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爸妈年纪大了开始迷路,可能不是「糊涂」这么简单

不知道多少朋友看过 Still Alice,如果对阿兹海默症不是很了解的话,这是一部很好的启蒙电影,虽然里面 Alice 是早发性失智症,而大多数阿兹海默或者是轻微的失智症,或者是正常曲线的脑部退化,经历的症状历程其实有极大的相似性。
以下是泛科学的一段小结,写得很好,我就搬过来用了:
“还记得片中艾莉丝如何发现自己有异常吗?首先,在熟悉的校园时迷失方向(大脑皮质顶叶:方向感)、忘记近期的邀约(海马回:短期记忆受损)、找不到东西开始急躁不安、易怒(杏仁核:情绪控制受损)、渐渐无法完成填字游戏(大脑皮质颞叶:语言功能受损)、无法控制自己小便(大脑皮质控制排泄的中枢神经受损),这时艾莉丝仍意识清醒,对于无法克制自己的生理状况,还会羞于见人。一般型阿兹海默症,症状会慢慢恶化,拖个 15 ~ 20 年才会离开人世;但早发型失智症往往 3 ~ 5 年间,就会急速退化。早发性和一般性失智症受损的大脑区块是差不多的喔,但成因的基因不太相同。” (全文:我想念我自己--早發性阿茲海默症)
所以开始容易迷路是 melo 讲的,需要警惕的脑退化的早期的症状。那种感觉,如果看过电影的朋友们可以重新翻出来,不是不记得怎么走,而是突然之间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2010 年英国有位老人家开车迷路了三天,“送妻去机场找不到回家路 英老翁迷路 3 天终返家(送妻去机场找不到回家路 英老翁迷路 3 天终返家——中新网)”,这是非常典型的'disorientation 失去定向感',所以如果家中有超过 65 岁的长者还在开车的,最好装个子女能连线知道父母开到哪儿的车载什么的(我不懂车及其周边配件,欢迎补充,说不定以后自动化驾驶普及了,老人家开车只要告诉车车想去哪儿就好了)。
当出现失去定向感的事件发生以后,特别是老人家跟你抱怨过几次后(留意:你不在的时候,这种小事可能发生过,或者很轻微,他们压根儿没跟你说,所以抱怨的时候肯定是已经形成困扰了),跟 melo 说的一样,去医院做排查,或者简单的自测:简短智能检测(MMSE)或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我在老人家情绪问题里写过:谁在银光闪闪的地方,躁动着 - 耆乐 - 知乎专栏】,如果得分低过标准线,医院会有建议的治疗方案。
阿兹海默症和其他原因引发的失智症在现在的医疗范围内,是不可逆的,但是不代表我们束手无策。生活习惯上,良好的睡眠、睡眠、睡眠!均衡饮食(多吃鱼吧,没坏处),每天适量的锻炼比如广场舞,积极的脑部“活动”比如下棋(是的,脑子跟肌肉一样,不锻炼就没了,所以脑子是要动的),还有做孩子的适时的关心,都对老人家健康地长寿有帮助。
几乎所有的疾病都是越早干预越好,因为毕竟如果老人家真的以后失智了,照顾起来的心力要比早期开始干预的高太多太多。
我们身边一定不乏老人出门迷路、做饭忘记关火、脾气突然暴躁、跌倒卧床不起,然后子女照料得怨声载道,但又因为内心的孝道还在挣扎不已。加上还有自己的工作,或者自己的孩子需要照顾……当然这些还并没有发生,所以,尽早干预,检查如果没事也求个心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