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同样是阅读,「刷」和「搜索」,差异巨大
曾经有调查说,现在的年轻人读书少了,但阅读量总体还是增加的。他们整天拿着手机看各种资讯,看微博和朋友圈还有各种社区,这都是在阅读。你可以说他们不读书了,但不能说年轻人不再阅读了。
但大量的碎片化阅读,是否真的能吸收这些信息,或者说阅读的信息是否都有用就成为了新问题。看了朋友晒旅游、吃好吃的、拍孩子、发感慨,看微博上的娱乐新闻、社会新闻、行业新闻,那都是他们的生活,这些对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宝贵的大脑和思想有啥帮助呢?
所谓碎片化的阅读,表面上是阅读时间的碎片化,以更小的单位时间看东西。但实质上是没有目的、没有语境、没有系统性地去阅读了很多信息量极少的、没什么卵用的资讯。如果你想研究怎样高效地看书,你可以去看《如何阅读一本书》,把它打碎,分成 100 个单元,每个单元看 5-10 分钟。把所看所思所感记录下来。你说这是碎片化阅读吗,其实不是。这和每天无意识地习惯性地被动地去刷朋友圈和微博完全是两码事。
即使是看朋友圈和微博,也能很高效地吸收信息。这在于你用什么目的去阅读,表现出来就是用什么动作去阅读。
刷和搜索反应出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和目的。我建议多搜索,少用刷。
刷是看遍信息流上的信息,被动地去看,一条一条下来,有什么看什么,感觉也挺有意思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十几二十分钟下来,有用的没几条,思辨的长文章也看不进去,娱乐性强的能获得很多眼球。你可以做个试验,一般微博和朋友圈上的信息,定时集中处理下就可以了,哪天不看也不会损失什么。
而搜索则是目的明确,带着问题去找信息。在微信里,在微博上,在知乎或者百度上,在电子书店里,找问题的解决答案。它是主动的,有目的去找信息阅读后吸收效率就高,而且能解决当下的问题。举个例子,比如我最近尝试把高效读书方法整理成一本电子书,那我就会尝试去把这个事情拆解成一些我不太确定的问题,看看朋友圈、微信群和公众号这个大池子里是否有其他作者提到过,我可以学习借鉴一下。提出问题:怎么写书?怎么找到有读书问题的读者?电子出版目前现状怎样,哪些电子书店适合自出版?等等。
这一主动一被动的转换,就能让你在日常吸收信息的效率上提高 5-10 倍。搜索,意味着你要想好、规划好问题,带着问题去找信息。而同时,减少刷的行为,减少这部分时间的浪费。
你可以把每天的问题都记下来,无论大小,尝试在一个集中的时间去搜索解决。如果这些社会化媒体里没有,那就找相关的书一起来解决。
目的性更强一些,行动力更强一些,把眼下碰到的问题都去找找信息,找找答案,有意识地选择性阅读,这才是高效的阅读方式。
另外,欢迎关注作者周昶帆的微博,我是一个科技记者,主要发一些科技和人文相关的好玩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