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大家都会喜欢机器人的陪伴,就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与心理学系列之一)

$
0
0

日报标题:未来,你会爱上机器人吗?

杨铮,心理学,用户研究

前言

人工智能看似是一个工程学问题,实际上和心理学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 人类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创造智能的摸索过程中更加理解人类的智能,回答“我是谁”这样一个终极问题;
  • 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借助于心理学对于人类的神经系统、认知系统的研究,人类大脑之精妙,是人工智能学习的宝库;
  • 思维的本质是什么?自我意识是如何产生的?这些人类追问了几千年的问题,需要人工智能和心理学一起来解答。(与之相关的问题,人工智能会产生思维和自我意识吗?已经在太多的哲学、科幻作品中被反复探讨,其中像阿西莫夫的《我,机器人》、菲利普·迪克的《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即银翼杀手,等小说改编的电影都成了经典;)
  • 人工智能将会给人类的心理和社会带来哪些影响?未来人类如何在社会中与人工智能共处,甚至在肉体和心理上共生?
  • 人工智能是否会产生类似人类的道德感、情感等“非智力”的心理特征?

这个列表可以无限的延长下去。

有些问题看似太科幻、与我们普通人毫无关系,但是随着库兹韦尔预测的“奇点”的临近,人工智能将会深刻改变我们生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对这些问题的了解和思考也变得很有实际价值。

我们先来聊聊一个不久之后就会发生的事情:

我们的生活中会出现一些人工智能小伙伴,我们会很喜欢他们

下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

人类的社会性与孤独感

我们都知道,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社会性给原始人类带来了生存优势,人类个体生存技能低下,没有锋利的爪牙和厚实的皮毛,只有群体团结协作才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自然选择让人类喜欢社交和群居,群体越大,生存优势越大,就这样从群落形成村寨,演化为城镇、国家。

然而这种群居的生存优势在今天变得不再必要。

随着科技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人类的生存不再需要如此紧密的协作,在农业社会,人们以村落、氏族为单位生活,而现代人们则以家庭为单位,家庭之间互相依赖的减小,导致个体越来越独立,在大城市这种趋势尤为明显;

然而人类的进化是极其缓慢的,百万年来形成的社会性不会在短短几百年内消失,所以现代人类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孤独感

适应了群居生活的人类,天生有社交的需求,倾诉的需求,需要被理解和支持,在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中,社交需求仅排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后面。孤独感则会损害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抑郁、焦虑等问题。

孤独的现代人,通过饲养宠物获得陪伴的感觉,如今中国的宠物猫、狗的数量已经过亿只,根据一个样本万人以上的调研,96.8% 的主人把宠物当做亲人、朋友;

社交网络则是人们在通过技术手段对抗孤独感,人们有多么害怕孤独呢?以微信的数据为例,截止 2016 年 3 月,微信用户数接近 7 亿,九成用户每天使用微信,六成以上每天打开超过十次,半数用户每天使用时间超过 1 小时,61.4% 的用户每次打开微信必刷“朋友圈”……我们不停地刷朋友圈,给好友的生活点赞,发朋友圈,等着好友点赞,这些都说明了在个体性越来越强的年代,人们通过技术减少孤独感的需求有多么强烈。

我们要利用技术改善人类的社交质量

随着网络对人类社会、个体心理带来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催生了一个心理学分支——网络心理学(Cyberpsychology),研究与网络等新技术相关的人类心理和行为,而我的毕业论文恰好就属于这个方向。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我深知网络社交“是把双刃剑”,它可以帮助人类更加便捷地进行社交,降低社交难度和成本,减轻孤独感,同时也可能让人依赖网络社交,进而减少现实中的社交(有些人认为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社交)。

对此我的想法是,生产力升级带来的社会结构变革是无法逆转的,无论如何厌倦现代人情冷漠、向往曾经邻里之间的亲密,人类注定无法回到集体生活的“田园时代”,甚至连家庭这样一个基础的社会单元的组成人数也正在不断减少,此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利用技术提高人们的社交质量

