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明明在市场里占优势,为什么滴滴总是要买下竞争对手?
为什么滴滴总要靠合并解决问题?
为什么对手一补贴,滴滴就头痛?
滴滴第二次因为合并站在镁光灯下,上一次滚床单的对象是快的,这一次是 Uber(中国)。我相信,第一次合并之后,很多人没有想到还有第二次,因为理论上第一次合并之后,滴滴出行已经掌握了国内出行的近乎绝对的垄断地位,最高峰时候在自己市场的垄断比例不亚于 BAT 在各自市场的市场份额。在这种时候,按互联网常理,第一名会利用自己的市场优势,坚信时间站在自己这一边,碾压对手,把对手边缘化,而不会说再坐下来和对方谈合并。
为什么滴滴和 BAT 不一样,总要依靠合并对手来解决问题?为什么滴滴快的之后,Uber(中国)成为滴滴不能轻视的对象,滴滴和 Uber(中国)合并之后,易道或神州会不会成为滴滴下一个头痛的对象?这些问题都能变成另外一个问题:滴滴和 BAT 有什么真正不一样的地方?而这些不一样,让滴滴在出行领域变成和传统公司有一点相似,在自己最优势的市场里面,很容易被第二名羁绊?
答案应该是客户增益问题。也就是一个客户能否给另外一个陌生客户带来增益(好处),这个增益可以是钱,也可以是便利,也可以是快捷等等。如果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能让客户给其他客户带来增益,那么其一旦形成规模优势,客户市场份额会自然形成超级护城河,走向强者愈强。比如,微信上你每增加一个用户,很容易给其他用户(这个用户的朋友)带来增益。比如你上微信了,对于你的同学、同事来说就是增加了一个好处,他能更快更便利的找到你。同样,同学、同事到微信上来,也能给你带来好处。淘宝也是如此,你去淘宝交易,你交易的记录或评价,都在给其他陌生的购买者带来便利。不少人都能看到,一些京东的客户,在交易前先跑天猫看一下同款产品的评论,然后再返回京东购买这种案例。百度搜索,通过别人搜索的无数关键词,不断优化搜索的质量,别人搜索一个冷僻词,通过他的点击选择,让正确的词条获得更高的优先级,然后第二个客户进来同样最后冷僻词,能因为上一个客户看到更准确的词条放在更优先的位置。
因为有客户增益,所以 BAT 在各自的领域,一旦突破临界点获得市场优势,他自己的客户会形成非常强大的客户优势,这种优势是对手就是补贴都很难超越的。除非对手能通过补贴从而让自己快速的达到压倒前者的临界点(这几乎不可能,如果落后者靠补贴,优先者只要少量的补贴甚至只要依赖自己客户增益的优势,就能保持优势还能消耗对手的资金导致对手垮台),所以米聊在对手达到规模临界点,就快速失去自己已有的市场份额,就像来玩,烧钱补贴,最后补贴一停(春节红包一停)用户驻留如潮水一般退去。所以拍拍当年不管怎么补贴怎么烧钱,淘宝是丝毫不惧。因为腾讯对拍拍的流量或资金补贴,能勉强守住份额就不错,补贴一停,对手的客户增益优势就让自己立刻掉下悬崖。
但是反观滴滴,客户互相之间的增益几乎没有。你需要滴滴出行的时候,你会真的像淘宝一样去选择一个高评价的车主来乘坐么?不会,夏天太阳这么大,能来一个即使是三星评价的车,你也会毫不犹豫的坐到车里。你今天坐过车的行为,除了给车主好处,让车主更愿意上街之外,你的数据行为几乎不能给其他乘客带来好处。所以,这时候,竞争对手就也很容易依赖补贴进入这个市场。因为补贴就能让车主愿意上街,让乘客愿意下 APP 愿意去选择后者。所以神州和易道进一步还做出充 100 送 xx 元的模式,在补贴中甚至把客户固化下来,你真充了 500 元到神州那正常还是要慢慢用掉吧。还有用车的地域特点也让补贴更容易操作,BAT 很难通过地域进行专门的补贴,所以一打补贴就是全国大战,但用车不是,Uber(中国)可以只要在部分城市做的风生水起就能让滴滴觉得卧榻之侧的隐痛。
最后乘用车市场成为一个大资金的市场。你足够有钱,你就能进来成为一个有份量的玩家,这个护城河变成资金护城河而不是用户增益护城河了。这也是为什么腾讯烧钱做搜索,阿里烧钱做来玩,百度烧钱做电商,他们之间互相寄望通过烧钱烧到对方的核心腹地,最后结果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钱烧了无数,连水花都不响,对方几乎不痛不痒。但出行市场就不一样,只要烧钱就能进入到对方核心腹地,而且对方会如芒在背,而且只要对手烧钱不止,自己就会痛苦不止,所以双方要合并。
所以在互联网上,客户增益带来的护城河稳固远远强于资金护城河的稳固。所以,对于滴滴来说,要想解决“靠合并来解决问题”这个问题。就需要找到一条真正能带来客户增益的模式。
我们将知乎上关于 O2O 打车软件的讨论整理到了下面这个合辑中,这些专业见解来自互联网、科技、商业和法律等各个领域,更多优质内容期待你的发现,更欢迎一起来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