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不同于公共卫生,临床医学是针对每个患者进行的,医生都必须先识别这个病人的具体情况,然后才能针对性的治疗。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形式的临床医学本质上都是个体化的。
然而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要有一定的基本原理作为前提,这个对其他学科也适用。标准都是一些基本的医学原理。基本原则和标准都是非常宽泛的,而非高度具体的直接针对个人的。医疗服务的工作方式,一言以蔽之:用普遍规律解决具体问题。
一、诊断和评估中的一般与特殊
比如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粗略写一下,大部分都有以下特点:
- 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胸痛
- 发热
- 肺实变或听诊可闻及湿罗音
- 白细胞升高或降低达到一定数值
- 胸片提示肺部片状斑片状阴影或间质性改变,可有胸腔积液
诊断标准就是 1-4 中任意一条 + 第 5 条,除外非感染病因,可以诊断肺炎。
人不是按标准生病,而是医疗行业的人根据大量的人们生病的情况归纳总结,定义了一个疾病的诊断标准,从临床表现到化验检查,还有病理解剖和病原学基础。这些标准并不是拍脑子想出来的,而是反复优化过确定的,而且也是可以在未来进一步修正的。之后,医生才可以按一定的标准诊断新发的疾病。
有人会觉得,每个人都好像是世界上一片独一无二的树叶,这种看上去刻板教条的做法合适吗?然而,人生病的时候真有那么大差异吗?我们是不是高估或者夸大了个体的差异性?人体测量这种东西已经几百年了。比如,我们可以看看著名的统计学家和人体测量专家高尔顿做的工作,比如身体各部位的测量等等。大部分人的健康信息都是符合统计学规律的。虽然也可能会犯统计学上的一类错误和二类错误,但这不代表没有标准的情况下你就不会犯这两类错误。没有标准,意味着可能你会犯更多的错误,甚至可能还会识别不出来。
除了一部分多次治疗效果不佳、诊断不清楚、要在在上级医院治疗、病情复杂比较难鉴别的情况,大部分案例可以落到之前的诊断标准里。这才有了后面人们表面上看的所谓“大部分人确实都是按标准生病的”。
我下面再列几个不同人群、不同情境适合不同标准的例子。
首先是和年龄有关的标准,成人和儿童是不同的。学过肾内科的肯定都对肾病综合征有印象。成人的诊断标准是:
- 24h 尿蛋白大于 3.5g/L
- 血浆白蛋白低于 30g/L
- 水肿
- 血脂升高
在儿童方面,尿蛋白就需要按体重计算,成了 50mg/(kg·d),白蛋白指标就成了 25g/L。
还有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是风湿免疫科的案例,这个案例强调了不同的临床工作中对同一个疾病适用不同的诊断标准: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有一个经典的美国风湿病学会的诊断标准:
1 晨僵,持续至少 1 小时
2 至少 3 个关节区的软组织肿胀或积液
3 关节肿胀累及近端指间关节,或掌指关节,或腕关节中至少一个
4 对称性关节炎
5 类风湿结节
6 类风湿因子 RF 阳性(所用方法在正常人的检出率﹤5%)。
7 X 线片显示骨质疏松或关节间隙狭窄。
注:表中 1-4 项必须持续超过 6 周,符合表中 7 项中至少 4 项者可诊断为 RA。
这个标准特异性强,但是敏感性差,出现这些表现,很容易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但是如果患者的病情已经到了这个程度再治疗,疗效就不好了。所以现在又有了一个便于门诊早期发现的灵敏度高的标准,可以及时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但是可能出现没有鉴别其他疾病的问题:
Daniel Aletaha ‡, Neogi T, Silman A J, et al. 2010 Rheumatoid arthritis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An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collaborative initiative †[J]. Arthritis & Rheumatism, 2010, 62(9):2569-81.
