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伍迪艾伦的新电影《咖啡公社》?
Café Society 可能是 Woody Allen 过去十年来制作最精美的一部作品了。
因为他这回请来了世界电影摄影殿堂级大师斯特拉罗来做摄影指导,所以这部电影(数字摄影机拍摄)看大银幕太爽了,就连最普通的对话戏的用光都极为细腻,而且不同场景室外戏的影调完全不同,好莱坞和纽约风格差异明显,导演太爱纽约,影片后段前两位主演在中央公园桥头黎明拥吻的画面,有点美轮美奂。
斯特拉罗居然还在拍电影,当摄影指导,这事本身已经足够震撼了,去年他还帮《小鞋子》导演拍了一部宗教人物历史片,应该是个大制作,简直是愈老弥坚,他摄影指导的作品,各位看一部少一部了。
上次 Woody Allen 的电影作品在影像上给人如此印象深刻,对我来说得回到三十多年前的《曼哈顿》《安妮霍尔》年代。当然那也是一位传奇摄影大师米留斯帮他掌镜。
同时这部 Café Society 也应该是 Woody Allen 这十几年最贵的一部戏。
一般说来他的戏,每年一部,预算极少超过 2000 万美金,所以没啥可赔的。更不用说前两年《午夜巴黎》这种全球收了一亿多美金票房的超高商业回报作品。这对 Woody Allen 来说估计是完全没想到的。
但这次新片预算大致到了三千万美金,估计在美术上也没少花钱,还原三十年代好莱坞黄金年代前夜(台词里说朱迪嘉兰还没出道呢),服化道太考究了,都是钱……
影片内容还是充满他本人典型个人标签,导演自己念叙事旁白(但导演本人并未出镜),所以更像一个小说改编成了电影,导演旁白就是作者的叙事。
然后各种絮絮叨叨犹太人笑话,继续嘲讽好莱坞,夸赞纽约,精致的爵士乐,扯不清的三角恋爱,所以这个电影如果你当成每年跟老朋友的一次谈心,你会很享受,如果你期待什么惊喜,我觉得会很难。
可能导演太想借题发挥来怀旧一把,总觉得私货太多,而且对一些三十年代好莱坞的掌故我也了解不多,所以可能给我感觉很多处都拖慢了整体电影的节奏,96 分钟的电影像两个小时,这可不是什么优点。
必须再次强调如果只在电脑或者电视上看这部电影,视觉上会损失大量画面细节,可惜……
Café Society 这个片名,意思跟咖啡无关,而是一个著名美国记者专栏作家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发明的一个专用俗语:指的是一帮爱在高档咖啡厅和餐厅寻求高逼格满足感人群的代名词。
所以“咖啡公社”这种直译没有任何意义,还挺容易误导,香港译译名《情迷声色时光》更贴切三十年代好莱坞的气质背景下的浪漫主题——
哪怕你我都变成了曾经自己最讨厌的样子,但有些事情或许依然不变,只是 dreams are deeams。
导演四十多年来每年一部,典型晚期怀旧浪漫下多了一份忧伤与沉重,笑话都变得忧郁起来。
片中所有男女演员都拍得很漂亮,几位女演员,镜头前太美,美到不认识。
看到一个八卦,斯蒂夫卡莱尔扮演的经纪人 Phil 角色,本来是布鲁斯威利斯演的,因为导演受不了他老忘词,开机后无奈换人,临时抓来卡莱尔来顶替,也是够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