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练了半天累得不行,我能不能歇一会啊?
前来应答~
先说观点:
力量训练组间休多久,主要还是跟你的训练目的有关;
而根据供能系统来科学设定组间间歇,可以让你的训练更高效!
下面详解:
首先说,一次有效的力量训练,合理的组间间歇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组间休的对,训练更高效!
另外,不同的训练目的,比如爆发力、最大力量和肌肉耐力,作为三种不同、甚至某些程度上相互抗衡制约的肌肉素质,在训练过程中,需要的组间间歇也不同:
爆发力最佳组间歇:2-5min
最大力量最佳组间歇:3-5min
肌肉围度最佳组间歇:30-90s
相关阅读:
理论上按照上面这种安排走,肯定就是最美好乐观的。不过很多童鞋就发现了,实际操作起来,往往不是那么如人意……
你想啊,本身训练过程中,为保证训练到位,你就需要透支你的注意力(念动一致)和体力(训练至力竭);
然后好不容易等到组间休息时间了,你还得分分钟盯着手机、掐着时间,不敢歇太短,也不敢歇太长……连休息都休的各种争分夺秒各种累……
那不看时间,凭着感觉休息?你又说担心没休息好会影响下一组的训练完成度……
到底组间怎么休才是个对?我们先看来来,科学的组间间歇,到底是怎么定出来的?
- 科学组间歇,怎么定的?
想要知道为什么会有建议的组间间歇,先来说说这个建议是怎么来的:
简单说,我们推荐给大家的最佳组间歇,出发点是根据科学的、理性的运动供能体系来制定的:
上面这张图,就是你在运动中用到的不同供能方式下的能量代谢特点①。(相关阅读:供能只分两种?图样图森破!)
结合到实际例子中:以提高爆发力和肌肉最大力量为目的的力量训练,训练中主要依靠供能最快的 ATP-CP 为主,无氧乳酸为辅的;
考虑ATP-CP的恢复时间大概是 2-5 分钟,所以最大力量和爆发力训练时,组间设置为 2-5 分钟,可以有效保证 ATP-CP 更好恢复,在下一组动作中更好供能,更好完成训练。
正确的组间歇,保证你满血复活,下组训练完成更好
而肌肉围度训练,则主要依靠无氧乳酸供能:通过训练过程中乳酸的堆积,来刺激生长激素等相关激素分泌,保证训练效果。
另外,研究表明,30-90s 的组间歇,更有利于血乳酸浓度的增加和生长激素的增长,所以歇 30-90s,对肌肉的增长效果也更好②③。(相关阅读:这酸爽,居然能帮你增肌减脂?!)
那么,如果你不想看表,懒得估时间,做不到严格按照固定时间来休息,凭着感觉来,对训练结果又有什么影响呢?
- 跟着感觉歇,效果又如何?
可能有点意外,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
如果做不到严格按设定时间休息,按自己的感觉歇,你也能很好的完成训练!
相关研究:
研究人员找到一群身体健康,有一定训练经验,并且训练水平接近的年轻被试者,让他们分别进行严格遵循组间歇,和随自己感觉来设定组间歇的相同强度力量训练,并对比了不同间歇条件下的训练完成度④:
测试项目:深蹲、腿举、卧推、弯举(不同测试项目间隔至少 48 小时,保证充分休息和恢复)
测试负荷:75%1RM(实验开始前先进行了 1RM 的重量测试),每个动作进行 3 组;
§ 固定组间歇:组间间歇固定 2 分钟;
§ 随意组间歇:让被试者自己选择,觉得体力恢复时,就开始下一组,试验过程中的具体休息时间如下↓
实验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在同样的训练负荷下(75%1RM),组间固定歇 2 分钟,和凭着被试者自己的感觉来歇,从训练完成度(每组动作重复次数)看,并没有很大区别。
考虑到训练效果最主要的还是看强度,简单说也就是负荷 * 重复次数,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
如果你觉得严格掐时间休太累容易紧张,那么按你自己的恢复感觉来休,也可以有不错的训练效果,并且也更轻松,更易坚持咯!
最后再总结一下,健身锻炼,组间到底应该怎么歇?
- 如果你本身就有一定的训练经验,并且追求最高效的训练过程,那可以遵循最优组间歇来歇,这样能保证运动中的供能充分恢复,下一组训练更好完成;
重点复习一下 “更优组间歇”
爆发力最佳组间歇 :2-5min
最大力量最佳组间歇:3-5min
肌肉围度最佳组间歇:30-90s
- 而如果你觉得建议的组间歇太短,严格遵守可能无法顺利完成下一组的次数,也不必太过担心,可以按照自己的身体感觉来休息,从而更好的保证下一组训练的完成。
当然,还是要提一嘴,您也别休的太久…… 一休休出个大半小时来=,=
跟着感觉走的意思是觉得自己恢复到可以进行下一组了,就马上开始哦!
进一步说,你的肌肉无氧耐力、最大力量等,也是会随着训练水平提高而提升的。
比如经常进行无氧耐力训练,就可以使得肌体产生适应,增加毛细血管和线粒体的密度等,从而让肌肉的乳酸耐受力也随之增强⑤。
所以即使你现在不能严格按设定的组间歇完成训练,随着训练的过程,你也会慢慢升级你的战斗力,最终达到可以轻松实现最优间歇的水平咯。
参考文献:
①Zintl, F. (1997). Ausdauertraining : Grundlagen, Methoden, Trainingssteuerung. BLV.
②Goto, K., Nagasawa, M., Yanagisawa, O., Kizuka, T., Ishii, N., & Takamatsu, K. (2004). Muscular adaptations to combinations of high- and low-intensity resistance exercises.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18(4), 730-7.
③田野. (2003). 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④De Salles BF, Polito MD, Goessler KF, Mannarino P, Matta TT, & Simão R. (2016). Effects of fixed vs. self-suggested rest between sets in upper and lower body exercises performance. European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
⑤Kraemer, W. J. (1997). A series of studies-the physiological basis for strength training in american football: fact over philosophy.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11(3), 13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