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手里捏着发票的我不禁要问:这几张纸有什么用啊?
根本问题是我国大量使用现金交易。
在使用现金购物的情况下,如果买方不要发票,卖方就不用开发票。虽然按照税法不开具发票也应该计入收入进行纳税,但是如果卖方不申报纳税,特别是大量无票交易可能购买和出售都不入账进行帐外循环,这种情况下税务局很难掌握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
如果是生产企业,税务局通过对相关指标的评估,比如副产品,用电量,用水量还可能控制,如果是商贸企业,特别是小型商贸企业,税务局既没有精力有没有能力去对他全部销售完全掌握,目前最多只能是通过房租人工之类的进行反推吧,定额基本上就是这么算出来的。但是这个应该是最低值,同样面积商铺肯定是要让销售额最低的也能负担起的税负,销售额高的当然就对应的发票定额就不够用了,能不开票就不开票了。
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要减少现金的使用,人行最新的《现金使用办法》已经进入立法程序了,年内就能出来,应该会对现金有更严格的规定。同时也税务局也必须获得一定金额以上现金使用的信息,应该是从银行信息中找出疑点信息而不是有疑点信息才从银行比对,这个新的《征管法》也早已进入立法序列等待审批了。
国外税银协查可以到这个地步,如果个人在银行贷款填写的收入证明与个税申报不符,甚至会跨国协查个人收入,最终结果是在金融诈骗和逃税罪之间二选一,怎么都会进去的。
另一方面是有人说的个税消费扣除,就国外现行制度来说,其实就是个人银行卡消费的基础上进行区分。这个即使没有发票也可以实行,最主要的是交易电子化而不是发票管理,国外没有发票也一直在这么玩。
因为通过发票来管理税收,是现阶段技术条件下,对于大部分中等规模企业,费效比最高的税收征管方法。
所谓费效比,就是指征到的税款与征税成本之比。通过发票进行监管不是唯一方式,但通过分析业务数据来判断企业是否少交税的方法,之所以还不能普遍推广开来适用到所有企业,因为税务局和企业都承受不了这个成本。
税务局要调查每一家企业的业务状况、设定合理的基准、长期采集经营数据做比照分析;企业要按照税局要求的口径整理报送数据,要和税务局讨价还价经营指标的设定范围怎样算合理(尤其当经营状况和方向发生变化时),要在报送之前先做指标预分析并研究波动原因——你能想像以税务机关有限的人手、以及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编制和能力来应付这些事吗?这里头有现金交易的因素,但也不仅止于此,我相信就算现在一夜间全部变成转账交易,大家也还是暂时无法承受这种成本的。同理,核定征收之所以存在,也是由于企业规模小到连以票控税都不合算了,反而以核定征收这种理论上“低成本、低收益”的征管方式达成的费效比是最高的。
如果要改变以票管税的情况,我觉得是两条路。一是降低上面讲的第一种方法的成本,比如说,税务机关积存了足够的数据量、并且建立了有自我学习能力的征管系统,对于每一家企业可以自动设定匹配恰当的核查标准、而不需要人工再去分析每一家的情况,在出现变化时能自动调整,并且双方都不会对此产生异议;同时企业的系统也要能自动采集和报送这些数据,不需要人工介入。这个目标大概还相当遥远。
另一条路是降低流转税比重、提高所得税比重,并依赖纳税人的自主申报,同时赋予税务机关更大的执法权限,通过严厉处罚逃税漏税行为来 1)震慑大多数申报人,2)依靠处罚所得弥补可能未被申报的税款。我们现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自主申报,但出于各种原因在立法和执法的环节都有很多问题,处于一个两头不靠的尴尬境地,这条路也只能当成一条支路,不能当成主干道。所以绕了一圈回来还是只能用发票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