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来自审计师的忠告:不要过分迷信现金流量表
看到有好几个答主在鼓励看现流表鄙视利润表
那么做个风险提示吧。
真的不要迷信现金流量表(CashFlow)。
现金流量表最主要的问题是门槛高。本来会编的人就不多,更别说编的准。对于大部分民营企业 / 小事务所,让他们编出发生额不是负数的 CF 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不要强求太多。
此为其一。
我还在四大的时候,经理看报告的时候会随手在 CF 上面圈 8 个以上的数字,现场给我一个计算器让我当场根据主表、附注及少量辅助说明算出 CF 上的任意数字。如果我当场算出来的数字和报告上有超过 1 块钱的差异,直接就把报告扔回去了,预约明天再面 Q 吧。
我在被老板 Q 的时候,扔回来的报告是长这样的:
我在回复老板 Q 的时候,需要写满一页纸,这页纸写到一半是这样的:
你以为这样是我在自夸我的 CF 编的天衣无缝么?
不是,即使是这样,我依然觉得我的 CF 编写算不上严谨。因为 CF 本身,就是用非现金银行科目拼凑而成,而其中关键的关键,就是剔除 Non-Cash 部分。
扪心自问,有多少人编的 cf 两年数字变化可以用业务经营上的实质性变化来解释。有多少人的收到 / 支付其他是用来扔垃圾的。你如果剔不干净,你就很难解释。
譬如大部分工业企业是票据收款后马上背书给供应商用于付款,但是能做到剔除这其中交易金额的公司 / 事务所恐怕少之又少。诚然你可以说票据也可以用来付现,但是我想一个都是用资金交易的工厂和一个都是用票据交易的工厂是不一样的。
譬如我们之前见过的种种财务造假,在 CF 方面都是无从发现的。同一笔钱兜兜转转,甚至不需要钱,同时消掉了资产和负债,或者把流动资产转移到非流动资产,在会计造假上轻而易举,而在现金流量表上就可以表现得非常亮眼。
事实上目前通用的现金流量表本质是:解释本年报表与上年报表的差异及原因,充其量只能作为解读资产负债表时候的风险提示以及顺便说明一下成本结构。
现金流量表本身就是通过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间接计算而成,如果利润表不可信,那么现金流量表只有更加不可信。
只有真正用现金流水序时账编制的现金流量表,我觉得才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此为其二。
而一直被其他答主诟病的利润表,因为每个科目都非常容易判断理解,并且经过反反复复的准则更新后,要造假或者错误使用也并不容易。
事实上利润表非常容易做同期比较和细化分析,利润表可以说就是为了做同期分析而定制的准则,而 CF 和 Balance 想要做同期分析则相当困难,你要解释为什么本年收入 / 成本 / 费用比去年增加或者减少必然会涉及到业务方面的原因。而 Balance,则有八百多种原因,什么税务局处于业绩指标控制的考虑拒绝收取更多税款导致本年应交税金较去年增加啊,什么公司财务部出于预算控制的原因暂停了员工报销导致其他应付款增加啊 BLABLA,而周转率的计算,更是槽点无数。
我每每写周转率的变化都会涉及到对周转率计算公式的吐槽:……由于 XX 市场行情变化,本期采购 / 销售金额大幅增加 / 减少,较上年同期提高了 A%,本期期末数据也反映了类似比例的变化,但是由于周转率的计算具有较强的滞后效应,鉴于前年的期末余额较大,导致本期的周转率变化较小……
因此,利润表是各大经理老板常规出 Q 之处,但凡稍微有点出格的数字都会被 Q 到死。以下是某一个科目被 Q 现场:
此为其三。
最后回答题主问题:
一般我们拿到报表只会计算常规的财务数据——正是《财务成本管理》中你学到的那些。
无论是管理用报表还是一般财务数据计算都是非常好用,结合同行业数据则效果更加明显。
但是无论你如何努力,你所能看到的,无非也还是一个粗粗的轮廓和框架,无非也还是企业希望你看到的数据,无非也还是财务报表的本来意义。
如果你想用同一套报表的另一个数据来替代一个数据,譬如用经营现金流量净值的增加来替代净利润,那么我想,无论这套报表的质量是高还是低,都可能对你造成额外的误解。