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一部经典的婚外恋,多年后再看,发现它讲的不是爱情
学生时代我看这部电影的感觉和题主非常相似,多年后再看时,感到观影者其实接收到了导演所要表达的各种信息,所以会感到心里一下多了许多感受,但这些信息全部埋在表层之下,就像生活的日常,有时很难提炼出来。影片将要铺陈的内容安排得不动声色,直到 Katharine 的洞穴日记时开始达到高潮,最终所有人不由自主地受到结局的巨大冲击。
心中沉重的,是仅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存在的不能,电影最终冲击的是这个。
电影所脱胎的小说主题非常复杂,包括一眼可见的战争和平、情感、背叛,还有深层次的人的身份、男权历史、女权意识以及民族主义等等,叙述时也是多个人物并重。作家翁达杰因《英国病人》获得的布克奖,在英语世界是类似诺贝尔文学奖的成就。
改编电影时,安东尼·明格拉通过与小说叙事顺序的不同,采用以伯爵 Almásy 和 Katharine 之间的情感为主线,带出其他深层主题的表现方式。
界限,是书和电影反复讨论的话题。
生向死而行,人的出生就是一切难以挣脱的界限开始,而生命的根本是一种反界限的突破,只有不断突破,不断流淌,才有生命自由的生生不息。
我们出生即被困在肉体的界限里,被命名,被定义,被社会固定阶级,被国家归为人民,被民族划出身份,从家族到社会,从国家到民族,出生即被一个一个的圈套住,划定。
生命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即便被社会教化了许久,我们依然有着生命的本能动力,渴望无边界的自由、体验和流动。
Katharine 最后的话被引用了无数遍,We are the real countries. Not the boundaries drawn on maps, the names of powerful men.
I know you'll come and carry me out into the palace of winds. That's all I've wanted, to walk in such a palace with you, with friends. an earth without maps.
“我们才是真正的国,而不是在地图上被划界,强权者命名的国。我知道你会回来带我去那风的殿堂,那是我全心向往的,在那样一座圣殿里和你还有朋友们一起。一片不以地图来描绘的乐土。”
生命最后的呐喊是厌倦了人类无休止的“界限”而引发的悲剧,这是通过全片最后上升到哲学层面的问答,是对人类文明社会所有界限的挑战。无论是作者还是导演即便谈不上无政府主义,也无疑是反对任何民族主义,东西方界限划分,以及对一切人类存在的为强权者牟利,干涉生命自由发展的粗暴划分的异议。
出生在斯里兰卡,受教育于英国,最终定居在加拿大,作者翁达杰是这样的身份;出生于意大利移民家庭,英国长大,好莱坞发展事业,安东尼·明格拉是这样的背景。他们都是复杂经历和背景,模糊了界限的人。
电影到处在反抗界限。印度锡克教徒却能欣赏西方教堂之美(比诺什被带去用灯泡看教堂一幕相信令人印象深刻),这是模糊了严格的宗教界限;印度裔排雷兵和加拿大护士的爱情,模糊了东西方民族的界限;Almásy 和 Katharine 的爱情模糊了世俗婚姻的界限;Katharine 丈夫的间谍身份,以及 Almásy 从匈牙利贵族到不得不向德国人交出地图到成为英国病人,最终最激烈的冲突模糊了所有国家、身份、民族的界限。
在全片的进程中,唯有代表生命本质的真实情感在流动,真实的力量企图超越一切世俗所定的界限。
通过影片壮阔地表达,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这种真实的力量,并为之深深震撼,因为抛开任何人为的界定,这样的生命悸动发生在每一个未被阉割的灵魂深处。
另外,导演在 3 小时的片长里选取一段冲破世俗的强烈情感为引线,是因为最强烈的爱与性是生命本质最好的象征。
这样的电影的主题是放在艺术隐喻生命的范畴讨论的,而不是狭隘的婚外情可以比拟,就像《安娜·卡列尼娜》并非一本简单的爱情小说。也是为什么这部电影可以被称作真正的文艺史诗大片,因无限广博和深刻的主题在支撑,而非一部小资情调的呻吟之作。
就像安娜的结局,Almásy 和 Katharine 的结局亦是死亡,最绚烂的生命,却作为人的不能,存在的不能……身为同类,无法不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