而社交质量的判断标准应该是能否给人类带来可持续的归属感、快乐、幸福感,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社交质量的好坏并不取决于发生在网络上还是现实中,对于一群忙于工作的好友,几个月才能凑一次的聚会,无法替代每天在微信群里相互吐槽带来的快乐;只在网络中有交流的知己,也比在现实中没有多少共同语言的所谓朋友好很多吧;在网上有很多话,见了面却不知道聊什么,这种情况也不少见。

同样,社交质量的好坏,在未来,甚至不取决于对方是不是人类。

是的,我是在说,人类会和机器人成为好朋友。

你可能觉得我在开玩笑,确实,大多数人暂时无法接受这样的观点,“我怎么会把机器人当做朋友呢?机器人不是人啊,朋友应该是人才对吧?”

我将用心理学告诉大家,我们会很容易把机器人作为朋友,因为这是人类的本能决定的。

(当然,前提是机器人不像现在这么傻,不过很快就会有非常聪明的机器人出现了,anyway,这不是今天的重点)

anthropomorphism—我们很容易本能地把机器人当成人类

anthropomorphism,译作拟人化、拟人论,他描述了一种发生在我们(除了自闭症患者之外)每个人身上的、与生俱来的本能,即对一些动物、物体赋予人类特有的属性和特征。这一本能存在的最早证据可以追溯到四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形动物雕像。

拟人化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 每个儿童都会对着玩具说话,把它们当做真人一样的朋友;
  • 上面提到的人们将宠物猫、狗视作亲人、朋友也是,主人都会说自己的宠物“通人性”、“听得懂人话”,宠物的种种行为也被用与人类相同的思维和动机去解释;
  • 很多人会给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物品起名字,甚至赋予这个物品独特的脾气秉性;
  • 在历史上,人们曾长期相信“万物有灵”,这就是图腾崇拜、神话故事的来源,直到现在的一些文明、宗教和哲学流派还相信“泛灵论”;

拟人化在心理学中也可以被视为一种认知偏见(cognitive bias,详情请看我前面的文章人类理性的局限,认知偏见 - 人心理的那些事儿 - 知乎专栏)。

像很多其他认知偏见一样,它是人类用自己熟悉的模式、规则对周围世界进行快速的判断、理解和预测,虽然并不总是正确,但也是人类进化出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认知特征。并且,作为几百万年进化的结果,它是无意识的自动过程,很难受理智控制。(说到认知偏见,推荐诺贝尔奖得主卡尼曼的书《思考,快与慢》,人类真的很“不理智”)

作为人类进化出的一种本能,拟人化不仅是一种认知策略,也是一种应对孤独感、维持心理健康状态的手段,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Tom Hanks 主演的电影《荒岛余生》中,因为空难流落荒岛的主人公给一个排球画上了脸,取了名字,当做朋友一样每天说话,这样才没有在漫长的孤独中发疯。

一些人可能会因为“机器人不是人”而声称不会愿意和机器人做朋友,但是当他们不受理智控制的潜意识认为机器人真的拥有人类的智能、情感、道德、自我意识等一切特征的时候,还会存在多大的抵触呢?

所以,电影《Her》中,主人公爱上人工智能的情节并非仅仅是编剧脑洞大开,而是有切实的心理学基础。别说电影中那个有着性感嗓音、善解人意、万种风情的人工智能 Samantha,即使以目前的技术可以实现的“不那么智能的”聊天机器人,也已经俘获了许多用户的心。

未来的几年中,人工智能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像人”,并快速融入大家的生活中,这将带来多大的想象空间在此就不赘述了,留给大家畅想吧。

Facebook、微信等产品从出现到变成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都只用了不到 5 年之间,而下一个变革也快来了,与机器人做朋友,你准备好了吗?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