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科幻电影里那些俗套桥段和 bug,都是有道理的
我写过一篇文章:《俗套有理,bug 难除——谈谈科幻电影的结构与逻辑》,谈的就是这个问题,不过并没有直接给出“如何看待逻辑上有漏洞的科幻电影”的回答,不知算不算解答?要说其实很简单:绝大部分出色的科幻电影都不会有严重的逻辑问题,如果有,嗯,那它多半算不上特别出色的科幻电影。(文章见下)
在看科幻片时,我们经常有这种体验:影片刚演到一半,聪明的你就已经猜到了结局;一个配角刚开了个玩笑,你就知道他会在 3 分钟内死于非命,领盒饭走人;在众人面对外星怪物入侵无所适从时,一个毛头小伙子异想天开,你就能确定最终是他拯救了地球顺带抱得美人归……俗套俗套俗套,全是俗套。还有科幻片中无穷无尽的 bug:《独立日》中地球人用自己研制的病毒放到外星人的飞船中,毁掉了对方的电脑系统;很有“硬科幻”风格的《普罗米修斯》中,科学家居然跑到外星用碳 14 同位素来测定遗迹的年代!《超级战舰》中能让庞大笨重的战列舰像高速快艇一样做出大动态规避动作;更不用提《星球大战》里的飞船在接近真空的太空里呼啸飞过的经典“伪科学”段落了。这真是“俗套传三代,bug 毁全片”呀。
不过今天,我并不想和大家一起列举、批判、吐槽科幻片中的俗套情节、桥段以及各种反科学 bug(关于后者,我曾写过一篇《电影你不爱科学》)。恰恰相反,我是来为其辩护的!我认为:俗套有理,bug 难除。
三幕式与英雄的 12 步
科幻电影,或者说大部分商业电影都有俗套。整体上看,商业类型片的结构就是一种稳定的套路形式。绝大多数商业片,都遵循着“三幕式结构”(Three-act structure)——它来自亚里士多德时代就提出的戏剧理论,即所有戏剧都包含开始、中间、结束三个阶段,且需要按照某种比例来分配三者。这和中国古代写文章讲究的“起承转合”是一个意思。
现代商业片的片长大致在 90 分钟到 120 分钟之间,这三幕直接的比例基本是 1:2:1,也就是说,如果电影片长 90 分钟,那么第一幕序曲大概时间是 22 分钟,第二幕发展和高潮要占到 45 分钟左右,结尾第三幕也是 22 分钟。其中第一幕旨在铺陈,第二幕制造对立,第三幕则是解决。自然,到今天仍然有在戏剧结构上采用多幕的电影存在,比如《夺宝奇兵》就有七幕。但幕越多,故事就越发复杂,既容易让观众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刺激感到疲倦,又容易让人有雷同之感。
你看,难怪科幻电影一拍起外星人入侵来,都是一个套路呢——序幕:地球人平静的生活,顺便交待男女主角的环境、性格;接着第一幕的高潮来临,外星人忽然降临,令地球陷入混乱,主人公的命运或爱情也面临危险。发展:地球军队开始反击,但完全无效,N 小时之后,外星人就将全部摧毁人类文明。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打击。这一幕中会有主人公的爱情发展,他会在这个事件中脱颖而出占据关键位置,并发现了外星人的弱点。结尾一幕:人类只剩一线生机,主人公战胜外星人的办法看起来异想天开但也只能拼死一试,各种矛盾大爆发、大解决(包括女主角对男主角回心转意、之前一直阻止男主角的某配角或被杀或醒悟等等),最终主人公在各种机缘巧合天时地利的帮助下一击成功,消灭外星人,人类在最后一刻得救……哦,别忘了留个拍续集的小尾巴,比如让某个被炸飞的外星人肢体在最后一个镜头中动了一下,或者某个外星仪器忽然自动亮起红光向母星发出信号!(参考电影:《独立日》、《第五元素》、《洛杉矶之战》、《超级战舰》、《天际浩劫》、《世界末日》、《世界之战》、《变形金刚》等等)
