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我们能得到的永远都是猜测,不敢相信,又不敢不信」
我被约稿分析社会热点事件:「这背后是什么心理?」分析人物心理:「说这话的人是怎么想的?」分析深层动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对我来说,这些稿子都很难写。以前当然也写过不少,现在不愿意写了。逞一时嘴快,揣测一下别人的心事,这些话说起来倒是简单,但是当真说得准吗?我又不懂读心术。何况就算我懂,说出来也没好处。
为什么呢?举一个别人的例子。一个女生问:「哎,我男朋友说他彻底不跟前女友联系了,但他偷偷看她的朋友圈,还点赞。你分析下他这是什么心理?」遇到这种问题,不用非得学过心理学,你大概也能说出:「这绝对是渣男,赶紧跟他分手算了!」这话真的负责任吗?好吧,就算你真懂读心术,窥探过这个男生的隐秘内心,百分百确信他真是一个渣男。你怎么证明你是对的呢?她又会怎么听取你的意见?
有相当的可能,她根本不听。你态度坚决的同时,她反而表现出犹豫退缩:「啊?可是他看起来不像这么一个人啊?」你信誓旦旦地向她保证:「不会错,我看穿了他的心思!」那也没用,她完全可以怀疑你看错了——心理学家出错的时候还少吗?事已至此,不如及时住口,否则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你会在心里发誓今后再也不给她建议了:「反正也不信我的话,干嘛问我!」
另一种可能是,女生对你的意见无比看重:「是吧!果然你也这么觉得,我这就找他算账!」你大概很得意自己的分析有作用。——但是先别高兴太早,这件事并不只是你一个人的功劳。多半在她心里已经存在同样的猜想,只是要从你口中得到验证和支持而已。就算没有你,她迟早也能找到其它支持。但既然你开了口,就要小心将来某一天,她男朋友把整件事算到你头上。因为女生很可能是这么找他算账的:「闭嘴!我闺蜜 / 心理学家都说你是个渣男!」
最后这一点,我的教训是惨痛的。作为一个常常信口开河的心理学工作者,我写的很多文章都会有读者留言:「哈哈哈,李老师说得太解气!我把这篇文章转给我男朋友 / 女朋友 / 父母看了!」继续往后面翻,还有:「李老师,我女朋友 / 男朋友 / 孩子把这篇文章转给我看了,我觉得完全是在胡说八道!」
这是一个普遍规律:人们更容易看见他们想看见的东西。所以,如果你认为某件事分析得靠谱,很可能是你已经有一部分的愿望,认同这个方向的分析。比方说,你最近刷爆信用卡买一大堆东西,刚好有点后悔,想节制一下欲望,这时候看到一篇文章,分析购物狂的心理特征,你可能一拍大腿:「这说的就是我啊!」转,大写的服。但如果你刚跟老公吵架,老公嫌你买得太多,你还在气头上,这时候看到同一篇文章(很可能是你老公转来的),购物狂就是缺爱。你觉得它写的全是狗屁:「罗里吧嗦说一大堆,你买过东西吗!」
说回开头的例子,再换一个角度,我们真能分析出她男朋友的确切心理吗?别忘了,我们不懂读心术,看不到另一个人的真实内心。同时我们也没有上帝的全知视角,这就意味着我们并不知道她男朋友「事实上」做了什么,我们只知道「她认为」男朋友做了什么。不要小看这两个说法之间的差距。
我并不是假设一个人会故意说谎。但就算她想努力呈现出全部的事实真相,最多也只能讲出她看到的,接触的,道听途说的全部「事实」。——必然不等于事实的全部。这里已经有了很大的信息折损,更何况这个人可能只记得一部分,遗忘了一部分。讲出来的时候,又只能从记得的那部分里,抽取「最有代表性」的一小部分。这些事之所以被记得,被选取,被讲述,另一些事之所以被遗忘,被忽视……是因为讲述者心里已有预判。预判同样还会影响她讲述过程中的用词、语气、表情、节奏,情感上的褒贬,甚至可能是事实本身的出入。
好吧,这一段说得很复杂,概括起来只要一句话——
一个人讲故事的方式,往往已经暗含他(她)对故事的分析和评价。
在这种情况下,分析故事主人公的心理,怎么可能得到真实的答案呢?分析所得的,也不过是「讲故事人以为的故事主人公」的心理而已。