这个新标准通过计分的手段来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更容易发现早期的类风湿关节炎,不易漏诊,但是其他的部分疾病也可能有类似的表现。所以还需要医生进一步根据病情进行分析。
由此可见,医学的诊断标准是在不断修正和完善的,也是根据临床情境有选择性地使用的。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标准的变通,同样是需要有一定的根据的。变通有很多情况,我们往哪个方向变,又是基于哪条原理和何种理由呢?知识和规律本身都是可重复的,经验归纳都是基于大量样本的。没有对人体普遍规律的认识,我们就不知道对于每个个体,适用哪条规律。
二、治疗中的精确与标准
人们常说,现代医学是“千人一方”。一旦谈到标准化,就可能引起一种现代医学扼杀个性、不负责任的本能的联想,然而这种联想是违背事实的。
最简单的例子是,控制症状的对症治疗,是所有医学都常见的手段。对症治疗是高度个体化的。一个发热的患者,我们就要考虑退热治疗,感染的患者,就要抗感染治疗,脱水的患者就要补液治疗,贫血的患者就要输血治疗,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就要输血小板和血浆治疗。这些都需要根据病人表现进行的治疗。
至于手术,显而易见都是个体化的,要根据病人的身体解剖结构特点制定手术方案,根据病情、根据患者意愿、医学理由和社会心理理由决定术式。然而很多非专业人士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一切了之,所以才对现代医学提出这种有悖事实的指责。
而在一些应该采取标准化治疗的情境,同样是有自身理由的。标准方案是最多数人尝试过的成功率最高的方法,本质上风险最小最可靠对患者是最有利的,比如我们平常的一些“一线用药”。如果患者个人情况特殊,或者患者有特殊意愿,再加其他治疗。此外,标准的治疗方案并不一定就是千人一方。很多时候,给药方式、药物剂量等等也要参考患者的个人情况决定,最典型的指标就是体重和体表面积。
个体化治疗的原理同样是有章可循的,比如说,呼吸道感染要做痰培养、做药敏试验,要知道病原体是什么,这些虽然是进一步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背后同样是基于微生物学和药理学的基本原理,这些原理同样是标准化和普遍适用的。
三、精准医学是对循证医学的背叛?
近年来,精准医学的概念受到人们关注,这种个体化的医疗是医学进步的一个可能方向。然而,精准医学也是要以坚实的有可重复性的科学知识作为基础的。精准医学可能也表现为基于还原论基础上的个体治疗。在分子、基因或者其他微观层面上,一些个体差异因素可以得到客观、准确、可重复的阐释,精确呈现,医生可以根据这个患者的个人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这个所谓的新概念,和现代医学的逻辑,是一脉相承的,并没有什么原则性的冲突。我们得先知道哪个基因会导致疾病,才能知道要干预哪个基因。否则,如果连基本的生物学规律都没有认识清楚,个体化的有效性又从何而来?盲目行动无异于撞大运。没有准确的知识作支撑和指导,人就没法有效地个性化治疗。
至于循证医学,这个概念已经为许多人所熟知,在这里不多展开。可以参考
人类现有的知识都是有局限的,所以人们要努力寻找更准确的知识,这就有了目前的循证医学。在证据可靠的基础上,医生才有余地进一步变通,根据临床情境和患者意愿作出调整,不会好心办坏事,或者欲速则不达。
有人批评,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过于僵化,不真实,不能适应临床工作,样本选择和分组有问题。但是另一方面,所谓的精准医学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我们对疾病现象相关的微观机制,对疾病现象的个体差异的认识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即便认识充分,干预手段也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干预未必能保证达到效果,基因的表达过程中还有诸多调控环节,还有许多干扰变量,一样不是机械的、非常简单的过程。至于为了实现精准需要的检查成本更是一个问题。总的来看,我们对世界的本质的认识,总是有限度的。我们的研究方法也总是可能存在局限的。不论是循证医学、精准医学、转化医学……这些都是现代医学拼图中的一部分,各有各的适用范围,也可以互相补充。
