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原生家庭」为什么会成为流行病?

$
0
0

日报标题:出了问题就怪父母、怪童年,这种观念为什么会流行起来?

动机在杭州,微信号 happinessclass,幸福课

我上大学那会,经常去图书馆,找本厚厚的哲学书垫着睡觉。那时候经常被我睡的哲学家有康德、黑格尔、尼采和福柯。前一段时间学叙事疗法,忽然又看到了福柯的名字,而且他的思想已经成为了叙事疗法的哲学基础,顿时觉得如见了老情人般的亲切。我一点都没印象自己读过福柯的什么书,因为每次一翻开就睡着了,但不知出于何种原理,他的思想不知不觉从睡梦中钻进了我的脑子里。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老人家说过,「定义问题」的本质是一种权力。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定义精神疾病来确定哪些人群、人群的哪些行为是异常的、需要被改造的,而能定义问题的人,当然是有实施改造的权力。因为我是睡梦中读的书,我也有些忘了这些思想是不是福柯的,但鉴于了解他的读者并不多,所以我就放心大胆地断定就是他说的了。

我之所以想起福柯的这些思想,是因为我最近经常遇到一些来访者,他们的问题各有不同:与恋人不和、对工作不满、情绪不稳定等等,但是当聊起我们咨询的目标时,他们的目标却相当一致:「我想解决一下原生家庭的问题。」

最开始我也觉得没什么,毕竟原生家庭确实对人格影响深远,我自己所受的一些心理咨询的训练也会涉及原生家庭如何影响我们与人相处的主题。但是当越来越多明显有现实原因的来访者——比如正经历失业或离婚困惑的来访者,也会对现实的困境视而不见,而把自己的问题归因为没有处理好「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影响时,我不禁好奇起来:在千千万万种关于他们问题的归因方式中,他们为什么选择了「原生家庭」作为问题的根源?

按福柯老师的思路,是谁定义了这个问题?为什么来访者选择(或顺从)了这种定义?谁从这种定义中得益了?而谁又受损了?

前一段时间我遇到一个来访者,大学毕业两年了,找了几份工作,活多钱少,都不太满意,总是干了几个月就辞职。最近干脆就不工作了,在家玩玩游戏,有时候也看一些心理学的书,想努力让自己振作起来。他父母很着急,所以陪他来做心理咨询。当我问他们想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时,儿子说:「我的问题主要是原生家庭引起的,因为我爸特别有控制欲,我从小就被教育听话,被我爸逼着学习,最后选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所以现在才不想工作。我想解决原生家庭的问题。」

父亲听完儿子的叙述,勃然大怒:「什么原生家庭的问题!你这就是品行问题!你知道我们当年怎么在单位起早贪黑、端茶倒水才能得到领导的器重?像你这样不肯吃苦,嫌这嫌那,怎么会有单位肯要你?」

抛开这对父子的关系不谈,你看,虽然同样的问题,每个人的定义却不同。而自个对问题的定义中,谁获益谁受损,谁有权力指责别人而谁成了被指责的对象,不言自明。

今天的读者可能觉得「品行问题」这种说法既老土又笼统,很不科学。可是在当年,把沉迷于游戏、晃荡着不工作定义为品行问题是再正当不过的主流思想。而且这种定义背后有整个世界观和方法论做支撑:「品行不好」怎么办?思想政治教育啊!

这几十年来,中国第一批受训的心理咨询师——其中大部分都是精神分析取向——逐渐成长起来,他们以破旧立新的姿势向大众发言。在他们的科普下,「心理问题」逐渐取代了「品行问题」,心理问题有原生家庭的原因也开始作为一种新的常识深入人心。

这当然也有道理,一方面,家庭本来就对人思想和行为影响重大,另一方面,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父母确实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要知道,他们可是在物质和教育都很匮乏、社会环境极度不安全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所以当人们想要通过学习心理学解决内心的困惑和不安时,很容易就接触到「原生家庭是我一切心理问题之源」的思想,并自然而然地觉得,这种说法太有道理了。心中的疑惑如迷雾遇见阳光,豁然开朗。

可是如果一种思想走得太远,也总让人生疑。按照福柯老师的思路分析一下利益得失,首先受益的当然是那些不遗余力推广这种理念的「心理专家」,因为他们说的其实就是「你有病,可是没关系,我有药啊」。说真的,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解释起来非常复杂而曲折,非这方面的专家不可为啊。所以很多人通过「卖药」变成一方教主。

再然后,「受益的」也包括认同这个理念的我们自己。就人的本性而言,人很难忍受那些模糊的不安,而一旦我们的不安有了一个名字,哪怕这个名字是同样模糊且不知如何解决的「原生家庭问题」,我们对这种不安的耐受力也会成倍增加。我们知道了这问题是什么,就至少有了了解它的途径和解决它的希望。

把问题归咎为原生家庭还有一个「好处」:我们可以从生活的承担者和决定者,变成无辜的受害者。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把问题归为原生家庭的来访者,其实并没有从原生家庭脱离。他们要么需要父母的经济资助,要么需要父母帮着照顾孩子,有些甚至还跟父母住在一起。对于这些来访者,「原生家庭」的问题更多反应的是他们从父母身边独立的愿望,或者类似青春期的反抗。所以很多人的「原生家庭」问题,其实是「如何从原生家庭独立」的问题。

这些「受益」让我们忽略了把问题归为原生家庭所带来的明显的坏处:(1)「原生家庭」已成过去,对过去的事,除了在记忆中回忆和重整,我们所能做得其实有限;(2)「原生家庭」的问题经常会引发我们对父母的失望和不满。而对大部分人来说,父母就是我们面对问题重要的社会支持。

我的意思并非是说原生家庭的问题不需要讨论——这变成了另一种掩耳盗铃了。况且就算引发了对父母的失望和不满,讨论如何和父母和解也可以成为新的咨询目标嘛!

我的意思是说,当原生家庭已成过去,它对我们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很可能取决于我们自己在多大程度上相信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们对原生家庭的信念会强化这种危害。

当然这种信念并非空穴来风,但是另一方面,过于强调原生家庭的危害(就像过于强调原生家庭没有危害),总会让我们忽略了,在成年以后,我们有权力和责任选择自己的道路和人生,在原生家庭以外,寻找到我们情感和生活的根基。

通过界定问题,心理学不仅讲述客观事实,而且也塑造社会文化,它挖好河道,而我们内心的不安就沿着河道顺流而下,无论是「拖延症」还是「原生家庭问题」都是如此,而它最终变成淹没良田的洪水,还是用于发电的资源,最终取决于这个河道通往哪个方向。

不信的话,我们来试想一下:

「一个因为私生子身份而被父母抛弃,由一对连中学都没毕业的、家境不好的父母收养,从小与其他孩子打架、不合群,经常受人欺负的孩子,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呢?」

这个例子是乔布斯。这样的名单可以列得很长很长。因为除了原生家庭,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或者事,好的坏的、损害我们的保护我们的,这些都在对我们的成长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你当然可以说,朱和乔的领导风格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可这也并没妨碍他们当上总理或者创立苹果嘛!

按:原生家庭的问题总会引来很多讨论。这篇文章在镜相发布的时候,有个读者说:原生家庭的问题要分两步:(1)承认自己的原生家庭有问题,以及(2)承认我们有从这种影响中复原的能力。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太限制在第一步了。本文主要观点有两个:1. 很多人的「原生家庭」问题其实是「如何从原生家庭独立」的问题;2. 我们对「原生家庭如何影响我们」的信念本身就影响重大。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镜相(hereandnow_jx)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