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那些又新又厉害的最新医疗技术,为什么就推广不动呢
大家久等了,这篇文章酝酿了我足足两个礼拜,实在是因为不想匆匆描述一番,枉费了自己读这篇论文时候的激动之情。
先来介绍一下 AOM,这是 Academy of Management 的缩写,特指“美国管理学会”,专栏读者中学医的朋友应该占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并不太清楚 AOM 之于管理学的分量,那么不妨换个角度来说说吧。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篇优秀论文,是从每年向 AOM 旗下杂志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投稿的数千篇论文中有幸得以刊登的 60 篇论文中,经一溜管理学大牛评选而确定的。完全可以认为,AOMJ 刊发论文的难度比肩 Nature、Science、Cell 发文,其优秀论文约等于以上科学杂志的年度重磅吧!
我读到的这篇论文题目是 The nonspread of innovati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professionals,原文洋洋洒洒 18 页,详尽论述了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证据显著的最新医学技术有些能得到顺利推动,而另一些却很难推动呢?
原文我也给你们找好了,要是不愿意看看原文,那么就随着我的解读来一场头脑风暴吧。
AOM 对这篇文章之所以有资格获得优秀论文称号是这么描述的:(本文)以医疗机构为切入点,致力于解决“为什么证据显著的最新医学技术有些能得到顺利推动,而另一些却很难推动呢”这一难题,文章详尽的调查方法和按论证节点进行的调整和优化,实为实证调查之典范。
AOM 显然是从方法论的角度背书了本品论文的优秀之处,实际上,本文作者又是如何操作的呢?首先是提出假设,作者在文章开头描述了调查之背景: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署(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发现 8 项新式医疗手段虽然有着很强的医学证据,但是在推广普及形态上有着很大的不同,有一些成效卓著,为国家医保减少了很多浪费,但是另一些却并不怎么样反而收获不少抱怨,为什么在同一套管理体系下,会有如此不同呢?
作者们就此先行提出了两个假设:
其一,新式医疗手段的证据越充分,那么普及之路就越顺利;
其二,普及新式医疗手段的机构和人员越精简,那么普及效率就越高。
我们知道,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cine, EBM)已经成为了现代医学的基石,“常识”来说,如果某项技术证据充分(证据强度高),那么就认为这一措施是循证的那么它“当然就应该”成为临床的优选治疗措施。同样的,如果某项技术涉及跨学科和多流程,则定义为复杂程度高,而诸如仅仅是服药之类的简单措施则定义为复杂程度低(简单)。基于以上描述,NHS 推行的 8 项措施是这样的情况:
根据假设,理应推定左上角(阿司匹林预防心衰和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性疾病)的措施更易于推动,而右下角的(产后综合护理和理疗)似乎就不会那么乐观了。结果如何呢?来看真实的普及态势:
可以发现,论文开头的假设似乎完全落了空。请注意,事实上,技术简单且证据充分的“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却并不容易推广,而涉及多学科且证据一般的“产后综合护理”却相对容易推广……更有趣的是,计算机技术虽然证据确凿,虽然负责一点,但是也不至于最难推广,但是现实真是悲剧……补充一句,你们懂的,国内有很多慢病管理 app 拿了风投,然而似乎现状告诉我们然并卵…… 风投原来不读书……
难以置信么?看似多么头头是道符合逻辑理念的阐述,都有可能失灵。面对并不友善的现状,本文作者们是如何应对的呢?他们接下来采用的方法被管理学界成为差异法(method of difference),传承自跨领域大师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其要旨是对比不同结果的案例,逆向推出差异的原因。
在本文的案例中,作者们选定了分别处于极端的 2 个案例(即“阿司匹林预防心衰”和“计算机介入预防脑卒中”)展开推演。我们来考察一下作者们的思路。
关于阿司匹林,作者们从两个层面来考察了其普及态势。一个是国家层面的,即国家 / 地区医疗政策是否倾向于推广阿司匹林的使用。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原因有二,一曰阿司匹林采购价格低廉,二是操作层面上几乎没有门槛;另一个层面则是个人,这里作者又分别考察了两类人群,其一是患者,他们认为阿司匹林价格低能够负担且服用十分方便;其二则是医生,作者们首先从调查阶段(1996-1999 年)内的阿司匹林文献发表数量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此段时间内不仅阿司匹林相关论文的数量有增多趋势,且有关学术讨论会的数量也有增多,不仅如此,针对部分医疗机构的个案访谈也显示在以上背景下,有相当机构在变革者(change agent,一般是院长、相关科室主任)的推动下,就普及“阿司匹林预防心衰”组建了专项小组,衍生出一种医生 - 护士 - 患者多层面协作机制,责任划分十分清晰(医生处方、护士监测、患者执行),做到了各就各位,从而提升了效率,同时也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基于上述分析,作者们认为,从管理学角度来说,“阿司匹林预防心衰”这一策略至少顺利地跨过了两个壁垒,来自机构的政策壁垒和来自参与者的认知壁垒。跨过壁垒意味着职责的重新划分和价值的重新定位,这是措施顺利普及的要件。
另一方面,关于“计算机介入预防脑卒中”,理论上它当然是会给各方带来受益的,智能化减少了重复劳动,解放了医生,而患者则不必每次都预约自己的专科医生,怎么看都是好得很的一个措施…但是事实上却普及最为艰难。和“阿司匹林预防心衰”一样,作者们也首先尝试从国家 / 地区层面分析这一情况,结果是针对“计算机介入预防脑卒中”,推广者(文中案例为保险公司和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外包公司)一开始就着眼于所谓的关键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KOL),而这些人与措施参与人事实上没有更多环节进行互动(文献、研讨会…),虽然 KOL 一定意义上也可悲视为变革者,但是这其中却横亘着机构的政策壁垒,且参与者类型的复杂性(多了比如保险公司和计算机开发公司)也决定了博弈各方价值定位的认知不清(参与者的认知壁垒)。上文说过,这两点是为措施普及的要件,所以“计算机介入预防脑卒中”的失败看来也不是无根之木。
在比较了 2 个极端案例之后,本文作者尝试将结论套用在剩下的 6 个案例中,大家不妨尝试自己分析一下,结论当然是政策壁垒和认知壁垒的存在导致了推广的不利。我们不妨设想一下自己身边的案例,比如上文我提到过的国内诸多慢病管理模式都没有站起来,除了政策因素,似乎也有社会认知问题的存在。
长期以来,我们似乎一直有一个印象,那就是专业机构比普通团体会更加倾向使用新技术和新措施,但是这篇优秀论文却告诉我们,也许这个经验性结论大概只能适用于单一组织,而一旦涉及多方参与的复杂人际网络,则可能涉及多个专业机构(比如上文的政府、医院、医疗人员和患者,还有所谓保险公司、计算机公司等等),这其中必然存在多种壁垒,如果产生职责不清、价值定位模糊,那么必然引发普及不利,在管理学上,各自为政的专业机构又被称为“自我封闭集团(self-sealing group)”,这当然是上文所述壁垒的必然结果。
实际上,这篇优秀论文包含的内容不止于此,更多细节和调查方法,还是请读者们自行阅读,本文解读若有不妥之处(必然藏了我的私货),还请理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