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知乎日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为了中国市场而制的「大八件」怀表

$
0
0

日报标题:机芯雕花、十二时辰计时……这种老怀表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

芯随表动,钟表类科普微博@芯随表动

最早的关于钟表和中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元朝,只是当时钟表作为传教士的附带品在中国的存在感太弱。1514 年,明正德九年,葡萄牙人乘船来到中国广东沿海,从此踏上了中国大地。1517 年,葡萄牙商人及官员费尔南 Fernao 到了广州,而其与明朝朝廷的交涉被称为近代中国与欧洲接触的开端。1557 年,葡萄牙人租借澳门,并开始与中国进行贸易。在这来来往往的贸易交流中就开始促进钟表在中国的发展。

当时外销进入中国市场的钟表还是体积庞大的座钟、挂钟,为了吸引皇室和官员的注意,远在英国和瑞士的工匠为钟表添加了复杂的动偶和华丽的修饰。

当时对华输出钟表最大的国家并不是瑞士,而是英国。巨大的中国市场吸引了不少的英国制表师,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 Ilbery 意波利。Ilbery 意波利制造了风格极为华丽,装饰做工繁复的怀表,而这设计就奠定了后来出现的“大八件”怀表风格的基础。他学习了法国制表师 Jean-Antoine Lepine 于 1762 年制造的 Lepine 机芯,并将两者结合在了一起。针对中国市场而制的“大八件”怀表由此诞生。 “大八件”乃对此类针对中国市场怀表的俗称,名称来源于机芯主要部件由 8 个部分组成。但针对中国市场的怀表并不单单是大八件,只是因为大八件是最有时代特色的产品。

其实大八件可以看做是英国怀表的一种演变,因为中国市场对于这种风格怀表的接受程度很高,所以后来的日子里面将这个类型的手表称为“chinese watch”。

上图为 1710 年左右的英国怀表,在机芯装饰上和大八件还是有很明显的联系。只是因为当时钟表加工技术和发展水平的限制,其体积相对较大。法国制表师 Jean-Antoine Lepine 于 1762 年制造的 Lepine 机芯,对于这种英国怀表做了改进。取消了体积庞大的芝麻链设计,机芯夹板也可以分别拆装,并且还将游丝摆轮和齿轮轮系放在同一平面。改进而成的 Lepine 机芯变得很薄,和现在常见的怀表机芯一样了。

对于大八件的美,大家喜欢的无非就是繁复的机芯装饰和表壳细致的珐琅绘画。

大八件的机芯装饰有三种,一种是常见的鎏金,另外一种是抛光烤蓝。

鎏金装饰的大八件机芯基板的材料是铜,经过切割制造成规定的外形以后进行手工雕花。其后在进行鎏金,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齐,涂在物体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器面不脱落。这样的技术是为了美观和防锈,因为汞有毒,所以后来逐渐被电镀取代。

而抛光烤蓝则是将精钢切割制造成需要的外形,并不进行手工雕花。制表师利用研磨粉和木棒仔细打磨抛光夹板的表盘,使其平整光滑反光,这样的处理也就是今天常说的镜面打磨。为了美观,机芯上面的部分零件还会进行烤蓝处理。

大八件机芯装饰最罕见的是第三种——珐琅。1858 年由日内瓦的工匠 Pelaz 发明,他先在黄铜质地的夹板上雕花,然后再填充珐琅进行烧制。但是因为黄铜基板承受火炉的高温后会发生变化影响机芯走时精度,所以这样的珐琅装饰只是昙花一现。

表壳的珐琅绘画是大八件的另一特色,因为钟表是西方传教带入中国的附属品,所以早期的钟表上面绘画的是西方宗教题材。后来传教士发现,过于赤裸裸地表现宗教不容易让中国人接受,所以改为了人文题材。再后来,随着贸易的频繁和加深,远在英国瑞士的珐琅师接触到了来自东方的图案题材,他们逐渐在大八件上演绎中国的元素。中国的山水画、侍女图,甚至当时的广州十三行口岸的场景被搬上了大八件外壳。

逐利的商人为了迎合广阔的中国市场,对大八件添入了不少的中国元素。首先有了中文的品牌名称,“播威”、“茹威”取代了原先生涩的英语。其次,珐琅面可以定制中国人的肖像。再者,当时的中国还是采用十二时辰的计时方法,大八件生产者重新设计机芯构造符合东方人的日常使用习惯。最特别的是,大八件怀表是成对出售,以追随中国人“成双成对”的习俗。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6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