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控方证人》 随着叙事的波浪翻覆

$
0
0

日报标题: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杰作,精致又优雅

章漱凡,学电影的

《控方证人》是所谓好莱坞黄金时代末期的一部杰作。那时代的许多片子观看起来都让人有一种颇为从容、精巧的感觉,令人叹服。以下文字有严重剧透,强烈推荐未观看过影片的读者谨慎阅读。

影片在叙事上非常从容在于,采用大块的相同空间,利用人物的关系与情绪变化来推动故事走向。我们知道,切换场景可使叙事更为具有节奏,尤其是“内 - 外 - 内 - 外”这样的场景变换,很有帮助。然而,比利怀尔德的本片基本上只有两个场景——律师大人的办公室以及法庭。不过它又并非是《十二怒汉》那种单空间戏剧电影,它的叙事更接近普通的电影,有时空变化的穿插,也有场景变换带来的叙事过程。但不能否认的是,将办公室内的回忆片段包括在内的话,影片开始后的第三分钟,进入了办公室场景,之后镜头足足在这个场景里持续了三十多分钟!全片长度不过在 110 分钟左右而已。

那么,如此长久持续的单空间段落,是什么作用呢?先不看这个,我们先看看影片是如何利用闪回的:

《控方证人》如同许多有声黄金时代黑白片一样,有着超大的台词量,大量怀尔德式的俏皮话充斥期间,使得它不似一个戏剧样式,而更多是室内剧。而在一个室内剧样式中(譬如本片的法庭类型)来重现一出悬疑的谋杀案,闪回是必要的、容易的手段。但是考虑这样一点——怀尔德没有利用所谓的多角度闪回(这种做法现今非常流行)来描述那场谋杀,甚至连重要的谋杀当晚的任何闪回都没有。那么影片中的闪回有哪些呢?一共只有四段,前三段发生在影片刚开始律师的办公室里,讲述了被告伦纳德如何与受害者相识、重遇、相熟,明了简单;第四段发生在监狱,被告回忆如何与妻子相识。

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我们知道,电影相较于小说,其最大优势就在于视听,而重现谋杀场景其实是导演最容易的选择。但怀尔德不仅没有这样做,他使用的闪回与谋杀完全无关,而且完全没有打断庭审的过程。因而,本片的闪回仅仅是叙事上的一个辅助或说是铺垫而已,并不存在任何的“噱头”效果,也让本片的叙事朴实而直接,但亦十分有效。

当然,如果说这些闪回段落有任何其他意义,那就是铺垫和对人物的补充说明。怀尔德拍摄的这些闪回,无论其是否具有“罗生门”的意味,都在暗示着人物的许多特性,例如伦纳德对于老太太的那种勾引和谄媚,或伦纳德与妻子相识时的那种因战争而产生的种种错位关系。而这恰恰是对于影片悬疑叙事的一个补充。其实试想,假若“克里斯汀明明结了婚但撒谎说戴戒指是为了驱逐男人”这个细节让律师深深印入了脑中,而导致了他后来在法庭上当庭斥责对方是“骗子”,而蒙蔽了他的判断,那么这整出戏就显得即为合理而自洽。其实这对于律师的蒙骗也是针对于观众的。

说完闪回,再来说怀尔德这朴实无华的叙事方式。长达半个多小时的办公室戏份,自然是把所有人物和基本事件都抛出来了;而几乎紧随其后的贯穿全片后半部分的法庭戏份,则是事件的进一步发展,直至最后结尾真相大白。毫无废话的叙事在节奏上可以整理出这样几个关键点——第一是我们开始进入事件,即这桩谋杀案,导演给了我们一个先入为主的观点,那就是相信伦纳德是清白的,而与此同时我们会产生一个猜疑,那就是谋杀究竟是谁做的;第二,加强这个观点,并且抛出新的悬念,那就是面无表情克里斯汀的出现;第三,加强冲突,在事情似乎正常发展的时候突然让克里斯汀作为控方证人出场,让我们强化自己的怀疑,并更加疑窦丛生;第四,转折,那就是古怪口音的女人及信件的出现,导致判决完全走向另一个方向;第五,真相大白第一层,克里斯汀双重伪证;第六,真相大白第二层,克里斯汀三重伪证;第七,伦纳德背叛;第八,捅死伦纳德结局。

可以说,基本是以上的几个点决定了影片叙事的转折 / 强化。每个强化点包含了转折,每个转折点又强化了其他东西。影片最精彩的段落,恰也就是后五个关键点所在的二十分钟。对!最后五个关键点在短短的二十分钟内讲完,而最后四个则不到五分钟

这就是本片叙事波浪的秘密——利用整整 100 分钟的戏份,删繁就简,简化场景、人物、事件,把所有重心安排在不断强化观众的固有观念,以及对于氛围的渲染上。为何不在法庭辩论中使用闪回?我们需要注意到怀尔德不断强化法庭的某些“视听形式”,例如陪审团、证人席,甚至是呼号证人入庭的喊声,以及传递证物的程序等等,以此来强化这部法庭电影的氛围,把叙事局限在一段氛围之内。(这做法就更为类似《十二怒汉》)然而与十二怒汉不同的是,我们在前者的叙事中不断期待主角将十一名对手说服,同时通过言语来构建一个形式上的真相;而在《控方证人》,我们本似乎在期待着律师们做同样的事,但所有的言语其实都在最后一瞬间被击破。一百分钟的铺垫为了五分钟的高潮

因而,这一百分钟的铺垫不同于我们现在许多电影的做法,虚虚实实遮遮掩掩,故弄玄虚前后矛盾,而是扎扎实实简简单单,把场景与故事简化,把人物的状态做得非常扎实但又留有余地,使得最后的反转配得上那句话: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最后提几句这部影片的精致和优雅吧。就不提它稳扎稳打的室内调度、镜头设计,以及黑白年代那令人迷醉的灯光、影调,看看卡司,那些老演员们表现出来的劲道和人物质感,就魅力无穷。维尔福德爵士作为律师,虽在剧作中隐含着一个他是在为自己相信无辜的人而辩护的前提,但其魅力丰富,讨人喜爱。最后五分钟的戏,让维尔福德的正义感完全爆发出来,也完全翻转了克里斯汀与伦纳德的人物形象,这其中演员的演出实在功不可没。

最最后,献给我们的 Marlene Dietrich,当时出演时已经年过五十,却在影片中只能从她的手才能看出岁月的痕迹。献给她,《莉莉玛莲》的两位原初演唱者之一。

感谢阅读!


PS:我已开通值乎账号,如果有电影等相关问题,可在值乎“发现”中搜索“章漱凡”,期待为你解答。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