「我男朋友说彻底不跟前女友联系了,但他偷偷看她的朋友圈,还点赞。」
在这句话里我们真正分析的,不是她真实的男朋友怎么样,而是她对男朋友的「分析」是怎么样的。她从男朋友身上选取了两个点,一是彻底决绝的表态,二是言而无信的暗通款曲。不交代其它背景,只强调这两个点的对立冲突,以及「彻底」,「偷偷」一系列词的渲染。我们得出的,是她心里已有的倾向。
——无关乎那个人,暴露的更多是讲述者自己。
如果在心理咨询中,遇到一个人转述,请咨询师分析另一个人心理的情况,我们就要提很多问题,去尽可能还原事实本身。事实已经湮没在讲述的过程中,我们还原的就是这个过程中,讲述者对故事的建构。得不到第一手材料的时候,去分析一个人获得材料的过程,远远重要于对材料本身的分析。
「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跟你说不再跟前女友联系的?」
「他说了这句话,你是怎么回应他的?」
「后来你是怎么样发现他偷看前女友朋友圈的事情?」
「在那前后,你和他之间还发生过别的事吗?」
——但最重要的问题,其实只有一个:
「在你自己心里,你怎么理解他这件事?」
这种回复有时候仿佛在耍滑头。本来是我请专家分析别人的心理,专家却让我自己谈理解。我当然有我的理解,可是我哪里知道对不对啊?
但是,这里有一个很残酷的事实:「对不对」其实并不重要。因为我们做出的反应,永远不取决于真相如何,而只取决于我眼中的「真相」如何。譬如半夜惊醒你的一声响动,你当它是屋里的贼,就会惊惧戒备;当它是外面的路人,就会无动于衷。几分钟之后你或者会确认事实真相,但是在响动发生的当时,我们都只能根据心里的猜测展开行动。可能猜对了,也可能猜得不对。
对不对,我受的都是猜测影响。
说得再极端一点,涉及到他人内心的想法时,我们永远只能靠猜,而搞不清究竟是真是假,是对是错。谁又能窥视别人的内心真相呢?江湖险恶自不必说,亲如枕边人,正在如胶似漆之时,对方说一句「我爱你」,你又如何能分辨其中有几分真实?又有几分是甜言蜜语的欺哄?永远无法确知,只能选择是否相信。——你相信是真的,就回应以爱;你相信是假的,就回应以厌弃;你相信是半真半假,就回应以将信将疑;你相信是蠢话,就回应以苦笑无奈。
不取决于对方,只取决于你的猜测。
而你其实不知道猜得对不对。
想明白这一点,刚开始或者会觉得难以忍受。但仔细想想,这不正是我们日常的生活么?我们就是因为无法真正「确定」别人的想法,同时又有着太多「猜测」,才觉得需要旁观者的指点。但我们能得到的永远都是猜测,我们不敢相信,又不敢不信。
我们把自己「看到的」信息讲述一遍(自以为算是客观全面),对一个我们挑选出来的专家(自以为算是令人信服)。但我们正在不知不觉诱导某一个结论:对,这是一个渣男。那是我们内心深处,举棋不定的一个声音。有时候,我们通过向别人寻求意见的过程,获得「果然,你也觉得是这样」的确认,表面上来自第三方的判断,让我们仿佛更有底气一些,实际是我借他人之口,重复一遍推导过程而已。另一些时候,我们让别人说出我们心里的猜想,只是方便我们反驳自己。
「这是一个渣男。」
「不可能,他看起来不像这么一个人啊?」
仔细想想,两个声音都来自提问者本人:既怀疑,又不愿怀疑。怀疑加重了不愿怀疑,不愿怀疑又进一步维持了怀疑。因为内心的纠结实在太强烈,必须找到另一个人,投射给他一个部分,才好让自己充分拒绝这个部分。分析者越是卖力地坚持,提问者就越是可以一脸无辜地反对。这就形成了文章开头的画面,分析者火冒三丈,觉得不被信任,而提问者反而立场坚定起来:「是别人在怀疑他,但是我绝对不会。」——你看,这就是我为什么不愿意分析别人。你以为是站在上帝的立场洞悉人性,但你其实不知道被用来做了些什么。
唉!说是不分析,不知不觉还是分析了这么多。这些都是我对别人的猜测,很可能并不对。你认同哪些部分,就拿去用哪些部分吧。不客气。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therapistl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