其实不仅是这种描写外星人入侵的科幻片,你看看西部片、动作片,那个不都是有套路来的?这种三幕式的戏剧结构保证了故事发展的最基本节奏,剩下的就是在此基础上加以变化发挥了。商业电影的高明或优秀与否,往往不在于它是否有完全的创新,打破这些叙事规则。反而是看它能不能“戴着枷锁跳舞”,在规则中玩出新意。所谓“清风明月常有而四时光景常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更有趣的套路还不仅仅是三幕结构这样简单。有一位美国比较神话学学者约瑟夫·坎贝尔在 1949 年出版了一本叫《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的书,通过对东西方神话、宗教、传说的分析,总结出了一个英雄的原型,用 12 步概括了文学艺术中英雄历险的全部要素。“英雄从日常生活的世界出发,冒种种危险,进入一个超自然的神奇领域;在那神奇的领域中,和各种有威力的超自然体相遭遇,并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于是英雄完成那神秘的冒险,带着能够为他同类造福的力量归来。”(引自《千面英雄》一书)
这本书被好莱坞编剧们奉为圣经,通过对这 12 步或者说 12 种元素的排列组合,几乎可以把所有商业电影、小说的故事模式一网打尽!当年,乔治·卢卡斯就是受这本书的启发,才写完了《星球大战》的剧本。《星球大战》之所以成功,跟它主动采用《千面英雄》中的套路有极大关系。电影《星球大战》正可以看做是对这个理论体系的完美诠释。后来再版的《千面英雄》封面赫然就是以星战的画面为主的。
《千面英雄》把英雄历险的过程分为下面这 12 步——
1. 平凡世界(Ordinary World)
2. 冒险的召唤(Call to Adventure)
3. 拒绝召唤(Refusal of the Call)
4. 与智者的相遇(Meeting with the Mentor)
5. 跨过第一道门槛(Crossing the First Threshold)
6. 测试、盟友、敌人(Tests、Allies、Enemies)
7. 深入虎穴(Approach to the Inmost Cave)
8. 苦难(Ordeal)
9. 奖赏(Reward)
10. 归途(The Road Back)
11. 复活(Resurrection)
12. 拿到不死药(Return with the Elixir)
几乎所有科幻电影都会涉及到冒险之旅的内容,同时也基本都是关于英雄的——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就说过,科幻电影本质就是当代神话,是科技时代的寓言。我们用这 12 步可以分析几乎所有的科幻电影,当然,并非每部电影中这 12 个元素都一条不少,而且它们也不一定以这样的次序出现。让我们以《黑客帝国》为例,看看电影是怎样运用这一结构讲故事的:
尼奥是一名普通的 IT 白领。(1. 平凡世界)
一天晚上,黑客崔妮蒂找上尼奥,警告他正身处危险当中。(2.召唤)
翌日,上班时居然来了一班神秘人要捉拿尼奥,但他还不完全相信墨菲斯对他的帮助。(3.拒绝)
之后尼奥终于与传说中的墨菲斯会面。(4.遇见智者)
墨菲斯问尼奥想知道什么是 Matrix 吗:吃下蓝色药丸便回到原来的世界,吃下红色的便能知道真相。尼奥选择了红色的。(5.第一个门槛)
来到“真实的世界”之后,尼奥认识了墨菲斯飞船上的船员,接受他不同的训练和考验。(6.测试)
其后他们一行人被奸细出卖,墨菲斯在 Matrix 内被擒。尼奥跟崔妮蒂决定将自己再次载入 Matrix,到史密斯探员的大本营拯救墨菲斯。(7.深入虎穴)
尼奥发现自己竟能像史密斯他们一样高速躲避子弹。(9. 奖赏)
救出墨菲斯后(9.奖赏),他们准备尽快离开 Matrix。(10.归途)
崔妮蒂和墨菲斯先后离去,但尼奥却被史密斯探员一枪打死。崔妮蒂给了尼奥的肉身一吻后,尼奥居然复活过来。(11.复活)
尼奥终于相信自己就是救世主。(12.不死药)
毋庸置疑,《黑客帝国》是一部极具创新性、原创程度极高的科幻电影,很多的概念、影像、情节都别出心裁。但它也是一部严格遵循《千面英雄》中英雄历险模式的电影。可见,结构的模式化并不会导致影片落入俗套,显得陈词滥调,令观众厌烦。真正的问题是如何在你的冒险历程中展现全新的细节、场景,如果借结构更好地完成角色塑造,表达出新的思想与态度。比如《第九区》也可以用英雄的 12 步来分析,但其“外星人沦为地球灾民”的设定就非常新颖独特,更重要的是,影片通过这种设定和一系列细节去反映种族矛盾这一主题,把科幻电影的隐喻性和折射时代问题的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
Bug:逻辑还是真实?
