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企业一旦要 IPO,那审计的要求……比年审可高得多了
只说国产 IPO。
1、由于报告的需求者不同,普通年报和 IPO 对审计质量的要求天壤之别。
曾经有一种审计叫工商年检,后来公司法改了,就不强制要求了,也断了小型事务所的财路。这种审计,由于看的人是……约等于没人看,况且企业有税务管着呢,只要检查一下是不是凭票入账。于是风险极小,报告谁都敢签。这种法律强制要求,并不要求审计质量,企业对审计也没什么要求,给我报告就行。于是收费低,业务简单。
另有一种,是大型非上市公司的审计,主要是股东想看看经营业绩。有很多国内大型不缺钱公司,外资公司,都属于这种类型。由于审计报告开始有人看了,管理层需要开始根据审计报告分析公司业绩,花了钱了,也要求事务所提供对应的服务。审计内容开始变得有血有肉,认认真真的拿钱,提供相应服务。
IPO 审计,审计报告拿给券商,并根据数字撰写招股书财务部分,交给企业老板,交给证监会作为申报材料,并从预披露开始对社会公开披露,接受各路仇家投诉。会计师一个字签下去,券商律师证监会企业老板,所有 IPO 相关财务数据,均以你这一封报告为准。所需要的谨慎程度可想而知,甚至在过年后的第一周,把报告未签字的初稿给券商,对于部分待确定的事项,券商都会提出调整意见。哪些东西要披露,哪些东西不要披露,都是中介会议多方商讨,最终确定的。
申报材料交上去之后,证监会会出反馈意见,如果前期工作不扎实,会很难受,之前挖了一个坑,就要挖十个坑来填,甚至有可能因为之前审计工作不严谨而导致 IPO 失败。举个栗子:
看看主要问题有多难答!!!
2、现今 IPO 企业,会计基础较为薄弱。问题层出不穷。
IPO 审计,除了三年一期合并报告之外,还有内控鉴证、差异比较、税务报告、非经常性损益四个小报告。
企业一旦要 IPO,势必是边辅导,边审计。上市公司有 60%以上利润不过 2 千万(数据聊天得来,勿纠结),拟上市公司一般也就是千万级的利润,公司内控不规范,财务核算不严谨,甚至使用古老的会计准则,财务都是凭票入账,对财务数据基本上不分析不利用,分析数据不合理之处也没有寻找原因。部分企业甚至有账外,大量跨期,收入不确认全在预收款挂着。一旦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调整,带来的税务成本,都不是一个审计小兵拍脑袋能决定的。各方沟通,调整方案。
而这些问题,在普通年审的情况下,神经粗的老板说签也就签了。
3、企业体量,决定了重要性水平不可能很高。
很多时候某些大型非上市公司动辄重要性水平上千万,但是 IPO 多数时候只有三四百万。有时候一单生意,把审计骗过了,就完爆重要性水平。于是风险提高,大量的细节测试,对于货币资金 / 票据结算的高度关注,对于收入确认原则的准确执行,对于内控流程的漏洞带来的种种财务后果,较普通年报都尤为复杂。
4、有目的就有风险,目的是 IPO,企业瞎搞的风险就大。
曾经 IPO 是要求业绩的,为了提高成功率, 企业自然是希望年年增长。审计小狗在控制自身风险的前提下,肯定是要为客户美化数据的。你既要防着人家乱搞,又要帮着人家搞。比一般年审烧脑的多。
5、IPO 具体要求越来越高。
好企业,早就上市了。现在 IPO 的企业,基础越来越差,监管部门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记得 12 年发布了 12 号文,新增了财务核查。新一波开闸后,上了一大堆,后来放慢了看材料的速度,而且前几周证监会还发布了借壳上市严格搞你的规定、从此以后 IPO 审核更加严格的公告等。监管机构,也是借着上市这件事,促进企业规范,发挥会计师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同时不提升会计师的地位。
至于企业 IPO 成功之后,摇身一变上市公司。那审计,又是另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