精准医学和循证医学是为了更好地治疗,采用的两种思考路径。粗略地说,精准医学着重于本体论问题,把个体疾病的本质还原到了更细微的水平。循证医学的侧重点是认识论问题,目标是追求临床应用中知识基础的可靠。但是本质上,二者对提高医疗水平都是不可或缺的。分子和基因层面的单个因素未必能改变临床实践的结果,需要用更好的手段证明微观是如何跨越到宏观的,因此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和精准医学的指导方向也理应是相容的,二者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桥梁,是转化医学。这些医学的发展方向,虽然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些结论可能存在冲突,但是它们的终极导向是高度一致的,本质上并没有明显的冲突。
简言之,这些医学理念导致的共同结果,就是从基础到临床,从理论到实践,从分子、基因、细胞到个人、人群的医学知识、临床技术、医疗服务的高度相容性,把一个疾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把大批患者都治好。
医学即人学。现代医学是个庞大的学科,有着复杂的建制。如果试着把它的一些工作与哲学理念对应。基础医学和精准医学解决的就是疾病和健康的形而上学问题。循证医学、流行病学、临床试验方法解决的就是医疗卫生的认识论问题。经济学和政治学管理学问题,对应的是伦理学。而医学人文、健康知识传播、临床的沟通技巧、医学的文化研究,对应的是美学问题。这些领域的相互交叉渗透,有机结合,建构起了当代医学的全貌。
四、用历史主义的观点看待医学进步
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需要处理复杂的事务,没有多少直观感觉以供参考。这种情况下,没有标准,寸步难行。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人类的知识才从巫术这样的原始的形式,演化到了今天的现代科学文明。就好比祈雨演化和人工降雨,其实都是基于一定的因果律判断的,只不过前者就想斯金纳的鸽子一样,是一种基于迷信的行为。后者基于的是科学规律。
有些人觉得,现在的知识都不是保真的,那么这些知识本质上都要被否定,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虽然现有的知识都不能保证绝对正确,然而比错误还是高明一些的。
比如轻的东西比重的东西更晚落地,这个命题虽然早就被证明不正确,但是起码能符合我们日常的大部分观察,相比于什么都不知道,也是好的。
过去觉得高血压是生理现象不用治疗,这同样是有理由的,因为年龄增大,原发性高血压很多时候确实没有症状,患者无不适,要是没有长期观测积累的知识,我们确实不知道有无治疗的必要。这种情况下乱给治疗真不是过度医疗吗?
后来人们发现高血压对健康有坏处,有理有据,证据充分,才开始大面积对高血压施加干预。这其实是理念和观察水平的进步决定的,在过去技术落后的时代,过度干预是一种盲目行为。哪怕蒙对了,我们也很难把它和骗术区分开。而在技术进步的时代,如果我们还按照落后的标准去进行健康干预,那自然会损害人们的健康水平。在每个时期,采用当时最进步的标准,就是一种收益比较有保障风险相对较小的策略。对历史,我们要怀着同情之理解。但是对现实,我们应该精益求精,尽量给每个人采用最高水平最合适的治疗方法,这就是个体化与标准化的有机统一。
除了在理论上讲,一部分人认为有些知识一旦出问题,可能导致人类的自我毁灭,比如核物理、生物技术这些前沿科学的知识,一旦变成产品,又出现了错误可能有不可控的后果(这个观点当然也是可以质疑的)。我们日常用的大部分知识和技术产品不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一般情况下,都是知识和技术越发达越好,知识的价值一般情况下都是正面的。
五、有章可循的外部优势
医学上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还有若干明显非临床因素的优势:
司法上有法可依。一旦在诊治过程中出现问题,至少可以有一定的公认的处理流程,让人们讲道理,而不是诉诸暴力。不然一旦发生不良事件,根本不知道追究谁的责任。
阐释清楚,标准简明,便于教学,便于培训大量的医生,促进公共健康。
从伦理层面上,可以确保医疗公平和基本人权,让不同经济水平不同地区的人都享有基本的卫生保健,和等同质量的医疗,这在公共健康层面上是大有帮助的。
预防保健方面,基本的健康知识都是一刀切的,但是可以保证大部分人的健康,比如饭前便后洗手。比如戒烟限酒。确实不是抽烟的人都有健康问题,但是不抽烟的人明显容易比抽烟的人健康,这种一刀切的标准其实是最好用的、最适合大众掌握的,有效的健康促进手段。
比如可以看看《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66 条》,都是些简明扼要的基本原理,不是很好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