结构的俗套并不会掩盖一部伟大电影,尤其是科幻电影的光辉。但细节的 bug 却可能毁掉电影。忘记哪位作家说过:看一部小说时,如果读者脑海中不断出现“这不真实”的质疑细节的念头,哪怕小说故事再好,内涵再深刻,也不会是一部优秀的小说(大意如此)。细节的错误、虚假,往往是编剧功力不足的缘故。但有时候,一些细节的 bug 也是编剧不得不做出牺牲的结果。完美无瑕的电影是不存在的,哪怕是能把一个镜头拍上数百遍,以追求完美著称的导演,如库布里克或希区柯克,其电影中一样存在着不少细节 bug——比如说在《2001 太空漫游》中,宇航员在月球活动时,你会发现他们的步伐与在地球时完全一样,并不像在一个重力只有地球六分之一的星球上的样子。这些 bug 多半无关紧要。
让我们从编剧的角度去看看文章开头提到的哪些 bug 吧。比如《独立日》中用人类的电脑病毒侵入外星人的系统这件事。首先,该片拍摄于 1996 年,那时候电脑对一般人来说还是很先进高端的东西。大众对操作系统、黑客、病毒等等还相当陌生。这个背景是编剧可以一定程度上无视 bug 的基础。
更关键的是,也许编剧可以把“以电脑病毒形式攻击外星人”这个点子编得很完美没有漏洞,但那会增加很多本来不必要的笔墨,让电影变得冗长无趣——我们可以设想,要想非常科学严谨地在《独立日》中让地球人成功,可能需要:增加人类获得外星系统的戏份;外星人系统被地球人研究;经过长期研究和反复测试,并创造了新的电脑程序、病毒制作之后,再想办法在结尾把病毒上传进外星母舰——而经过前面的剧情铺垫,你可能对结尾早已失去了意外的期待,剧情也变得更芜杂散漫。
这样讲并非意味着《独立日》里的 bug 就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只是说,这是编剧权衡之后,在有限的范围内找到的中规中矩、可用的、代价最小的办法。科学研究上有所谓的“奥卡姆剃刀原则”(Occam's Razor),也可以叫“极简原则”:若无必要,勿增实体。或者说:当你有两个处于竞争地位的理论能得出同样的结论,那么简单的那个更好。电影剧本也是如此。我们在普通的剧情片中到处都能看到不符合生活常识的“bug”,比如打车不给钱、出门伸手马上就能打到车、回家或出门不锁门、在咖啡馆要一杯咖啡却不给钱就匆匆离开……但极少有观众会因此责备电影不够真实。因为电影有其自己的逻辑,只要基本自洽,就可以让观众接受。
再比如说《普罗米修斯》,影片中的科学家们显得完全缺乏应有的基本常识:他们被忽悠参加一个完全不清楚目的的考察;他们跑到一个奇异的外星世界却在采集标本时完全不注意安全;科学家用古代的星图与历代的星图对照,最终发现了外星世界的地点,却全然不考虑数千年来星星的位置在地球人看来是发生变化的;至于说拿只适用于地球的碳 14 同位素方法来测定外星人年代的情节更是 100%的错误了。尽管有这么多 bug,我们仍然不能轻易把《普罗米修斯》划为烂片,为什么呢?因为这些细节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并不致命(请原谅我对大众科学素养的低估吧)。普通观众只要明白“哦,他们在探险,在做研究”就足够了。能按照正确的科技常识来讲故事固然好,如果没有,只要这些细节“看起来像真的”也就够了。
亚里士多德说过:“为了故事的目的,一个令人信服的不可能性要比难以置信的可能性更为可取。”换句话说,电影情节、细节的可信性与它是否在现实中存在无关。可信性是一种内在的逻辑统一。你看到《异形》中的怪物的血液具有强酸性,能够腐蚀金属时,不会觉得这不真实,是 bug。这个细节设定在现实中是不成立的,但它是可信的,在电影中是逻辑自洽的。
最后,我们再以《黑客帝国》为例,看看优秀的科幻电影在细节逻辑上是如何处理的——在《黑客帝国》结尾,影片同样是绝境大反击的结构:尼奥被 Matrix 派来的探员打死,墨菲斯和崔尼蒂等人期待的救世主似乎成了泡影,关键时候尼奥复活,忽然拥有了“超能力”,能静止子弹、钻入史密斯探员体内把他消灭——这个离奇的结尾却并无一点突兀不合理的地方。为什么?因为它并没有超出整个影片的设定(《独立日》中设想的是近未来,地球科技并没有巨大的发展,因此在影片中出现以地球人的病毒攻击外星人电脑的情节有点缺乏足够的逻辑支持)。但《黑客帝国》一直在暗示,尼奥需要掌握虚拟世界的本质,才能激发出真正的力量。既然在 Matrix 里大家都是程序创造的幻象,结尾的神奇就不难理解了:崔尼蒂之吻实际是给了尼奥部分自己的代码(这部分情节在《黑客帝国 2》里有更详细地描述,莫妮卡·贝鲁奇饰演的珀尔塞福涅非要尼奥吻她,就是要从他那里偷取部分代码),她的代码让尼奥的程序重新启动(或者不如说激活),尼奥得到这部分代码后终于升级,变成了救世主。这个升级了的程序能取得 Matrix 的 root 权(权且借用现实里的网络概念)。所有其他程序,包括探员,在尼奥面前全都呈现出源代码的状态,任其改写删除,尼奥就是这样消灭了探员史密斯。
由此,英雄历险的结构与逻辑严谨科学上可信的细节,完美结合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