布偶 B:一人一个。而布偶乙则会将 2 个彩色圆盘都分给一个布偶,而另一个则什么都拿不到。现在把甲和乙摆在这些孩子面前,问:“他们中谁是好人啊?”10 个月大的孩童会随机选择,而 16 个月大的孩童则大多选择了公平分配的布偶甲。
但这种对公平的偏好有深深的平均主义色彩。心理学家 Olsen 和 Shaw 给一群 6~8 岁的孩童讲了一个故事。故事中要给 2 个打扫了自己房间的孩子奖励橡皮,但一共有 5 块橡皮。在先进行两两分配之后,他们问孩子该如何处理这多余的一块?是随便给一个孩子,还是扔掉?大多数孩子都选择扔掉。
这种平均主义的偏好有其演化心理学的解释,在狩猎—采集者时代,人们过着群居的生活,互相合作进行狩猎。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的社会地位比他人要低,而强者便显得特别刺眼。大家会联合起来打压强者,这在那个时代是很容易做到的。毕竟,再高大强壮的人也能在睡着时被弱小的人用石块砸死。如此一来,保护自己社会地位的行为策略便表现出了对平均主义的偏好。
追求公平的“普遍直觉”是不受文化影响的。不管是在美国的大都市中,还是在太平洋的土著部落里,人类都有追求公平的倾向。但具体该怎么追求公平,追求什么样的公平,却会因文化的不同而表现出许多差异。
公平往往只在“我们”中有效。对待“他们”,不用着公平。在发展心理学的实验中,孩子们会在不损失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选择能有利他人的选项。但当这个“他人”是这些孩子所不认识的陌生人时,几乎没有孩子愿意让他们受益,即便自己没有任何损失。
而相应的社会现象比比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认同,都有自己所属的群体。在古希腊和古罗马,贵族和平民之间谈不上公平,而奴隶和自由民之间则更没有公平可言。即便是今天,女性在父权社会中也没有得到公平对待,更不用提同性恋等少数群体了。
从今天的研究来看,孟子的性善论似乎比荀子的性恶论更能获得来自心理学、人类学的研究支持。但这绝不意味着人类天生就是道德模范。我们的基因里的确有利他主义的倾向,但自私的欲望也从未停止。在抉择面前,与生俱来的不同动机会同时作用在我们身上。作为一个异性恋,在你第一次接触同性恋时或许会感到惊讶,同时也会有好奇。当你想到同性恋的性行为时,你或许会感到恶心。但当他们受到歧视时,你又会止不住地感到同情。
这就是我们,这就是人类,自私的基因给了我们一颗善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